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爱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种小鹿乱撞的怦然心动似乎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恋人彼此的熟悉,爱情中的激情渐渐消退,所以很多人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有甚者在恋爱关系中为了寻找逝去的激情而寻花问柳。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1)

我们不禁要问,激情为什么会消退呢?是因为没有遇到真爱吗?

《心理学简报》本期内容简介

先后在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执教的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早在1980年的心理学研究中就已经发现:激情消退是必然出现的自然现象。该发现公开发表于心理学权威期刊American Psychologist上。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2)

Richard Solomon发表的文献题目截图。

本期《心理学简报》将为读者们简要总结Richard Solomon这篇文献的研究成果,并从心理学角度为读者分析婚姻并非爱情的坟墓,还能延长爱情保质期的原因。

(本文共计约三千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熟悉之后,恋人间的激情会自然消退,消极情感增加

曾经担任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的Richard Solomon在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时,为了探究在外部刺激下情绪的变化过程,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在1980年的实验中,Richard Solomon对实验狗进行了适度的电击并跟踪测试了实验狗的心率。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3)

图1:外部刺激对情绪的影响。图a,最初的几次外部刺激对于情绪的影响;图b,多次刺激对于情绪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Richard Solomon发现,只有当最初的几次电击出现后,实验狗的情绪会出现较大起伏(图a),激情体验的峰值将达到顶峰(state A);而当实验狗适应并熟悉了相同的电击刺激后,激情峰值明显较低,强烈的情绪变化将消失(图b)。

在该实验中,Richard Solomon模拟了外部刺激对于人情绪变化的影响:电击模拟了外部刺激,实验狗的心率变化反应了情绪变化。

所以,爱情初期的怦然心动类似于上图中图a的情况:见到或想到恋人属于外部刺激,在这样的外部刺激最初出现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心跳和血液加速的情况,于是感觉到兴奋、紧张等一系列激情反应。而人们熟悉了这样的外部刺激后,如图b所示,心率就会恢复平静,于是就感觉爱人似乎再也不能激起心中的“涟漪”。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4)

综上所述,从这个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激情的产生是源于新鲜感和陌生感,在猜不透外界刺激的基础上,心跳才会加速;而当同一强度的刺激反复出现后,曾经的怦然心动也会变得味同嚼蜡。

在图1中我们会发现,在经历过新鲜感后,同一的外部刺激完成后会带来更强的消极情感(state B)。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是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指当人们经历负面情绪和不愉快事件时产生的一种影响人格的变量[2]。消极情感在情绪上的体现包括:愤怒,蔑视,厌恶,内疚,恐惧和神经质[3]。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5)

也就是说,在对恋人熟悉后,恋人的出现非但不会引起强烈的激情体验,反而会增加消极情感的产生,如:厌恶、愤怒等消极情绪。

启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出轨的现象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恋人间随着熟悉感的增加激情会自然消退,且负面情绪会增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是属于必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6)

因此,有的人会选择在消极情绪增强的过程中中断恋爱关系或者选择出轨。这样的人一方面受不了激情消退的平淡生活,一方面忍受不了负面情绪的增加。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恋人间熟悉之后,消极情感会增加。因此,不能很好控制好负面情绪的人,在爱情中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所以,在很多时候会发现,热恋期过了后,恋人们开始吵架,这就是因为消极情感的产生导致的矛盾。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7)

而对消极情感控制能力较强的人在经历负面事件和情绪时往往能展现出镇定、平静、自信、活跃和热情的积极情绪。因此哪怕爱情经历过新鲜后,与恋人出现了矛盾,这样的人也会顺利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产生。

建议:怎样延长爱情的保质期

不知读者们是否认同一个观点:激情不等于爱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激情并不是爱情的全部。

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提出了爱情是由三部分组成:亲密关系、激情、责任。Robert Sternberg认为,这三个因素存在着互生的关系,责任能够产生亲密关系和激情[4]。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8)

也就是说,只要是有责任感的感情,就会产生亲密关系和激情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曾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中,互相没有见过面的两个年轻人在家族责任的加持下,实现了先结婚后恋爱的过程。

所以,婚姻是责任通过法律形式的体现,非但不是爱情的“坟墓”,反而是爱情的“防腐剂”。

上面分析中提到,对消极情感控制能力弱的人容易出轨和中断恋爱关系的现象。而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Harry Reis在2004年的研究中指出,增强安全感能够提升对消极情感的控制能力[5]。

恋爱关系的安全感(relational security)是指恋爱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任感和信念感;安全感是维持恋爱关系的重要因素[5]。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9)

所以,在爱情中,如果双方能以坦诚的态度增加交流频率和深度,双方在激情之外还能体会到被彼此信任的感觉,尤其通过言语和行为给予对感情关系的承诺,就会增强双方在爱情中的信任感和信念感,从而增强恋爱关系的安全感,最终能提升对于消极情感的控制能力。


写在最后:通过心理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

或许我们都知道爱情中的激情会随着时间而消退,但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一直试图通过科普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读者“变现”成可以应用在生活里成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研究以人类本身为出发点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外,研究外界事物和现象;另一个是对内,研究人类本身。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本身的学科,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探究人类的行为、思想来更多地了解人类自身,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所思所想。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10)

其实在每一次在为读者们准备心理学的科普资料时,翻看每一份心理学文献我们都怀着一份崇敬之心。可能很多科研工作者耗费毕生精力仅仅是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及其衍生,他们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着那些或许高深、或许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人类在了解自身的历程中添砖加瓦,铺设一条通往我们内心的道路。

从以上的分析中,本文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激情会自然消退的事实,婚姻非但不是爱情的“坟墓”,反而是延续爱情寿命的“防腐剂”。

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11)

希望通过这篇心理学的科普文,我们《心理学简报》能够为读者们拨开云雾,悬崖勒马,把真相看得更清晰一些。


参考文献

[1]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2] Watson, D.; Clark, L. A. (1984). "Negative affectivity: The disposition to experience negative aversive emotional stat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6 (3): 465–490.

[3] Koch, Alex S.; Forgas, Joseph P.; Matovic, Diana (August 2013). "Can negative mood improve your conversation? Affective influences on conforming to Grice's communication norm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3 (5): 326–334.

[4]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5] Reis, H. T., Clark, M. S., & Holmes, J. G. (2004).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intimacy and closeness. In D. J. Mashek & A. P. Aron (Eds.),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pp. 201–225). Mahwah, NJ: Erlbaum.

原创作者|吉夕心 (《心理学简报》总编辑)

审稿|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审稿人)

获取专业心理学科普知识,欢迎关注@心理学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