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乾隆皇帝关闭康熙大帝收复台湾后曾经一度开放的海口,清王朝就重新回归到闭关自守状态。此后不久,乾隆皇帝又在热河行宫严词拒绝英国使臣玛嘎尔尼以英王乔治名义提出的扩大通商请求。从那时起,这位大皇帝规定了“天朝无所不有,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锁国政策,尽管西方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全新的资本主义时代,可闭塞视听的满清最高统治阶层却已陷入抱守残阙,没有新作为的僵化停滞之中。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1)

乾隆皇帝画像

过度恪守祖宗家法束缚了创新,贵族官僚的因循守旧贪图享受导致了腐败大面积漫延。因此对于嘉庆皇帝来说,只要继续拒绝面对外部世界,在除掉权臣和珅之后,除了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当务之急外,可供他继承并加以延续的就只有木兰秋狝这一件事了。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2)

嘉庆皇帝画像

嘉庆十二年(1807年)御制碑文《木兰记》阐述了木兰秋狝的由来和历史意义,提纲挈领又深得其精髓,作为史料很有价值,但对嘉庆时代的现实却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了,木兰秋狝已成了强弩之末。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前后举行过十好几次的木兰秋狝大典,在很大程度上已徒具形式。虽然他本人矢志不渝,身体力行,但养尊处优、腐化已极的满洲王公贵族、八旗将领,甚至包括一般军士,从木兰秋狝活动中已经感受不到任何愉快了!“安不忘危”的祖训,在这帮人麻木的神经里不但引不起任何震动,而且在他们听来,纯属危言耸听;长途跋涉,在深山树丛草泽中骑马射箭对于他们来讲,不但没有任何乐趣,简直成了活受罪!因此几乎上下一致地产生了厌倦、抵触情绪。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3)

嘉庆皇帝御制《木兰记》碑及部分碑文

昔日布围时的声势雄壮和号令严明完全变成了被动地应付差事,部伍散漫,稀稀拉拉,甚至把旗号搞错。布围后骄兵惰卒不听号令,任意行走,围内牲兽逃逸,他们懒得下力气堵截追逐,只装作看不见……只有皇帝出现在临时搭设的“看城”上时,才装装样子。八旗官兵不负责任,蒙古兵也相应松懈。就在嘉庆皇帝于《木兰记》中写下并镌刻到碑上“射猎为本朝家法,绥远实国家大纲”之次年(1808年)的围猎中,合围之后,皇帝登上看城帷幄放眼一望,一万数千人的圆形大阵内仅围住三只野鹿!这让生性宽厚的嘉庆皇帝顿时勃然大怒,一气之下给了总理行营事务大臣绵偲、富勒珲、凝珠各罚俸半年的处分。说是“以示惩戒”,可并不能扭转木兰秋狝的颓势。越到后来,秋狝合围过程旗号错乱现象越多,合围后牲兽逃逸的情况倍增,射猎时奋勇争先的场面再难见到。最后,有些贝勒、贝子、公及八旗官员竟花钱雇人代自己参加行围射猎,或雇人在围外射到猎物,然后进呈邀赏。蒙骗多次,总有破绽出现,嘉庆皇帝得知实情之后,大为光火,立刻下旨对玩此技倆者给予罚俸、例赏减半的处分并警告:“倘再如此,必当从重治罪”。但是,欺蒙骗赏的无耻和败露后的双向扫兴,却把昔日君臣和乐的气氛搞得荡然无存。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4)

后期徒具形式的“木兰秋狝“”

尽管如此,嘉庆皇帝倒不改他在《木兰记》里表述的初衷,仍遵循着先人的成规,亦步亦趋地沿着先人的踪迹,坚持两年一次,或一年一次到木兰围场行围射猎,而诸王、贝勒、贝子等满洲贵族对此则越来越畏之如虎。京城的繁华,生活的极度舒适,征歌选色拥香偎玉等等诱惑,养成了他们单纯追求特权、尽情享乐的思想作风,销蚀掉他们作为国家柱石应有的材质,丧失了为国家江山社稷理应有所付出的任何一点吃苦精神。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与深山草泽,风霜雨露,鞍马劳顿的格调、情趣反差太大,这让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频繁忍受,岁岁重复。只是慑于皇威,不得不被动应付。公开反对祖宗家法当然不行,于是设法阻止皇帝赴木兰围场,便成了他们处心积虑要办的首要问题。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5)

满清贵族们的日常奢靡生活

嘉庆二十年(1815年)农历八月十五,随驾在热河的满洲王公大臣们均沉浸在中秋佳节,歌舞升平的欢乐之中,嘉庆皇帝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接受完群臣朝贺后,按先人的既定方针和惯例,筹划起举行木兰秋狝的事宜。临近中午,王公大臣们突然接到次日随驾赴木兰围场,举行秋狝的上谕。顿时,少数人如五雷轰顶,多数人如芒刺在背,连中午皇上赏赐的这顿御宴都没能吃好。他们实在想不通皇上为什么从即位后,虽然侍奉太上皇三次只到热河行宫,但依礼制守完三年孝之后,这些年老是这样折腾,一年仅有一回的八月节都不让过好!下午,热河一带密雨如注,皇侄、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总理行营事务的庄亲王绵课乘机奏称:赴木兰围场沿途,尤其木兰围场内及其附近,河水暴涨,冲漫道路桥梁,人马难行……然而,刚到申时,雨即停止。于是,次日嘉庆皇帝仍下旨命令人马照常前行。沿途行进所见景况及抵达围内目睹现场实际,均证明绵课昨日所奏全是谎言!嘉庆皇帝十分气愤,立刻撤去绵课总理行营事务的差事并坚持行围十四场。最后一场,王公大臣、八旗官兵被拖得疲惫不堪,接替绵课任总理行营事务兼行围管领大臣的睿亲王端恩疲乏不振,精神恍惚状态下指挥错乱,合围的八旗方阵刚依惯例变换队形呈半圆形,还没形成包围圈之际,他就打出了合围命令的手势,导致中军副都统也误挥了手中令旗,三面大纛旗手依令过早地发出合围信号,结果合围不成,大部分牲兽从看城两侧纷纷逃窜而去。见此情景,端恩一时呆若木鸡。嘉庆皇帝痛骂他“昏庸无能”,立刻下令拔去他的三眼花翎,并宣布将其逐出“乾清门行走”序列,革除本兼各职,罚俸一年。嘉庆皇帝回到北京,余怒未息,又把“造作谣言,意图阻止木兰秋狝”的绵课革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务,以观后效。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6)

山林草泽中的“木兰秋狝”

在满洲王公贵族们看来,木兰秋狝的辛苦远远大于革去“差事”的尴尬,只要不因此而夺爵并失去特权,他们就认为仍有必要阻止皇帝劳师动众,搞让人不得安生的木兰秋狝。撤掉“差事”,减少政务缠身少担责任,更有利于游手好闲,没有“差事”在身,哪一个敢小看他们这些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爷?至于罚俸,只要不离开京城的繁华和舒适,在占有大量庄田和经营各类高档商铺的情况下,更显不出有多严重。

次年(1816年),嘉庆皇帝刚从北京启程赴热河避暑山庄,左右的王公大臣立刻惶惶不安起来,一致以“闰年节候较早,哨内寒冷”为辞,谏阻嘉庆皇帝举行木兰秋狝。这次人数较多,嘉庆皇帝不想搞得太不愉快,可王公大臣们七嘴八舌,个个显得很急迫,反而使嘉庆皇帝产生了逆反心理:“尔等所言,非但扰乱朕一人之视听,亦图阻挠大众之志,尔等是何居心?……无视祖宗家法,情同背叛!”扣了这么大的帽子,又上纲上线,没人敢说什么了。到木兰围场后,嘉庆皇帝为缓和一下气氛,也为了鼓励一下大家,当即召见皇子、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和其他王公贵族,半训导半劝告地重新强调说朝廷每年举行木兰秋狝,这是祖宗的家法,只要是爱新觉罗子孙,就必须永远遵循……同时为了恩威并施,也不得不威胁一下这帮数典忘祖,不知祖宗创业之艰难的满洲亲贵们,同时也警告随行大小官僚们:“以后如遇朝廷行木兰秋狝,大小臣工概不准以暴雨、洪水或天气寒冷为借口而枉生浮议。届时果然如此,朕自然会降旨,倘有人再造作浮言以图阻止,一定按军法治罪,绝不宽贷!”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7)

承德避山庄介绍

话说的是够严厉的了,而且宣称用军法整肃,是将木兰秋狝这种演练活动,上升至军事行动的规格,应该说决心很大。但是,一人,即使是万乘之尊,面对众人,尤其在积习面前,他的话作用也有限。行围十二场,开始时,王公大臣、八旗将领、满蒙军士、随驾官员等碍于嘉庆皇帝的警告,不得不咬着牙勉强坚持,可越到后面越不像话。最后一场围猎,部伍不整,动作不齐,人心涣散,怕苦怕累的将士们眼睁睁地看着大批牲兽从围内纷纷逃窜,也鼓不出心劲,拿不出力气。嘉庆皇帝大怒,破天荒地取消了一切人,包括蒙古王公和蒙古兵丁的例赏,并给予躲躲闪闪的散秩大臣吉祥保、奕礼等人罚俸半年到一年不等的处分。同时,责令蒙古王公严惩所部将秋狝视同儿戏的蒙古兵丁。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不但与绥藩的精神不符,也昭示了这近一百多年来一直被绥着“藩”们也无可逆转地衰落了。肄武已徒具形式,绥藩也逐渐成为无的放矢。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8)

虚张声势的“木兰秋狝”围猎

另外,满洲贵族对罚俸半年或一年早已不在乎,经常有人被罚,也不再有丢面子的感觉,深山草泽中的种种辛苦,包括没有女人相陪的孤寂,还是使他们压不住内心力图阻止木兰秋狝的冲动。同时吸取以前的教训——等皇帝决定动身再劝阻就被动了!于是,在嘉庆皇帝去世的头一年(1819年)临近秋狝时日,大臣玉陵、松筠提前上奏章,以京师附近小旱为题,言塞外大旱。又添枝加叶说围内木枯草黄,山泉干涸,请皇上停围。王公大臣、朝廷官员、八旗将士的种种不争气和频频劝阻,激起了嘉庆皇帝更大的反感,加上身体不适,他十分恼怒,情绪有些反常。立刻将这两个上章阻挠木兰秋狝的大臣贬谪出朝,并赌气宣称:“今后倘有无识之徒因木兰秋狝再敢于朕前喋喋不休,必将其人立予革职,发往伊犁,以为阻挠秋狝大典,萎靡不振者戒!”

发往万里之外的伊犁军前效力,当然比在七百里远的木兰围场射猎二十几天要痛苦无数倍,这对于惩罚或威胁怕苦怕累的人的来说,不能说不是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可是,这也不能完全抵消满洲贵族对迫在眉睫之奔波劳碌的恐惧。同时,王公大臣们心存侥幸,觉得生性宽厚的当今皇上大概不会真这么做,所以仍琢磨阻止木兰秋狝的新方法。幸好已到花甲之年的嘉庆皇帝发出威胁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再行木兰秋狝,这让惴惴不安的满洲贵族和八旗将士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次年(1820年),嘉庆皇帝临近秋狝之日在热河避暑山庄突然去世。王公大臣、朝廷要员表面沉痛不已,内心却庆幸无比,至少在三年内再不会搞什么该死的“木兰秋狝”了!于是便积极地参与给这位大行皇帝操办丧事,同时想到他生前对屡屡违背他旨意的人一般仅仅给予革职、罚俸的处分,不免追念起他的仁慈来,于是沉痛地一致上尊号,庙号仁宗;当然也领教过他不那么好欺骗,所以谥大行皇帝曰睿皇帝。

皇帝驾临的木兰秋狝如此,皇帝不来时,木兰围场的日常管理如何呢?

早在嘉庆皇帝即位后,于嘉庆七年(1802)准备举行第一次木兰秋狝大典时,由三品围场总管大臣新升格为正二品大员的围场副都统阿尔塔锡第,听说皇帝要出塞打猎,马上惊慌失措地谎报说因天气早寒,围内水涸草枯,奏请停围。当然直接管理围场的官员进行谎报,倒不只是为了贪图安逸,他是另有隐情。

嘉庆皇帝另派人实地查看,不但发现这位二品大员在扯谎,而且还发现围内不知从何时起已放入大批车辆盗伐偷运木材,偷打鹿只,贩卖鹿茸……而各级护围者,从一般把总到佐领、参领、章京,直至副都统,均根据组织盗猎者的来头和规模,收受数额不等的贿赂。即使一般八旗兵丁,只要有机会单独或三五人巡逻,也能私放零星盗伐、猎者入围并参与坐地分赃。嘉庆皇帝连续三年派人明查暗访,才得知其种种私弊久已成风,且形成陋规,涉及面广,调查有难度,处理很棘手。这次败露,有牵连的官员全被革职,交总理木兰秋狝行营事务亲王大臣、军机大臣、行在刑部官员详细审问定罪。为此,三年内革掉三位围场副都统,并将继任者仍降格为官秩三品的总管大臣,以便热河都统就近经常切实监督管辖。可是后来的围场总管大臣串通护围官员偷放大股人众,规模地盗伐偷猎以收受贿赂的事情并不能根绝,只是做得更隐蔽些而已。最后不但蔓延到中下级军官,甚至连普通护围兵丁也私贩官马以中饱私囊,然后将另觅得来之马耳马尾交官呈验,诡称官马倒毙,蒙混交差,要求另拨给新马匹以备骑乘,然后再将好马卖得高价,另以低价购买劣马充数,二次从中赚钱。开始隐秘为之,后则胆大妄为,终于也相沿成习。这些情况,愈演愈烈,且日甚一日,朝廷屡次查禁,并无实效。多数是查无实据,“禁”从何谈起?

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木兰秋狝后期的衰落(9)

同上说明

腐败丛生之际,腐败也就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远在塞外的木兰围场当然也不能幸免。至此,在腐化和腐败的双重夹击、侵蚀之下,木兰秋狝这项曾经辉煌的盛大活动,也就到了落下帷幕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