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那一章中,武松在“三碗不过冈”客店中饮完酒起身要过冈,店小二劝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同样,武松不听店小二的阻止强行上冈后,在景阳冈上也看到了阳谷县所贴出的告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在《水浒传》里,为什么要把猛兽老虎叫做“大虫”呢?

水浒传里武松为什么打虎(水浒传中为什么把老虎叫做)(1)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翻看古代辞书之祖——《尔雅》,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对《尔雅》研究颇深,他对《尔雅·释虫》一章注解说:“或行或飞,或毛或蠃[luǒ],或介或鳞,以虫为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虫”是动物的总称,有行走的虫,有飞翔的虫,有长毛的虫,有不长毛的虫,有长着甲壳的虫,有长着鳞片的虫,总而言之,一切动物都是虫。

在《礼记·月令》一篇中,也有不少相关的记载,如:孟春之月,“其虫鳞”;仲夏之月,“其虫羽”;季夏之月,“其虫倮”;孟秋之月,“其虫毛”;仲冬之月,“其虫介”等。

水浒传里武松为什么打虎(水浒传中为什么把老虎叫做)(2)

看到没有,无论动物是个什么样子的,古代的人们总是把其称之为“虫”,一个“虫”字,就包含了各种形态的动物。

汉代的礼学家戴德在其著作《大戴礼记·曾子天园》一篇中说的更清楚:“毛虫毛而后生,羽虫羽而后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倮胸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中还有一段说的更精彩:“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

后面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鳞、凤、龟、龙“四灵”分别是毛、羽、介、鳞四种虫类的精粹。在后面又加上了人,说人也是虫,只不过是没有毛的“裸虫”而已,裸虫的精英便是“圣人”。

水浒传里武松为什么打虎(水浒传中为什么把老虎叫做)(3)

通过以上这些古代的文献,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喜欢把动物以“虫”来统称,这样一来,在《水浒传》中,人们把老虎称之为“大虫”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水浒传》中,当武松把打死的老虎扛到县衙后,知县看了武松这般模样,“又见了这个老大锦毛大虫”,我们可想而知,古代的人们为什么要把老虎叫做“大虫”?因为,这是一个多么形象的称呼,老虎个头多大啊!

本文参考文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