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十七章的感悟 从另外一种角度(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一、解析字义

以字是耜( si )的初文。“耜”是古代农具“耒”下端铲土的部分。由使用农具而训“用”、“使用”。《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意思是不使大臣怨恨没有被任用。

“征”的本字。如甲骨卜辞:“王来正人方”;《墨子》:“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正”字上端原为一个方形的城邑,下面是一只脚,正向着它前进。

会意字。从水(氵),表示治水;从台(台是怡的本字),怡有愉快义,水得到治理令人愉快。本义是治理水。泛指治理、管理。

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金文中又以“或”为“域”字。

会意字。从大、从可,表示大加肯定的必奇。本指奇特。

“用”是“甬”的本字,意思是“大钟”。字形像一座钟的样子。通“镛”。《说文》:“大钟谓之镛”。“甬”又通“桶”,是一种古量器名。

本义是“兵器”、《苗子》“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后来才引申为“兵士”。字的上部是“斤”字,就是一把斧状的武器;下部是两只握武器的手。

无字的繁体形式为無,是“舞”的初文,本义为跳舞,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很像人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無”简化为“无”,意思是没有,而表示“跳舞”之义时则由“舞”代替。

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手持上端有权的捕猎器具,表示从事打猎。本义指从事打猎。泛指事情。

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拿”、“娶妻”等义。“娶妻”义后来写做“娶”。

天字最初的含义是头顶,人的头顶上面就是天。

指事字。下字由两横构成。上面较长的横画(有的字形上面一画带弧形)是地平线;下面较短的横画是指事符号。后来为了避免与“二”字相混,字形逐渐有所变。本义是地平线下。

形声学。口表意,其形像张开的口,表示开口自称;五表声。本义是我。

一个人手握锄柄,用肩杠锄,向前走去。这就是“何”字的本义“荷”。《诗经》有“何戈与祋(音 dui ,古兵器)”、“何蓑何笠”句,都以“何”作“荷”。

会意字。从矢(箭)、从口,以对熟识的事物像箭似的脱口而出,表示懂得、知道,矢兼表声。本义是知道。

其是箕的本字。本义是“簸箕”。字的上端是簸箕的前部,中间交叉的笔画表示它是用竹条或柳条編成的。“其”字假借为虚词后,就另造箕字。

然是“燃”的本字。本义是“燃烧”。《说文》:“然,烧也。”字由“火”、“犬”、“月”(“肉”)组成,意思是在火上烧烤狗肉。《孟子》:“若火之始然。”古籍多用作“许诺”、“如此”、“是”等义及虚词。

形声字。口表意,其形像张开的口,表示哉是语气词;表声。哉是语气词。

此字的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一个人形;表示人所站的地方,本义是这里,此处。

多字原是并放着两块肉的祥子(而不是两个“夕”构成)。这种用两三个同祥的事物以表示“众多”义的构字法,还可以在“品”、“林”、“森”等字看到。

形声字。心表意,表示心怀忌恨;己表声,表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忌恨胜过自己的人。本义是憎恨、嫉妒。

会意字。从言(讠),表示有所回避不公开说;从韋(韦),韦通违有彼此相反义,表示讳是回避某些事情;韦兼表声。諱简化为讳。本义是隐讳。

而字的字形,像人的胡须下垂的样子。后来本义不存,多用于连词或代词。

现代人可能想像不到“民”的本义竟是“奴隶”,而且是奴隶主用尖器刺盲俘虏的左眼之后强迫他们为奴的。金文的字形证明了这史实。后来指“百姓”。又写做“氓”。

会意字。从弓、从爾(络丝架),表示放松的弓弦像络丝架上的丝。彌简化为弥。本义是把弓弦放松。假借指满、遍。

本义为贫穷,会意字兼形声字。“贫”字外围很像一座房屋,里面为“分”,但由于里面什么都没有,所以根本就无法分。因此,“贫”字的本义为贫穷。在小篆文中,“贫”字上边为“分”,表示字音;下边为“贝”,表示字义。所以“贫”字还是一个形声字。现在,“贫”字引申为缺少、不足。

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人”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形,这个人还向前伸出了一只手。

本义是“锐利”、“锋利”。字形像用“刀”割“禾”,谷粒随刀纷纷落下,说明刀是锋利的。《孟子》“兵革非不坚利也”。后来又引申为“利益”、“利润”等义。

金文“器”字中间是一只狗,旁边有四个“口”。有四“口”的汉字多有“喧哗”义,因此推测“器”字为狺的初文。但本义早已不存,一般用于“器具”、“器官等义。

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猪)祭拜,就是“家”。后引申为“住所”等义。

本义为滋润,会意字兼形声字。在甲骨文中,“滋”字左边和右边均为“水”,中间为“丝”,所以为会意字,同时,“丝”也可以表示该字的字音(在甲骨文中,丝和兹是同一个字),所以又为形声字。“滋”在古代还通“孳”,意思是滋生、繁殖。“滋”字还引申为滋补、浸染、增长之义。滋用作名词,意为滋味、汁液。

甲骨文“昏”字像太阳落到了人的手臂的高度,表示到了“天暮的时候”,这就是字的本义。引申为“昏暗”、“胡涂”等义。“婚”字原来也写作“昏”。

形声字。人(亻)表意,表示在一起工作、生活或从事某项活动的人;支表声,支有分支义,以属于同一分支者来表示同伴。本义是同伴。引申为女歌舞艺人。

形声字。工表意,其形像斧子,表示与工具技能有关;丂表声,丂通巧。本义是技巧、技能。

物字的本义是牛用农具在耕地的形状。

会意字。篆书从走,表示起身后才能走;从已,已像胎儿有开始意,表示起是行的开始。楷书从走、从己,己亦声,表示自己要行走就要先起来。本义是站起、起来。

原作“灋”。据《说文》解释:传说中有一种名叫“解(獬)廌”的神兽,它形似山牛,只有一角,能判别谁“不直”并触“去”(抛弃)他,所以用它断案;执法要平,故从“水”。后简为“法”。

在一个大屋顶下,一个人跪坐着,正在向人们发布命令。令和“命”词义相近,但“令”还有“使”的意思,如“臣能令君胜”(我能使您胜)。

会意字。从乡,其形像纹饰、光彩;从章,章有文彩、花纹义;章兼表声。本义是明显、显著。

字的上部原是“㳄”,像一个人在流口水;下部是“皿”,即盛食物的容器。本义是“偷窃”。《说文》:“盗,私利物也。”也指“偷窃的人”,即“盗贼”。

会意字。原由“人”、“戈”、“贝”组成,表示人持兵器把宝贵的贝(古人用作货币)捣毁。本义是“破坏”。《左传》:“毁则为贼。”引申为“伤害”、“杀害”、“逆乱者”、“盗贼”等。

有字,甲骨文以“又”为“有”;又以“土”为“有”。金文在“又”下方加“月”(就是“肉”)旁,表示“取得”、“占有”的本义。引申为“存在”、“发生”等义。

故字,会意字。从古(旧事、陈迹),从支(驱使),古兼表声,表示旧事、陈迹得以流传必有原因。故字本义是原因。

原来指“聪明的人”;后来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字形由“人”、“耳”、“ロ”组成,表示这是一个耳聪口敏的人。古文“圣”、“听”是同一个字。

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人”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形,这个人还向前伸出了一只手。

象形字。两横画表示天上横向的云层,弯钩表示卷状的云团。“云”借为“说”等义之后,就另造“雲”字。简化字其实是恢复了古字。

本义是一种武器,有长柄和三齿的锋刃。但是从甲骨文起就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多为殷商的自称,如我受年“我伐羌”等。本义早已不存。

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牵着大象,让它为人们干活。本义是作。

“自”原是“鼻”的本字。字形也像鼻子的形状。甲骨卜辞:“贞:出(有)疾自(鼻子有病)”。后来“自”多用于“自己”义,就加声旁“界”另造“鼻”字。

两个人形,其中一个正立,一个倒立,像耍杂技或变魔术那样,表示“变化”的意思。引申为“造化”、“死亡”、“融解”等义。

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新的生命诞生了,当然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好事。

会意字。从青,表示青色明显易辨;从争,争有争取、抢先义,色彩鲜明则抢眼。本义是色彩鲜明。常用义是静止不动。

在一所房屋里有酒器,说明生活富足;“畐”也表声,《说文》:“富,备也;一日厚也。”《易经》“富有之谓大业”,指“完备”。《论语》:“富哉,言也!”指“盛”、“多”。后多指财富、财物多。

会意字。从欠从谷。从欠,表示因欠缺而产生欲望;从谷,表示人的欲望如山谷般难以填满。欲字本义是欲望。

形声字。樸从木、菐声,業指繁琐有难以清理意,表示樸是未经治理之木。本义是未经加工的木材。朴从木、ト声,ト像龟甲的裂纹,表示树皮粗糙多裂纹。本义是树皮。樸和朴原是不同的两个字,今以朴作樸的简化字。

二、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析:

用正道治国,以奇用兵(奇兵制胜,打仗是阴谋诡计都上,不讲武德的),用无为之道治理天下(无事退朝)。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呢?根据就在于此:

天下的阴暗憎恨太多(比如:有些事情回避不公开说,无处伸冤),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人都追求利益、利器在身(比如:美国的持枪合法),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奇淫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滋生得厉害;法令条文越多,盗贼就越多。

法令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怎么能斗得过活的。钻法律空子的越多,盗贼就越多。

而且法令条文都是人设计的。

道德仁义是根据道演化而来的,是来源于道、来源于自然的。

人怎么和道比?高下立判。

道演化的“法律”就是天地规则,要不去钻天地规则的漏洞,看下能不能发现寿命的规则,突破下人体的寿命极限试试。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变化,顺应自然;我好静,人民就自我修正,走正道;我无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简单说就是统治者无欲无求,顺应自然,走无为之道,百姓自然就安居乐业,富足美满。

没有剥削者嘛,对吧!

比如:可以去看汉朝初期的无为而治、汉朝的盛世文景之治,看看历史体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