文|胖二妹

1908年11月的一天,居住在仪鸾殿的慈禧,在痛苦地辗转反侧一夜后,召见了军机首辅,也就是庆亲王奕劻,让他马上启程,去遵化的清东陵查看自己的陵寝工程。

耗费了数万金银的清东陵陵寝,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动工了,只不过依然还未完工,眼看自己时日无多,安排重臣去查看陵寝,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不仅奕劻没有怀疑,其他人都没有察觉出有何不妥。

接到旨意后,奕劻没敢有丝毫停留,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东陵,当时很多大臣听闻此消息,都将关注点放到了慈禧身上:是不是这位把持朝政几十年的太后真的要不行了?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1)

大臣们估计的没错,慈禧的确是时日无多了,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她此番安排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此。

东陵的修建只剩下一些细枝末节,重要的工程早就完工了,这个时候看与不看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么,慈禧为什么突然要奕劻马上就去东陵呢?其实,这是她精心想出来的调虎离山之计。

1

奕劻何许人也?

他是当朝的军机处首辅,1894年,慈禧60岁大寿的时候,被封为庆亲王,在这段时间前后,奕劻一直都以慈禧为马首是瞻,慈禧让往东,他绝对不往西。

在为官的几十年来,奕劻能力一般,学问一般,但是因为哄得慈禧开心,仕途竟也顺风顺水,扶摇直上,最后混到了军机首辅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2)

这奕劻参与了历史中很多重大的事件,比如镇压义和团,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等等,在朝中的党羽众多。

慈禧身体康健的时候,奕劻把资本全部压在了慈禧身上,他不仅把麻将这项娱乐活动引入了宫中,还时不时就叫自己的第四女陪着慈禧玩牌,表面上是陪玩,实际上是送钱。

这第四女每次带去的银两都不够输的,但却把慈禧哄得开心地不得了。所以奕劻一直官运亨通。

也许是做的太过明显,又或者是奕劻实在是德不配位,有人看不下去跑到慈禧跟前告状,哪知道慈禧轻描淡写地就打过去了:“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3)

然而,这位对慈禧“忠心加贴心”的大臣,在慈禧身体日渐衰退以后,就转移目标了。

他先是肆无忌惮地受贿,短短时间内就积累起巨额财富,此外,奕劻还和袁世凯走得很近,暗中在朝中帮袁世凯拉内援。

渐渐地,围绕在奕劻周围的私党越来越多,而这样的动作,慈禧怎能不知?

躺在病榻上的慈禧,在最后那几天,脑海中一直在反复思量奕劻这个人。她不久前听密报说,奕劻在自己病重期间和袁世凯勾结准备起事,他们想把光绪帝废掉,立奕劻的儿子为帝。

掌握到这一动向后,慈禧躺不住了,其实无论是光绪帝还是奕劻,都是她不愿意的。

光绪帝作为慈禧最大的对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把权力让回给光绪帝。

再者,光绪帝也病了,那假如自己一口气没上来走了,辛辛苦苦运营几十年的霸权不就丢了吗?

一想到这,慈禧就觉得如坐针毡。她想了一整夜,一个计谋被酝酿了出来:

既然身边出了一头猛虎,那我把这虎先引开不就行了吗?

一刻不能等,天一亮,慈禧就把奕劻招进了宫,让他立刻马上就去东陵。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4)

奕劻也没有多想,一个将死之人要看自己的陵墓,能有什么弯弯绕绕,于是甩开袖子大步流星地就走了,等奕劻离开北京后,慈禧才终于松了一口气,马上神速地颁布了两道秘密的懿旨。

2

慈禧先是把统辖京师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的第六镇全部调出北京,接着,又命自己的心腹重臣铁良,速速派遣陆军第一镇入京。

这两道懿旨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因为北洋军总共有6镇,但只有被铁良统领的第一镇是满人军队,被慈禧掌握,其他镇全都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

所以,慈禧等于是趁着奕劻外出的时机,把京城内的不属于自己的军队力量也顺便抽掉了。

正当这两件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又一件大事突然发生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在被囚禁的瀛台,因病去世。去世的时间就比慈禧早一天,就是这么巧。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5)

光绪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众说纷纭,官方的说法是因病去世,然而,关于光绪帝被慈禧所害的传言,从那时起就没有停止过。

毕竟,光绪帝去世时只有30多岁,正当壮年,就算是郁郁不得志,也不至于死在垂垂老矣的慈禧前面,而且就差一天。

所以关于这件事的真相就衍生了很多猜测,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慈禧所做呢?

是有这个可能性的,试想,慈禧担心王权落到奕劻手中,难道就不担心光绪帝重新掌权吗?

毕竟,一直以来主张变法的光绪帝,更是慈禧实实在在的对手。慈禧不愿意大权旁落,奕劻如此,光绪也如此。

就算要给,那必须要给到自己的这一派系才行。慈禧可不会愿意光绪帝把自己靠死以后,夺回皇权。

不过事情的真相早已湮没在历史之中,如今我们也只能是对当时的情景进行适当推测。

只不过可惜的是,假如光绪帝死在了慈禧后面,假如他可以重新对社会进行变法革新,可能那些丧权辱国的历史进程也会因此而改变。

然而历史没有假如。

总而言之,光绪死了,就在慈禧的前一天。

光绪死后的当天,慈禧马上又下了争夺皇权的最后一道命令:立嗣。

此时,暗地里反对慈禧的势力,已经被慈禧巧妙支开,只需要在他们回过神来之前,将新皇帝扶上皇位,那么,一切就都可以安心了。

扶谁?

光绪帝去世的这天当夜,已经躺在床上无法起身的慈禧,将醇亲王载沣叫到了跟前。

这醇亲王也没想到这么一个节点,深更半夜会被慈禧召见。

他跪在慈禧的帷帐前,听慈禧一字一句对他说:

载沣,我决定立你的儿子溥仪为嗣,你监国摄政王,以后,朝内军机要事,都由你裁定,另外还要与隆裕商量,切记切记。

醇亲王载沣做梦也没想到,咔嚓一个监国扣自己身上了,那不是等同于自己一下当上了太上皇吗?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6)

当时他就激动地声泪俱下,连连谢恩。正当他要离开时,慈禧又把他叫了回来。

只见慈禧叫人撩开帷帐,盯着载沣道:你速回王府,将溥仪接进宫来,即刻登基,免出枝节。

慈禧为什么这么着急让溥仪登基?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然进入了倒计时。

载沣不敢耽搁,回到家就把3岁的儿子连夜送到了慈禧身边,他顾不上哭晕的老太太和侧福晋,也顾不上溥仪不停的哭叫,圣命难为,再舍不得,这儿子他也得送。

而小溥仪一生的悲剧,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了。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7)

当慈禧看到哭闹不止的溥仪时,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最后一个“佳作”,另一边又是头痛。

但慈禧再也没有能力管那么多了,她对权力渴望了一生,把持了一生,搭进去了整个大清王朝和苍生百姓,却也到了必须放手的时刻。

3

光绪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这霸权的一生,在她的恋恋不舍中画上了句号。

临死前,慈禧安置好了自己的寝宫,安置好了自己的党羽接班,即使那只是一个3岁的稚儿,也不妨碍她在咽气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但是,慈禧不会认识到,自己掌权的这几十年,早已让这个王朝千疮百孔,腐朽不堪。

王室的倒塌,从来不是一个皇位坐上哪个人的问题。

在溥仪登上皇位的第三年,他就被彻底废掉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一片慌乱,溥仪不得已,写下了《罪己诏》,第二年,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自此,溥仪退位。

而对这些密切关注甚至推波助澜的,正是当初慈禧防了又防的袁世凯。

慈禧的最后一刻,用尽了毕生的心机,才避开了所有的对手,但清朝早已在她的执政下走向末路,她所有的心机,不过是最后的苟延残喘。

更让人唏嘘的是,慈禧花了几十年修建的陵寝,也在几年后军阀割据的局面下,被孙殿英用大炮轰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她知道自己在皇位上把持了一辈子,死后却落了这么个结局,不知道会不会希望此生可以重新来过。

慈禧临死之前留下的三句话(慈禧的最后一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