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4日电(记者刘硕)由长影集团、北京文化·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48集电视剧《少帅》3日晚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山东卫视迎来大结局开播以来,《少帅》凭借其精致的画面、细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也赢得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少帅剧情详细介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少帅剧情详细介绍(少帅口碑收视双丰收)

少帅剧情详细介绍

新华社长春2月4日电(记者刘硕)由长影集团、北京文化·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48集电视剧《少帅》3日晚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山东卫视迎来大结局。开播以来,《少帅》凭借其精致的画面、细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也赢得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一部历史题材正剧,为什么能同时获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业内人士认为,《少帅》的精良品质体现在以“正”立剧、以“人”立剧等方面,让《少帅》既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历史,又把人物形象成功地立起来,深入刻画在观众心中。

在历史题材作品越来越多融入娱乐化元素来吸引观众的今天,《少帅》坚持以“正”立剧凸显创作者的价值追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表示,作为一部历史题材作品,《少帅》没有走向过度娱乐的泥潭,而是呈现了一部正剧的刚正的价值观。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认为,《少帅》“是货真价实的历史人物传记片”。他表示,《少帅》体现出应该怎样坚守中华民族应该坚守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去直面历史,直面人生,去对我们所塑造的历史人物真正的做到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全面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

业内人士认为,《少帅》的“正”与其对历史题材开掘的“三不”特征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丹彦分析称,《少帅》一不回避历史真实的曲折性,二不困顿于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三不简化心理逻辑的复杂性,正因为有这三个特点,整部戏丝丝入扣、娓娓道来,把历史本质呈现在观众面前。

《少帅》之所以好看,也在于其在以“人”立剧方面的探索。在《少帅》中,以外辱与内患、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个人利益与家国发展等关系为基础,通过父子、家庭、战友之间等不同侧面的挖掘展现,张学良的形象在观众面前变得立体,观众仿佛跟随张学良一起完成了一次生命体验。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该剧从个体生命体验的视点,把张学良的情感生活、跟别人的情感冲突作为整个叙事的主要线索,抓住了张学良在几次历史关键时刻对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的选择,从整个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角度呈现出一个非常鲜活的张学良。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少帅》不是用史、用事去写人,而是用人去写史、写事,把人着重放到历史情境、历史关系当中去塑造,把国家历史的命运与个人的成长动机、心理动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情感价值和情感真实度,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突破创造了历史正剧的新范式。

尊重客观历史,不回避矛盾和错误是《少帅》又一个突出特征。“张学良是一个情感丰富、性格丰富的人,剧中能看到他的精神一步步提升的过程。”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认为,《少帅》在历史事件当中表现历史人物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看到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性情、情怀、目光、优势以及局限,遵循了辩证统一的艺术原则。

长影集团总经理李庆辉表示,《少帅》在主流价值题材影视创作方面努力创新开拓,把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思,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进而达到赢得人心、赢得观众的目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少帅》这样一部充满历史含量、文化含量的电视剧,依然能够播出很好的效果,依然能够获得观众的反响,说明并不是观众在远离文化,而是我们给观众提供的既有思想文化含量又有精美的艺术呈现的作品太少。

李京盛表示,《少帅》受到观众欢迎,提示电视剧创作者要努力用正剧的创作手法去开掘历史题材这座宝矿,破除历史题材过度商业、过度娱乐的表达方式,面对历史能够发现更多今天应该弘扬的精神内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