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桂花巷》在当年也算是流传一时,女主演陆小芬凭此片获 得了第33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电影标题曲由陈扬作曲,编剧之一的吴念真作词,潘越云演唱,获得第24届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导演陈坤厚,摄影师出生,1983年独立导演的电影《小毕的故事》是其代表作,也因此片让陈坤厚成为台湾新电影运动中 与侯孝贤齐名的领袖,只是《桂花巷》之后,陈坤厚无论数量质量都锐减,近年似乎还有作品问世,但水准和当年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桂花旧巷子(重新品味这条古老的巷子)(1)

《桂花巷》原声唱片的音乐,由李宗盛担任音乐总监,制作人陈扬,后者同时是整张唱片的作曲、编曲和演奏。陈扬在内地的知名度不高,新一代的乐迷都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在80年代,他是台湾最重要的流行音乐创作者之一,为众多歌手创作和制作过音乐,自己也出版过纯音乐专辑。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大致有4首:曾淑勤的《待冰花》、张艾嘉的《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顶》、周华健的《心 的方向》,还有就是潘越云的《桂花巷》。

《桂花巷》电影本身散发着台湾当地的浓郁乡土气息,“当初我 接下这个工作时,特地去了趟澎湖,观察渔人的生活,体会当地 的风土人情,让自己感觉那种原始古老的心情”,陈扬如此叙述 自己的创作心得。在音乐创作上,他强调自己虽然放进了传统的 中国乐器如古筝、琵琶和竹笛,但他所要创作的绝不是国乐,而是尝试用现代的手法去处理古老的情感。他以这样的音乐理念和陈坤厚的导演方向相契合——陈坤厚通过《桂花巷》展现的,是一个女人在一个人情敦厚、保守古老的社会里,和她自己的命运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她和周围环境抗争的过程。

桂花旧巷子(重新品味这条古老的巷子)(2)

所以,在这部讲述女主人公从10岁到80岁一生的影片中,并没有当年台湾电影中腻味矫情的苦情音符,也没有过于时電的跳跃节奏,有的只是以那些民乐器为伴奏、由陈扬的合成器演奏为主形成的略带怅惘的音乐,于宿命和反抗宿命中盘旋纠缠,达到中国风的外衣和西洋化的内核之间的统一。

桂花旧巷子(重新品味这条古老的巷子)(3)

《桂花巷》电影的主演里有任达华,他的文艺片作品着实不多。 还有一位周华健,当年华健是新人一个,是否靠阿潘的提携进入 剧组就不知道了。不过,歌王的演技一如之后多年一样始终青涩,只可惜他也应该在专辑中演唱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