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臣子于谦

纵观中国24史,大明王朝是一个全靠同行衬托的王朝。一方面它的藩王分布情况众多,整个国家要养着大量不交税的蛀虫,此外大明的土地兼现象异常普遍,国土上流民无数

但另一方面,大明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又非常让人敬佩,和后来“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的清朝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历史决定了中国百姓喜爱明朝胜过清朝。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

但实际上明朝也曾经经历过一段非常危险的时期,让明朝差点成为和南宋一样只坚守半壁江山的王朝。这段时期就是土木堡之变期间,在这一事件中,大明的天子被北方游牧民族掳走,如果没有于谦力挽狂澜,那大明王朝就会成为第二个南宋。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

这个于谦是何许人也呢?此于谦乃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期间的进士,为官历史涵盖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五代大明皇帝,可以说是超长待机了。

如果不是于谦被再度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赐死,那么于谦说不定还能再熬一两届大明皇帝。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3)

初入官场

于谦在考入进士开始为官后,官场之路平步青云,在考中进士后的第四年就被明宣宗朱瞻基亲自命令为御史,并跟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在叛乱平定后明宣宗让于谦列举汉王朱高煦的罪状,结果于谦火力全开,把汉王骂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在那之后明宣宗又让于谦巡视江西,处理汉王叛乱的后续事件,很多人的生死处在于谦的一念之间。可以说明宣宗自始至终对于于谦都非常信任,给了他足够大的权利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4)

在于谦当御史的那段时间,明朝官场还有所谓的“三杨”。这三杨分别指的是杨溥、杨荣与杨士奇,他们在任期间担任内阁成员,拥有着极大的权利

而内阁是明朝的一种政治组织,由1到7人组成,他们的职责就是担任皇帝的顾问,但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因为皇帝的信任内阁已经成为了明朝官场权利最大的组织。这三杨在任期间将朝堂政治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明朝到达了巅峰期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5)

而当时这三杨对于于谦非常重视,大有将他也拉入到内阁中的意思。不过当时于谦资历尚浅,年龄还不到40岁,这个年龄要当皇帝的顾问还为时尚早

不过当时的于谦虽然没有入内阁,但是三杨依旧在皇帝的授意下给了于谦极大的权力,于谦上报的奏折三杨也会事无巨细地及时处理。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6)

两袖清风

不过在三杨去世后,于谦过得就不怎么舒心了。三杨全部去世时于谦的资历依旧没有熬到能入内阁的程度,此时又恰逢一点也不英明的“明英宗”朱祁镇上位

朱祁镇上位后滥用奸臣,对于太监王振过度信任,很多大事都是由王振全权处理的。因此大明朝堂被弄得乌烟瘴气,很多官吏为了讨好王振对其争相行贿,一时之间大明贪腐风气难以扑灭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7)

但是于谦作为以忠义廉洁闻名的官员,对于朝堂中这种贪腐横行的风气非常不满,于是他多次上书明英宗,结果又惹得明英宗不满,于谦逐渐在朝堂中遭到了冷落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8)

在朝堂官吏都争相贿赂王振时,于谦依旧保持着以往的做派。结果有人就来劝于谦,让于谦去见王振的时候送点财物,实在没有钱送点家乡的土特产也是可以的,以免遭王振记恨。

结果于谦听完只是会心一笑,甩了一下自己的两只袖子,说自己给王振带了两袖子的“清风”,这就是成语两袖清风的由来了。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9)

如果王振一直把持朝政,那么于谦大概会一直受到冷落,虽然官居高位但是皇帝一直不听他的提议,然后于谦看着大明王朝一天天衰弱下去,最终郁郁寡欢而终。

不过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大明出现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决定了大明王朝今后的走向,也改变了于谦之后的人生,这件事就是土木堡之变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0)

土木堡之变

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14年后,北方游牧民族率领大军南下进攻。此时的大明因为多年没有用兵,所以武备非常松弛,而且吃空饷的现象非常严重

最典型的就是山东巡按张聪在巡视辽东的时候,发现山海关一队驻军本该有130人,但是这队人马实际上只有5人,整个部队里面居然有125人的“阴兵”,可见当时的大明武备已经松弛到了什么地步。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1)

但是朱祁镇对于这种情况并不了解,在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的时候他还想要效仿以武立身的太祖朱元璋以及成祖朱棣,率军御驾亲征

这可急坏了满朝文武,当时于谦联合兵部尚书邝埜在朝堂上死谏,希望朱祁镇能收回成命,结果被朱祁镇臭骂了一顿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2)

当时满朝文武认为,让朱祁镇率兵在边境线打两场小仗他就能尽兴,况且当时明军有20万人在边境线上,而进攻的游牧部落只有三万多人。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这20万人随时能保护皇帝从边境线撤退,并为他断后。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3)

结果在朱祁镇行军的过程中,太监王振为了向自己家乡的父老展示自己有多么受宠,怂恿朱祁镇变道行军,从自己老家经过

这一下子打乱了当时明朝边军的战略部署,结果这3万游牧部落早已通过在大明境内的眼线收到消息,趁着自己多是骑兵,机动性较强的优势突袭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营帐,这20万大明边军死了三分之一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朱祁镇则被游牧民族掳走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4)

保卫京师

这一下直接引爆了大明朝堂的舆论,因为这件事和当初宋朝时期的靖康之耻实在是太像了。于是当时有很多大臣为了保命,站出来提议直接迁都到南京,但于谦此时站了出来。

他力斥群臣,称这些人都没有看见南宋的下场,并且说提议南迁的人都应该斩首。于谦的说法得到了当时吏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的支持,于是拼死保卫北京的策略就这样订下来了。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5)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虽然只有三万来人,但是兵强马壮且战力强悍,且还有10万步兵作为后应。而守卫北京的大明官兵虽然接近10万人,但都是从土木堡之变中跑下来的溃兵、疲兵,早已被打没了心气,各营部彼此之间乱糟糟的混在一起,指挥起来颇为吃力

再加上他们武备本就松弛,土木堡之变中大明几十个高级武将全部折损在了辽东,指望这10万乌合之众去抵挡13万从成年就在不断征战的精壮游牧士兵简直就是做梦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6)

更何况当时这游牧部落还将已经作为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拉了出来当挡箭牌,要求北京立刻开门投降。结果于谦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他和群臣去请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继位,然后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7)

朱祁钰一听说有机会当皇帝自然非常乐意,并且全力配合于谦的计划。然后于谦开始让中国沿海一带的兵马紧急动员,在北京前后设立层层防御,一旦游牧军队被拦了下来,北京就算是保住了

而在北京之内,整个北京城的民众都被于谦动员起来了,这些人在北京城内外修建了层层工事,期望阻挡游牧民族的骑兵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8)

经过了十多天的鏖战,北方游牧部队打穿了于谦部署的层层防御,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之后北京城和游牧部队经过了数日的鏖战,让游牧部队越发疲惫,再加上大明后续的兵力也逐渐赶到了北京,游牧部队见状只能撤走,于是京师被保住了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19)

在一场北京保卫战后于谦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当时明代宗朱祁钰继位,作为辅佐自己上位的于谦朱祁镇自然对他非常欣赏。但是到了这时候于谦犯了儒生的老毛病,那就是太过于看重所谓的伦理纲常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0)

夺门之变

在游牧军队败退后,于谦一直声称要将太上皇朱祁镇接回来,这让明代宗朱祁钰非常生气。毕竟朱祁钰做了皇帝已经是骑虎难下,如果朱祁镇真的被接回,那简直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结果于谦又对朱祁钰讲人伦纲常,期望劝说朱祁钰改变心思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1)

在明英宗朱祁镇被掳走一年后,于谦和诸位大臣通过外交手段将被掳走的明英宗接了回来。自此土木堡之变才算告一段落,但是这件事给大明王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北境大量士兵阵亡,让大明从此在山海关以外失去了野战能力为今后丢失辽东埋下了伏笔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2)

另一方面,于谦主张接回“太上皇”明英宗也让朝廷政治出现了两极对立。之后明英宗朱祁镇趁着明代宗朱祁钰病重还没有立太子之际发动了夺门之变由太上皇又变回了皇帝

这时候于谦就岌岌可危了,毕竟当初是于谦让明英宗做了太上皇,又置明英宗的生死于不顾,明英宗朱祁镇不报复于谦才是怪事。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3)

于谦之死

在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果然以谋逆罪将于谦处死,自此这个大明第一忠臣被冤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谋逆罪在古代可是有可能被诛九族的罪名,所以当时于谦被朱祁镇诛了三族,满门被抄斩

在于谦死的时候,北京城的百姓听到消息无不痛哭,皇太后也忧心忡忡,整日米水不进。毕竟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依旧在,整个朝廷都仰赖于谦,如今于谦没了,北京城今后恐怕会多出诸多劫数。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4)

在于谦被抄家的时候,锦衣卫在看到于谦家里的景象都落泪了。原来于谦家里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几代皇帝送的蟒袍官服、礼器都被严严实实地锁在正屋中,说这样一个人谋逆简直就是笑话。

明朝于谦性格特点分析(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25)

结果不到一年,北方游牧部落又大军南下,这时候没有了于谦主持大局,大明北方部队抵抗起来非常吃力。而且在两袖清风的于谦死后,接任了他位置的陈汝言在贪污一事败露,在任上贪污了数万两白银

之后又过了很久,经过无数人的上诉,于谦在明宪宗朱见深上位后终于沉冤昭雪,至此大明第一冤案结束,但距离于谦的死亡已经过去7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