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中国手机品牌中,如果要选出一个可以和苹果抗衡的品牌,大家会选谁?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1)

如果是两三年前,我估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华为。

苹果手机是高端手机的代表,这是毋庸置疑的。iPhone并不是第一台智能手机,但现在智能手机的形态可以说是由苹果创立。借由各代iPhone的推出,许多技术都开始普及。在这过程中,其实中国手机品牌大部分时间都追赶者的身份,而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表现最接近苹果的,华为应该是第一个了。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2)

华为终端真正发力,其实还得归功于自研SOC。作为一个从索爱G900、索爱X1时代就开始玩手机的“机友”,能感觉到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品牌手机同质化是比较严重的。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3)

从硬件来说,早期各个品牌手机其实都不会有什么区别,能影响实际体验的主要硬件的供应商就那么几个。比如各家都着重宣传的SOC,之前常用的就高通、联发科、德州仪器、NVIDIA这几家,到现在基本变成了高通SOC和联发科唱双簧。除了联发科外,国内也不是没有厂家入局手机SOC市场,比如大陆展讯SC8810,但要说真正能走向高端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的。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4)

而那时候各大手机品牌最直接的核心竞争力,简单看来就2个地方,第一个是性价比,谁能在有限的价格内提供更强大的SOC,更好的屏幕,更夸张的相机模组,那谁就能成为热门。第二个则是各家的系统,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OPPO的ColorOS等多个品牌推出的系统,各种微创新的功能和独自的审美让各个系统都保有着一定量的粉丝。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5)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6)

这种情况,直到海思发布手机SOC后,才有所改变。虽说海思前期推出手机SOC表现并不算好(麒麟960以前),但只要持续投入,终有发光发热的时候。印象中,海思第一颗能被大众接受的SOC是2017年发布的麒麟970,选在苹果发布新款iPhone之前公布这款SOC,颇有点针尖对麦芒的意味。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7)

华为MATE 10作为首款搭载麒麟970的手机,也成功打入高端市场。在此之前,苹果手机一直是各类活动的大奖,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商家的抽奖活动、各公司给员工准备的年终礼物。但之后,苹果手机在活动中的能见度是降低的了,取而代之的是华为手机。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8)

通过自研SOC,华为成功开辟出和苹果手机一样的道路。从MATE 10到MATE 40,从P20到P50,华为的高端手机价格并不比国内友商便宜(以前没钱买华为,后来没钱买华为),配置不一定比友商高(比如著名的“周冬雨排列”事件),但表现足够好的自研SOC给华为提供了其它中国品牌不曾有过的竞争力,将自己从堆叠硬件参数的竞争中摆脱出来。

而在华为正式决定进入汽车行业之后,自研这个习惯也带过来了。首先要说明的是,华为并没有造车,与华为走得比较近极狐和赛力斯,从股权结构上来说其实与华为都没太大关系。但是,作为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华为是合格的。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9)

华为的布局相当广泛。就拿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来说,华为可以提供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以及激光雷达、AR-HUD 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打造“传感器-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与开发应用-云服务”的生态化布局,包含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这五个部分。从车企的角度来说,只要直接或按需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那能大大减少新车的开发难度。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10)

以问界M5为例,车上与华为相关的有HarmonyOS车机、HUAWEI SUUND音响系统、HUAWEI SuperCharge无线充电,还支持与华为HarmonyOS设备互联,通过华为手表也能查看、控制车辆;已经停产的赛力斯SF5还有华为三合一电驱系统。这么说吧,倘若遮住品牌logo,光看内部各种华为配置,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台华为汽车”。

而对华为来说,入局汽车行业其实也有自己的生态考量。在国内,小米生态应该是打造得最好的生态了,排在第二的应该就是华为了。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11)

华为生态相关的产品数量应该没有小米多,但主要产品华为都是有覆盖的,而汽车则是华为生态的最后一个布局点。通过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汽车可以实现与手机一样的“万物互联”,车与手机、车与手表、车与家庭智能、手机与家庭智能、手表与家庭智能之间的隔阂将会比以前少了很多。

对于华为来说,这是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自己业务的护城河。在社会高度发展的现在,一家企业如果想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出自己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而在这过程中最简单的就是提高消费者的“沉没成本”。

小米都造车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在造车这一块)(12)

举个例子,当你有台“华为汽车”,那为了能够方便控制、查看车辆信息,会不会选择华为手机呢?那手机有了,可与华为手机协同工作的华为电脑要不要考虑一下?能让家里变得更“聪明”的华为智能家庭方案要不要考虑一下?

当你拥有这些东西之后,想要车、手机、电脑等全部更换成其它品牌的成本就相当高昂了。

总结:

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现在技术开发的进度慢了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为终端达到一个其它国内友商都没达到的高度。

而在汽车行业,华为虽然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但自身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大,自己站台并且摇旗呐喊的问界M5销量也不算太出色。但好在,华为现在的定位依旧是一个“供应商”,长安、埃安、奔驰等品牌都有与华为进行合作。哪怕我们无法看到挂着华为logo的汽车,但现在汽车上也不乏华为的身影。在以后,也许华为“万物互联”愿景也许真的能实现。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