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批评鲁迅小说过于沉闷,白话文疙疙瘩瘩,难道他不知道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吗?

王朔:“我从来没有觉得鲁迅的小说写的好,他的小说写的过于沉闷。鲁迅那种二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轫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总有些含混。他不是世界文豪,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

作为一个拜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读者,也读过一些王朔作品(也看了他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我是完全不赞同王朔的说法的。

首先说:小说过于沉闷。因为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和王朔完全不同,在那个动乱年代,总是颠沛流离,说句不好听的,那个人人吃不了饱饭的年代,内忧外患,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各种社会黑暗乱象,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基于他所生活的年代写的作品,看起来有些沉闷是正常的,但绝对不是过于沉闷,毕竟先生的讽刺文笔如尖刀一般,刀刀见血,笔笔刺骨,我自己读起来还是很有时代代入感的,不知道为何王朔会说出“过于沉闷”的这种话的。反观王朔,他所处的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年代,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有着传统旧文化遗留下来的社会现象,也有着许许多多新文化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王朔满眼所见的是整个社会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年代,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文化,加上社会相比战争年代更加稳定,而且王朔自己所处的家庭氛围好,从小在文学圈里长大,王朔的笔下就多出了一些比较趣味的讽刺文学,不至于太过沉闷,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可否认,王朔的作品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的,但他的作品相比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其次:白话文疙疙瘩瘩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写的白话文虽然没有现在的文学作品流畅,但在当时的社会来看,已经是很有开创性的文学作品了,何况文学作品不仅仅看语言表达方式,更核心的是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价值。王朔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趣味讽刺,玩世不恭,他算是一个玩家,但鲁迅先生是是以笔为刀,喷击的是当时的社会阴暗面,他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思想家,他所思考的是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

第三:他不是世界文豪,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一个世界文豪,看的不仅仅是发表作品的数量,更看重的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等等的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先生受到同时代名人以及后人高评价的原因,此外, 鲁迅先生除了自己写作之外,也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从历史社会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评价来看,鲁迅先生也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只不过他自己拒绝了。

在文学上,王朔与鲁迅所处的年代不同,但在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上,鲁迅先生不是王朔所能相比的,鲁迅先生是时代的深刻思考者,王朔是时代的文学玩家。

王朔怎么看待作家(说他不是世界文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