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老家在河北阜平,这里大部分都是山,耕地面积很少,正所谓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阜平位于太行山腹地冀晋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公元1193年始置阜平县。明清时期阜平为“畿西屏障“,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阜平也是革命老区,聂荣臻元帅就是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战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了抗日斗争,无数朴实无华的阜平人民死在了日本鬼子的刺刀下。

老婆的爷爷当年为了躲避日军扫荡,带领家人搬到了地势更高的地方,小日本鬼子当年都木有走到过这里。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

据老婆说,原本回家是没有路的,只能沿着着小河沟往上走。前些年因为开矿,路都修到了家门口。

2011年保阜高速全线通车,让回家的车程从四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下了保阜高速,再走二十多分钟,经过一路蜿蜒曲折的山路,就到了村口最大的一块耕地。

这里还矗立着一座标语墙:“见火就罚,成灾就抓”,这几个大字甚是醒目。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2)

前些年村子里基本家家都养猪,一进腊月,每个村庄都会有几个专用来杀猪的地点。

这里养的都是本地黑土猪,一头小猪仔,从开春一直养到腊月。少则二三百斤,重的有四五百斤。

大大的肥肉膘子,十几公分厚,一摸一把油。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3)

可惜的是随着山里的养猪场越来越多,养猪又是个非常麻烦的事,现在已少有人家养了。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4)

大肥猪杀好以后,先用闸刀切成十五公分的大肉方,放入开水汆煮。

捞出过油炸,把水分榨干,再上好糖色。

装到罐子里,可以保持一两年不坏。

最忘让人不了就是土猪排骨炖干豆角。真叫一个香:排骨上的肉瘦而不柴,干豆角吸满排骨的汤汁比肉还香。再来一壶老酒,一口菜一口酒,绝了......

不说这种黑土猪了,说起来就伤心,这个美食以后再也不容易找到了......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5)

这次和老婆回姐姐家,正好赶上磨豆腐、炸豆腐泡、蒸豆渣饼。于是动手拍了一组照片,详细记录一下这个千百年来的年俗美食。

姐姐家每年都要做豆腐,只有好原料,豆腐才会好。姐姐家在山上有块地,专门用来种黄豆和黑豆。

阜平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豆子个头不大,蛋白质含量却非常高。

每年秋季下来的豆子一个个捡干净,个大饱满的留种,其余的留起来年关做豆腐。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6)

豆腐吃起来简单,做起来很是麻烦,首先要把豆子洗干净,用水侵泡一晚。

临近年关做豆腐的人家很多,四点半姐姐和姐夫就要起床。挑着泡好的豆子去村里磨坊磨成豆浆,晚了的话就要排队排很久。

磨成豆浆后要用开水稀释,接下来就是挤浆:挤浆是个熬力气的活,先把豆浆倒入沙袋,趁热挤。豆浆非常的烫手,需要一边挤一边沾凉水。

挤完豆浆的豆渣单独找盆放起来,稍后用来做豆渣饼。

总共六桶豆浆,我和姐夫整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手掌都烫的红彤彤......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7)

豆浆都挤到大锅之后,就是要烧火了。这个火候很重要,不能用干柴,干柴火大容易滚锅,那样豆腐就都跑完了。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8)

玉米秸秆是做豆腐最好的燃料,火候容易控制。

做一块上好的豆腐,最关键的地方就是点卤水:卤多了豆腐苦硬,少了豆浆不凝结。

一般到了点卤这个关键时刻,都要请上年纪有经验的街坊邻里来帮忙。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9)

卤水一点一点加入煮开的豆浆里,豆腐就开始逐渐凝结。忙活七八个小时,终于到了品尝劳动成果的时刻。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0)

新鲜的老豆腐还是热乎的,先撒上盐、葱花、香菜、再淋上香油醋。

超级超级新鲜的美味就此浮现,先来一口老豆腐,让浓郁的豆香充斥口腔,还带有丝丝的清甜味道。

再来喝一口混合着豆香,葱香的汤汁,那个味道超级赞!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1)

吃完老豆腐,继续干活,把凝结好的老豆腐倒入做豆腐专用模具。放置三四个小时,把老豆腐里大部分的水控干,到这时豆腐才算大功告成。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2)

一方大豆腐,有四五十斤重。鲜豆腐很容易变质,所以要将大部分的鲜豆腐做成豆腐泡。

豆腐泡根据用途常切两种形状:一种大薄片,用来调凉菜;一种5cm见方,用来做炖菜。

豆腐切好形状,先葵花籽油炸透,再撒上盐,这样处理后一个冬天不会坏。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3)

在阜平,无论是调制凉菜,还是炖大锅菜,都少不了油炸豆泡的身影。

新炸出来的豆腐泡,看上去金黄金黄的,沾上盐巴,吃起来外焦里嫩。

葵花籽油的清香和豆腐的豆香被盐巴完全激发了出来。

豆腐炸透之后很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就这样一边干活一边吃,美美哒......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4)

豆腐泡炸好,就要开始蒸豆渣饼了。

阜平过年,豆渣饼也是一道常见的美食。

想吃到上好的豆渣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提前很久做准备。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5)

豆渣饼的主要配料是豆渣和玉米面。

其中玉米面是最讲究的:必须用当年新玉米,一粒一粒剥下来,用开水煮一遍,大概八九分熟,不要完全煮透。

把煮好的玉米粒先晾干,再磨成面粉。

如果玉米不经过水煮,豆渣饼会太硬。如果煮的过软,又会变的没有韧劲。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6)

豆渣和玉米面准备好,就要开始剥小山葱,炒制花椒面。

阜平这种山葱的味道介于大葱和葱头之间,味道十分浓郁。

这种葱经过一个秋天的存储,可以吃的部分只有一点点。

阜平的花椒,个头也不大,香气非常厚重。

花椒要用铁锅,小火炒制,再用擀面杖压成粉末。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7)

小葱剥好洗净剁碎,加入盐和花椒面,倒入玉米面搅匀。

开始和面:和面时的水不能多,多了不成形;也不能少,少了不抱团拍不成饼。

要慢慢的试着来,直到玉米面调到一攥成团,一捏就散才算ok。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8)

这时再加入刚才做豆腐的豆渣搅匀,就可以拍饼子了。

拍饼子真是个技术活,因为都是粗粮,劲小了不成型,劲大了就会开裂。

先扣鸭蛋大小面块,双手滚成一个球。然后靠掌心慢慢的压成饼状。一边压一边转动豆饼,两个大拇指还要不停整形,让饼子更圆更美观。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19)

拍豆渣饼拍了一个多小时才完工,这时就可以上锅蒸了。水开后蒸上三十分钟,就可以出锅。

蒸好的豆渣饼,要一片一片晾起来。过十几分钟翻一遍,让里面的水汽蒸发。

这样处理过的豆渣饼,不会变形,也可以保存更长时间。如果水蒸气没有蒸发,豆渣饼很快就会变软,一碰就碎没法拿起来吃。

客家豆渣饼(阜平年俗记忆磨豆腐)(20)

豆渣饼趁热吃很软糯,一口咬下去,舌头一搅就碎。豆子的清香、玉米的甜香再叠加上山葱与花椒浓郁厚重的香,让人不用配菜也能连吃好几个。

豆渣饼虽然成分都是粗粮,但玉米面经过煮晒处理变的很软,一点也不划嗓子。

这一通忙活下来,已经接近下午5点钟。一个年俗必做的豆腐、豆腐泡、豆渣饼,整整忙活了12个小时才完全收工。

土生土长的绿色无污染食材,加上亲身的劳动,吃起来感觉分外香。

杀猪、磨豆腐,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年俗。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也许过不了几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再也不会有这番景象。

长大离家后,少见家乡春、夏、秋。记忆里镌刻的年俗,不仅仅是美食。它是家的味道,也是永远忘不掉的乡愁。

谨以此文,祭奠我们逐渐失去的年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