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中央王朝很早就开始实行多部门分职制度。
东汉时,尚书台就下设选举、狱讼、考课等六曹尚书。
魏晋时期,出现了诸如“吏部”等专门的部门名称。
隋唐发展了三省六部制,元朝在中书省下设六部,封建王朝多部门分工的官制更加完善。
而明朝也根据实际情况批判继承了六部官制。明朝坚守“政事皆归文职”的理念,其中负责官吏选拔和管理的吏部地位最高。
- 明朝的吏部的发展历史
洪武元年,朱元璋继承元朝旧制,设吏、户、兵、礼、刑、工六部,其中吏部为六部之首。六部内有尚书、侍郎、员外郎等各级别官职,其中尚书为正三品,级别最高。
但六部虽设,但职能却不甚明确,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细分六部职能。朱元璋规定吏部的主要职能是“掌天下官吏选法、封勋、考课之政”,吏部的总部掌文选之事,吏部的司勋部掌官制之事,吏部的考功部掌考核之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取消中书省,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地位提高。朱元璋将吏部下属部门调整为总部、司封、司勋、司封。
总部负责选拔文官以及“革并衙门之属”,是吏部正常运行的基础。
司封管理“封赠、诰敕、承袭、礼仪、印信”等事,和封爵这类事情打交道。
司勋管理“文职勋级、月俸、升转资格、品级、官制、贴黄”之事,负责给官员发钱、评定品级。
考功负责考察官吏功过,主要管理“朝觐、任满、给由、起复官吏”之事,也就是说考功主要看官员有什么功德又有什么过错,有功则有美言,有过则要严肃处理。
后来朱元璋又数次更改吏部属部名称,如将属部的“部”改为“清吏司”等,但属部职能至此已经定型。朱元璋的继任者对吏部或多或少都有微调,但总体没有跳出朱元璋构建的吏部的大框架。
明朝的吏部是很重要的,何以见得呢?请看朱元璋的一段话:“ 吏部者,衡鉴之司……盖政事之得失,在庶官、任官之贤否?由吏部任得其人,则政理民安;任非其人,则瘝官旷职”。朱元璋认为,贤官可使政事得大于失,而吏部作为选官部门如果能任贤使能,政治就能太平,否则政治就会不平。可见,在朱元璋眼中,吏部是很重要的。
而明朝政治本质是人治,朱元璋令六部,特别是吏部直接听命皇帝,便表示皇帝直接掌控了选人、用人的大权。与此同时,吏部尚书作为吏部的长官,职权和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得以进入权力中枢,成为“六部之长”“文官之首”。
为什么说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长”呢?
那首先是因为吏部是“六部之首”,而吏部尚书在明朝六部初设时官居正三品,而后为正二品,是数一数二的高官,但其上头还有太师、太傅、太保等正一品官员。那吏部尚书究竟有何能耐,能够担得起“文官之首”的称号呢?实际上,这个称号与吏部尚书的职能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 明朝吏部尚书的职能可以归纳如下
1、主持制定吏部铨政
洪武年间,多任吏部尚书参与了铨政制度的建设工作。如滕毅构建了考察、升降官员的框架,李信制定了 “内外封赠荫叙”的有关规定,余熂促成考满、考察之制一并施行,翟善则用《诸司职掌》以法律明确各部司职能。洪武的吏部尚书为后世吏部尚书的工作打好了地基,后来的吏部尚书也基本按照洪武的制度进行铨选。
而万历的吏部尚书孙丕扬则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选才方法——掣签法。孙氏苦恼于用人不公的问题,提出靠抽签选才,这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选官过程中的人情往来,促进了选官公平,但以抽签取官未免有些儿戏,这也招致了批评。
2、参议军国政事
明朝吏部尚书在各种政治事务的参与感很强,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皇帝要问问吏部尚书的意见。皇族内乱,皇帝头痛,吏部尚书也积极参与事情的解决,为皇帝排忧解难。这里以明代宗时吏部尚书争取迎明英宗归国为例。
明代宗时,瓦剌遣使者表示愿意送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归国。
明代宗朱祁钰认为议和是骗局,没有马上回应使者。这时吏部尚书王直急了,马上上奏劝说。王直表示,明英宗被俘虏,明代宗宵衣旰食,以期寻机雪耻,如今瓦剌主动议和并送还明英宗,应该答应,以此“少慰祖宗之心”。
当然,王直最后还揣摩了一下明代宗的心思,肯定明代宗“天位已定”,明英宗无法撼动,而迎回明英宗则可“天伦厚而天眷益隆”。明代宗一听,还是设法糊弄过去。最后王直不屈不挠,与明代宗据理力争,终于使得李实、罗绮迎明英宗归国。
3、主持参与国家祭祀事务
《春秋》曾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封建王朝,祭祀是大事。明朝皇帝祭祀的对象就种类丰富,有天地、孔子、社稷神等,种类名目繁多。吏部尚书便常常参与皇帝祭祀。这里举几个吏部尚书参与祭祀神灵的例子。万历十年夏至,吏部尚书王国光参与祭祀五岳之神,嘉靖三十四年二月 “祭帝社、帝稷”,吏部尚书李默陪祀;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吏部尚书郭朴祭告朝天等六宫庙。
当然,明代以儒学为本,所以吏部尚书也经常奉命“释奠先师孔子”。如天顺朝的吏部尚书王翱,成化朝的吏部尚书李秉,嘉靖朝的吏部尚书方献夫等都先后参与祭拜孔子的活动。
4、为皇帝讲经解史
《明实录》记载了不少吏部尚书为皇帝讲经解史的案例,如正统年间,吏部尚书王直就“经筵侍讲”。吏部尚书任经筵侍班之制自明英宗时起,到明朝中后期渐为定制。
弘治年间的大理寺办事进士董杰曾经如此论述经筵制度的重要性:“夫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
可见,吏部尚书为皇帝讲学,是皇帝增进圣学圣德的重要手段,且吏部尚书在讲学过程中又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皇帝的思想和决策造成影响。作为帝师,吏部尚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5、在殿试中担任读卷官
吏部尚书是吏部之长,是负责人才选拔事务最高长官,所以其自然而然要处理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的相关工作。如正统年间的吏部尚书郭琎、景泰年间的吏部尚书王直等就曾为殿试的读卷官。
6、册封宣旨
吏部尚书还会作为正使或副使参与太子、亲王、嫔妃等的册封宣旨工作。如宣德年间的吏部尚书蹇义曾作为正副使,持节册立明宣宗为皇太子,持节册安庆卫指挥纪詹女为梁王妃等。太子是储君,亲王流着皇室的血,嫔妃也是重要的皇室成员。吏部尚书能够作为正使或副使,尤其是正使,参与册封皇室成员的工作,可见吏部尚书地位之高。
由上,不难理解明朝的吏部尚书虽然只是正二品官员,但实际上是“文官之首”了。吏部尚书身负选才、参政、主祭、讲学、读卷、宣旨等多种职能,是明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政治大事的风向标,主持祭祀的重臣,皇帝的老师,“高考”的监考官,写国家级文件的高级公务员。其地位可以只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高”。
并且,实际上正一品的太傅、太保等,都是荣誉头衔,没有实权,有时候吏部尚书也能捞到这些荣誉头衔。这样看来,说吏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文官之首”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作者:夏祯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明代吏部尚书研究》 闫福新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