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1)

今日头条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交接入列活动。

今日聚焦

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指出,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4月24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式命名为“祝融”。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建设,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接续奋斗,推动着中华民族航天事业不断加速远航。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2)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如今,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经超过300颗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3)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探测。目前,“天问一号”飞行里程超过4亿公里,已经成功进入环火轨道,预计将在5月中下旬将实施火星着陆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4)

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经矗立在发射塔架上整装待发。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5)

今明两年,我国将通过实施11次高密度发射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十四五”期间,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还承担着载人空间站实验舱、探月工程四期以及星际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研制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的实施。

今日资讯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6)

一支丝锥的寿命(51年300多颗)(7)


监制/李浙 主编/舒鹏

编辑/张者昂 制图/雷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