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也快要拉开帷幕了,而就在最近官方对外公布了最后五强名单,也就是决赛席位。

上榜者将有机会前往会场等待最终获奖者揭晓的资格,而一般来说能够进入最终候选名单的作品也应该具备不相伯仲的品质---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

如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最后角逐的5强也必然代表着过去1年以来人类动画界的最高品质吧?

再进一步说,如果国产动画能够享受如上待遇,那似乎也能够给“国漫崛起”注入一剂强心剂,足够让国漫迷欣喜若狂一整年了。

那如上愿望可能实现吗?

其实就在最近,我们已经无穷接近了。

但请注意,这种接近并没有让国漫迷欢喜,相反也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和吐槽---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2)

01.中外合拍动画首次挺进奥斯卡决赛

就在过去两天,奥斯卡官方对外公布了第93届最佳动画长片大奖的五位决赛名单,包括了两部皮克斯动画《1/2的魔法》《心灵奇旅》、《狼行者》、《小羊肖恩2:末日农场》、以及一部相当特别的《飞奔去月球》---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3)

我之所以称最后者为“特别”,原因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国产动画属性。甭管剧中场景(几乎以江南水乡为背景),还是剧中出现的神话人物(以嫦娥奔月神话给蓝本)均在对中国风俗还原呈现---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4)

当然,类似做法的好莱坞电影也不少,如《功夫熊猫》,梦工厂以熊猫为主角并以中国功夫的历练和在东方美景中的冒险来作为剧情的最大亮点,最终也获得了鼎沸的成功。

本次的《飞奔去月球》同样出自梦工厂之手,但区别于《功夫熊猫》完全由欧美资本独揽大权,新作属于“中外合资”,是经由梦工厂和华人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联和投资共同组建的“东方梦工厂”制作而成,并且还额外拉拢了流媒体巨头奈非参与---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5)

如上阵容绝对对得住“豪华”二字,也正因此,我们方才能够看到数不胜数的最顶级的动画画面。

甭管多么绚烂的CG特效,《飞奔去月球》均能够呈现,而对于这样的世界级团队来说,真正制约他们的也只有想象力而非金币---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6)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7)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8)

鉴于中外合拍的特殊性质,其实《飞奔去月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被视作为“国产动画”,毕竟过去两年已经涌现过不少类似性质的动画片,如《白蛇:缘起》和《雪人奇缘》。

前者是追光动画联合华纳兄弟制作的,后者则同样出自东方梦工厂之手,而它们也均聚焦在中国本土文化,也均被烙印上了“国漫佳作”的名号---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9)

但问题来了, 一部中西合拍的动画能够挺进奥斯卡决赛难道不值得国漫迷狂欢吗?怎么我会说国漫迷一面到的怒骂呢?

注意了,这绝非我的捏造,事实上在相关资讯报道的评论区中就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吐槽---

“这个片子真是让人看5分钟都是煎熬”

“今年的奥斯卡是几十年来最水的一次”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0)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1)

怎么回事?纵使有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大作跳票了,从而也就错失在93届奥斯卡露脸的机会),但也不应该将挺进奥斯卡决赛的动画片扁的一文不值吧?

其实在本人看来,吐槽或许是一种美德和自知呢。

02.能进入奥斯卡就算成功了吗?

《飞奔去月球》是一部不差钱不差技术的中外合拍动画,但内容创作自始至终都遵循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单纯靠砸钱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我们应该庆幸世界的本质是这样的,否则国产动画就没有机会做大做强,随后的口碑和票房都应该被迪士尼等欧美大厂给抢夺离去了。

但现实是国产动画在最近几年越发强大了,甚至还催生出了《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票房破10亿的佳作,尤其对后者来说,没有一位影迷能够不带着泪眼离开电影院,没有人不会对饺子导演的剧本编造能力竖起大拇指---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2)

《飞奔去月球》的画面品质显然要比《哪吒》优异不少,但可惜的是,这部动画终究还是拍砸了,而如今它在某瓣上的评分也就仅有6.4,评分人数也仅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4800 人,算是创造了梦工厂动画“最惨淡”的评分状况了---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3)

为什么会如此惨淡?关键在于“本土化”处理不当。

这明明是一部刻画中国神话以及将冒险舞台建立在神州大陆的动画片,制作人却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恰似北美黑人的主角、朋克风貌的嫦娥、以及注入了大量的歌舞桥段,硬生生的将一部中国风动画变成了常规意义上的迪士尼式合家欢---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4)

左图为女主,右图为嫦娥...

另外,该动画的剧情也相当普通相当“西化”,女主因为自小时候开始就听着妈妈讲述嫦娥故事,故而坚定认为“爱情就应该是坚贞不移的” ,也在妈妈离世且父亲打算另娶后妈的时候,选择踏上奔月的旅途,试图寻找嫦娥来向父亲实锤厮守一辈子的正义性---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5)

可以看到,《飞奔去月球》虽然披着东方神话的皮囊,事实上却讲了一个有关梦想和信念的励志故事,而此风格也像极了以迪士尼为首的欧美动画片的风貌,也和前两年上映的《雪人奇缘》如出一辙。

说白了,它们的败笔均出现在“本土化失败”,只是披着东方皮囊的西方动画片罢了(注:雪人奇缘在国内的票房也相当惨淡)---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6)

所以归结来说,《飞奔去月球》是不可能不被国漫迷吐槽的,而哪怕抛开“本土化”不谈,这部动画片本身的剧情也有点儿俗套和波澜不惊。

所以与其说它进入奥斯卡决赛是一种品质的认可,还不如说这只是一种意外。

而大概率来说,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大奖将会花落《心灵奇旅》。

一部自上映以来便口碑炸裂的皮克斯年度作品,也是一部用了绝妙且治愈的故事来解答近几年来让社畜们焦虑彷徨的内卷化问题的灵丹妙药---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7)

能进入奥斯卡决赛就象征着成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些时候或许只是为了凑数,而最终迎来的也只会是“陪跑”罢了。

03.《白蛇:缘起》才是中外合拍的正确姿态

了解了上述内容,相信各位也能够更客观审视《飞奔去月球》这部中外合拍动画片了,也并不会被“挺进奥斯卡决赛”几个大字给吓唬到了。

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个新问题来了:难道中外合拍就不能产出好作品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就在两年前,《白蛇:缘起》便大获成功,并被烙印上了国漫崛起的名号!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8)

为什么《白蛇》能够成功?关键还是本土化的完备性。

制作团队不仅不拘泥于已被无数次改编的《白蛇传》神话,将故事舞台摆放到500年前刻画许仙和白蛇初次邂逅的那段姻缘,并准确拿捏住了民间神话中的“爱情”精粹。

哪怕故事是原创的,但也没有人不能从中感受到恰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段虐心的爱恋。与此同时,剧中出现的烟雨江南、神机陷阱、乃至轻纱曼妙和文质彬彬的人物形象均能体现浓厚的中国风貌---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19)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20)

如果说《飞奔去月球》的中国元素只是简单堆砌,那《白蛇》则是深度嵌套在剧本之中,前者可以随时剥离而后者如果离开了特定的场景和设计也就根本不可能将故事继续阐述下去---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21)

再进一步说,为何白蛇能成,但飞奔月球就不行呢?其实答案或许就藏在“合作模式”之上。

前者是由华纳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然后交给追光动画旗下土生土长的制作团队来主导创作,而后者则基本是西方人组成的制作团队,中方也只负责出资和宣发而已---

豆瓣票房排名(豆瓣6.4国内票房惨淡)(22)

但观众不是笨蛋,尤其对国内动漫迷来说哪些动画真有中国味,大家一眼就能够感受到。

希望各大动画制作方能够引以为鉴,若真想打开中国市场那不妨多给本土制作人机会吧,否则也只有被吐槽的份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