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无锡”融媒体健康科普第44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补品吃了好不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补品吃了好不好(吃补品有学问)

补品吃了好不好

“健康无锡”融媒体健康科普第44期

今天我们有请到了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主任中医师 学科带头人 金春晖,来跟我们聊聊,对于虚弱的患者,如何吃出健康。

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医师 学科带头人

金春晖

小编问: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爱服用补品,但是补品市场太大也太复杂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宝贝,哪些是智商税呢?

金春晖:

首先,如海参、鲍鱼、燕窝之品,相对其他食材,确实有更高价值的营养。就以海参为例,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比较高,比起牛羊肉等高蛋白食物,更易消化吸收。

其次,相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古代食物相对匮乏,营养状况显然无法和今日相比,若古人吃了海参、鲍鱼等营养相对丰富之品,效果必然优于今人。如今食物种类丰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人一般不需要通过补品来补充营养。相反,营养均衡才是现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做到的,如粗粮中的膳食纤维等。

再比如被誉为“贵妇级”美容圣品的燕窝,的确含有少量的胶原蛋白,经过消化,会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身体吸收,但接下来就是哪里需要哪里搬了,并不一定会再形成胶原蛋白,恰巧沉积在皮肤之下的几率那就更是相当渺茫。至于那些所谓的亲身体验有效的说法,只能说是见仁见智,多半是心理暗示效应罢了。

古人有云“虚不受补”,意思是说人体过分虚弱,导致营养过高的食物或药物无法被人体吸收,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并非大补之品就一定是对我们人体有益,平淡无奇的小米粥亦能养胃,廉价的萝卜亦是冬日的“补品”;而过分温补的鹿茸、冬虫夏草亦能上火,过分滋腻的熟地、黄精同样能引起食欲减退、腹泻等。

所以,补品需要针对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做出相应补充。其实,我们中医一般将人体中的精微物质分为气血精津液等,根据病人的症状,医生可以得出相应的诊断,给出补品建议,不同人群适合的补品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我们建议任何补品均不应盲目服用,同样,贵的也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本期内容健康知识由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主任中医师 学科带头人 金春晖提供。

来源: 无锡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