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1)

“进城逛街”这个概念,大概是上世纪“老兰州”们不会遗忘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老兰州人口中的“进城逛街”其实是一个不大的地界,大约也就是东起东方红广场西口,西至西关十字,南起定西路,北至滨河南路范围。这么不大的一块地方,却是集中着当时多家百货商场的中心城区,也是兰州市民最主要的生活用品购买地。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个叫“商圈”的新名词取代了“百货大楼”,快速开发扩展的城区范围也让“进城逛街”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商圈”渐次融入我们的生活,不仅跑进了寻常百姓饭后茶余,也跑进了投资者的规划视野,更是跑进了政府的经济布局。

在改革时代的潮起潮涌中,兰州的城市建设在不断拓展和多中心化,一批批老商圈也或消亡或转型,一个个新商圈又逐渐成型……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兰州的老商圈扩容升级,新商圈不断涌现,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兰州城市各个商圈已从单一业态挑大梁的百货商场形式演变为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商业布局。

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兰州市已初步形成核心商圈3个,区域商圈4个。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商业综合体、商业从业人员、专业人士,看商场内的繁华景象,听兰州“商圈”的发展历程,在新老商圈或繁华或隐退的变迁中,体会兰州的似锦繁花。

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2)

金城新老商圈交替更迭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和妹妹相伴到兰州百货大楼附近逛街,买衣服、游戏卡,还有各种新鲜小玩意,这里是当时热闹的商业街之一。”今年快五十岁的燕子生长在兰州,她向记者回忆道。燕子说的这个地段是属于现在的南关商圈。在老兰州人记忆中,“兰州百货大楼”总是一个时代百货零售业的代名词,它就是最早形成被称之为“南关商圈”的兰州老商圈之一。在那个市民整体消费还以日杂百货为主的年代,这个商圈就像一个傲娇的公主般一路延伸,将触角辐射到庆阳路、永昌路等力所能及的范围,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风姿与引力。

“稍年长的老兰州人大都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兰州的商业业态还比较单一,商业比较繁华的地段仅有南关十字、西关十字、铁路局、西站等几大繁华区域。”曾任甘肃省商务厅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的黄智杰对于兰州商圈变化有着细致的观察。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兰州商圈,基本上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细算起来,也有三四十年光景。1994年,一个综合性商业大厦——亚欧商厦在西关十字最繁华的地段投入运营。之后,随着一批名牌商家加入,与当地老品牌组合,兰州百货零售业从此翻开了历史性新篇章,一个影响巨大的百货零售业新商圈——西关商圈就此快速形成,并向四周迅速辐射。1999年,在有城市客厅之称的东方红广场之东,国芳百货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形成了一个以中高档百货零售业的为主的新商圈——东方红广场商圈。在同一时期,还有声名远播的东部商圈和小西湖商圈。这一时期的兰州商圈,在东方红广场和西关两大商圈带动下,已然进入到与东西两大批发市场比翼齐飞的新时代。

2014年,兰州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在雁滩拔地而起,这个集购物、餐饮、游乐、影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无论在理念、规模、品质、潮流等方面,还是在购物方式、消费格局、商业视野等方面,都为兰州新商圈树立了新标杆。加上万达广场庞大的客流量,不能不说,兰州商圈以此为开端,开始了新一轮布局和洗牌。

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3)

细数各商圈的兴盛与繁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世界百货、王府井百货、红星国际广场、居然之家、金茂城市综合体、兰石豪布斯卡、中天建广场、万辉国际广场、兰州中心、万达茂等等,不管本埠还是外埠的,它们已经或正在向兰州商圈发起一场场抢滩登陆之战,也正在向资源相对分散、基础相对薄弱、模式相对落后的兰州商圈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早期形成的兰州老商圈,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它们衰退的原因,或因业态单一,或因因循守旧,或因错失良机,总之莫衷一是。“还记得以前的和政路市场,就是那个在铁路局附近的,我家住在平凉路,我好多年的过年新衣服都是从那里购买的,耳洞也是在那里赶时髦打的。”回忆起小时候,家住在平凉路的王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和家人买衣服、时尚单品,都是在和政路市场。“那附近当时还有金轮广场、工贸商场等很多选择,特别热闹。”王女士口中的这些商场属于当时的铁路局商圈,这个曾经的兰州老商圈,甚至一度成为兰州最繁华的“闹市”之一。如今也是繁华不再。如今,像铁路局商圈这样繁华不再的中心商业区不在少数。他们逐渐褪去繁华,或被赋予其他使命,或因主客观原因渐渐落寞。抛开原因不谈,看看同样经历时代洗礼却依旧风头正劲的“老牌”商圈如今如何。

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4)

2019年初,“兰州中心”正式营业。当所有兰州商圈对兰州中心投去惊奇且羡慕的目光时,他们发现,以兰州中心为代表的西站商圈给所有商圈甩出了一副“王炸”。马滩、迎门滩、大滩,奥体中心、万达茂、西客站南北两广场等等,这些都是西站商圈留给大家的惊喜。这场已然打响的“冲锋战”,让人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西北地区首个将轨道交通、市政、商贸、餐饮、娱乐、停车等功能有机融合的商贸平台。

如果说西站商圈是因为“兰州中心”的强势带动而再度崛起,并不能成为老商圈经久不衰的代表之作,那么再来看看东方红广场商圈的历久弥新是如何做到的。“借力突围、业态升级”可以说是国芳百货二十余年发展历程的总结。以22周年店庆为契机,2021年国芳百货以“兰州国芳我正当红”为主题,在抖音平台发起挑战赛,运用贴纸 全民任务 现金激励的创意玩法,引爆网络。这一充分调动抖音流量用户为国芳庆生代言的方法,将人们关注点重新聚焦到国芳百货,话题总曝光达到1.1亿。业内人士认为,国芳百货是在利用流量平台借力突围,为自己全面升级铺路开道。国芳百货的做法,就是运用大数据、零售APP资源,从时尚到新贵进行全面拢入,不断创造令人信服的商业价值,使项目成为兰州潮流地标和摩登聚汇点,打造成兰州年轻一族“潮”生活高地和城市精致生活中心。作为东方红广场商圈领头雁,国芳百货眼界独到且辛辣。升级改造的东方红广场已向市民开放,新装修的体育馆也将以全新姿态迎客,加上有全国高端商超著称的鸿运金茂万象城,还有广场地铁站客流等等,这些都为东方红广场商圈“添砖加瓦”。

对于兰州商圈四十年来的变迁,黄智杰认为,随着城市功能外扩、旧城市中心改造,新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一些区域由原来的工业区向现代产业服务区的转变,新的居住区形成后自然就形成了新的商圈,各区域大型购物中心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都加速了兰州多中心、多功能新商圈格局的形成。

展望未来科学制定城市商圈发展的开发时序

“近年来,兰州市为推进主城区城市商圈提升发展,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传统商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杨炳文告诉记者,我市不断引进先进业态,优化商圈功能。为引进发达城市业态入驻兰州,我市利用每年举办“兰洽会”时机,以及走出去的方法,先后引进万达广场、奥特莱斯、万达茂、万象城等先进的城市商业运营综合体入驻兰州,进一步优化完善和补充城市商圈功能,促进城市商圈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城市商圈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来金城“商圈”如何发展?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发挥引导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期分批实施科学制定城市商圈发展的开发时序。应充分考虑城市商圈所在的区位、周边商业发展现状,依据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严格落实《兰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总量控制,优先发展提升优化区和商业薄弱地区,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同时,我市应进一步出台有利于城市商圈建设的政策措施。树立贴身服务理念,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鼓励政策和相关配套文件,通过规划、土地、规费、服务、机制,保障城市商圈项目的有效实施。此外,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招商引资力度。城市商圈建设量大、耗时长、资金要求高,项目开发应遵循项目建设的自身规律,实施市场化运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开发建设主体,同时引进有雄厚实力的商业综合体开发商,按照“政府规划、企业建设”的原则,打造与现代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5)

■记者手记

拒绝“同质化”竞争是商圈良性发展之上策

兰州“商圈”细细数来,并不在少,每个商圈里总是包容着诸多商场、商业街、超市,乍看之下,似乎类型相同,竞争关系也仿佛针锋相对。然而,在深入采访中,笔者发现,现存发展鼎盛的商圈里,看似雷同的各个商业体实则是“错峰发展”。拒绝“同质化”竞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个商圈能否在时代浪潮的翻涌中屹立不倒的致胜法宝之一。

国芳百货广场店,今年除夕至正月初六,销售同比增长48%,月累计销售突破3.8亿;吾悦广场2023年1月7日开业首日总销售额破1200万;2022年12月31日,兰州中心跨年销售同比增长7.4%;2023年1月21日至24日,兰州市15家大型商场实现销售额共约1.5亿元……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兰州这些位于不同商圈的大型商业体近期表现不俗,体量相当的商场间,经营情况差距也并不大。细究其原因,便是商场市场定位不同,业态主营方向有所差异。表现亮眼,但并不代表我市各商业体发展中没有不足。笔者在采访中,有专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兰州城市商业体当前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业态结构不平衡等硬伤。当前在营商业综合体多以传统商贸服务业为主,在商业定位、经营模式、客户受众、品牌引进、装修风格等方面过于类似,业态重合导致的同质化竞争短板日益显现。

商圈由各个商业体组成,两者发展成正比。商业体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不可怕,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如何引导其实现良性发展也一直是我市相关部门不断思考的问题。推动商圈形成、市场的培育需要较长的过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否则将浪费政府资源,形成恶性竞争,造成部分商业综合体达不到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能形成企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等社会问题,成为不稳定因素。防止市场同质化竞争,杜绝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为金城“商圈”良性发展之上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凌 文/图

编辑丨安娜

金城商业中心近况(金城观新老商圈)(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