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冷了好几天了,小孩子趴在窗沿上,望着如纱笼罩的雨雾发呆。他和父母及小伙伴们有一个约定:过了这场雨,就去滩地里捡地软!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1)

雨过后,布满落草的滩地上满是地软,在孩子们像捡起一颗颗珍珠一样,轻轻地将其放在篮子里。家长于是训他们,说若这样慢,等太阳一出来地软就没了。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2)

这句话是真的。地软是因天雨滋润而生长的一种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等太阳的温度提高,它们很快就会人间蒸发。这也是孩子们对其充满极度好奇的主要原因。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3)

地软的名称有一种舒服的触感。因其混在杂草中,像是土地和杂草的衣服,所以学名叫地衣。除此之外,地软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地皮菜、地皮木耳等。古人早已食用并有记录。据《梧州府志》载:

葛仙米……此原非谷属,而名为米,传云: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

这被葛洪食用的“葛仙米”即是地软。对其来源,皆不知其详。西方人将其称为“fallen star”或是“star jelly”,从字面判断,乃可能误以为其是由天上所降之故吧?不过将之呼为“星星”,的确是有几分浪漫和想象。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4)

地软出于山野,便采易得,多而自贱,做法亦简单。晚清时期,文人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记述道:

以水发开,沥去水,以高汤煨之、甚清腴。每以小豆腐丁加入,以柔配柔,以黑间白,既可口,亦美观也。

这文字简素幽淡,却意境清远。而且,其中所说的两种吃法,关中人也一直保持。

地软炒蛋

在这道菜里,地软代替了木耳,但比木耳更柔嫩妥帖,口感更顺,无论色泽还是味道,地软都宁居次位,而不喧宾夺主。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5)

鲜亮的黄色与深沉的黑色,形成了刺激视觉和味蕾的佳味。

地软鸡蛋烙饼

以地软鸡蛋为馅的烙饼,为关中人所擅,做法与韭菜盒近似。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6)

焙烤薄饼是关键阶段,也最显关中人的艺能。铁锅先预热,然后用油布搽滋,再将大的面饼轻轻入锅,面饼入锅前,要在其表面略施“面扑”(避免面皮与他物粘合的面粉),面饼入锅后,火要略大,但自在掌握间,待饼面受热干却后,以极小的文火烧。烧火的同时,一定要不时翻看面饼,带色泽金黄,便可出锅。

地软包子

地软包子是关中人喜食的一种美味,若是将其制成烤包子,味道则更好。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7)

经过烙烤的包子皮,色泽橙黄,口感脆爽,相较之下,内外的刚柔相济则成为此食的一大风味。此菜以女性朋友更为喜欢,若再配以素羹,真是再好不过了。

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篜一笼包子...兴平人儿时的记忆扑面而来)(8)

渭水流域及秦岭一带,芜草丰盛,地软的品质也好,再加上近年来雨水尚多,地软作为一种野味,已越来越被人们喜欢。

来源:公众号微视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