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时间内,蜜蜂会固定地采集一种植物的花蜜,但也仅此而已,很快,它们就会移情别恋,爱上其它的花朵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花丛中的花花公子,在它们之中也有痴情者,比如榕小蜂,全世界的榕树约有750种,但每一种榕树都只有一种榕小蜂为它们授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玫瑰玫瑰你最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玫瑰玫瑰你最美(玫瑰最芬芳的诱惑)

玫瑰玫瑰你最美

在一定的时间内,蜜蜂会固定地采集一种植物的花蜜,但也仅此而已,很快,它们就会移情别恋,爱上其它的花朵。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花丛中的花花公子,在它们之中也有痴情者,比如榕小蜂,全世界的榕树约有750种,但每一种榕树都只有一种榕小蜂为它们授粉。

除了榕小蜂,也有一些昆虫只专一地给某一种花授粉,最痴心的无疑是鳞翅目的丝兰蛾。丝兰的花只容许丝兰蛾作为传粉者,并为丝兰蛾的蛾卵及幼虫的提供庇护所,而丝兰蛾也只会探访丝兰。如此奇异的依存关系,仿佛上帝造物时,将某种神秘的信息植入它们的记忆。

这种现象,植物学家称其为专一性的共生关系。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于这些专一的花朵和传粉者而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相濡以沫,彼此适应着对方,也习惯着彼此的气息。

相比起这些痴心者,我们要贪心得多,我们喜欢所有散发着迷人香气的花朵,至于它们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反而并不是那么重要。尽管如此,在百花之中,每个人却有着自己的偏好,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皇后便只钟情于玫瑰。

拿破仑远征后,寂寞无聊的约瑟芬收购了位于巴黎南部的梅尔梅森城堡,出于对园艺和植物的兴趣,她聘请了曾赴南美洲探险的植物学家彭普兰德做她的私人植物顾问,并花费巨资和用各种方法收集世界各地美丽而又稀有的植物,种植在她的城堡花园里。不过,这位加勒比海马提尼岛种植园主的女儿最钟情的还是玫瑰。为此,她一直与欧洲最重要的玫瑰栽培者和育种家保持联系,并在城堡中开辟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玫瑰园。为了收集到各种玫瑰,在英国与法国交战期间,为了能定期将新的英国玫瑰品种运到法国来,约瑟芬甚至为一位伦敦的园艺家办了特别护照,以使他可以同玫瑰一起穿过战争防线。也许是出于对皇后爱好的尊敬,也许是娇艳的玫瑰有着无可抗拒的魔力,英法舰队甚至停止海战,让运送玫瑰的船只通行,到1814年约瑟芬去世时,这座玫瑰园里已拥有大约250种、3万多株珍贵的玫瑰。

也正是在约瑟芬的聘请下,法国花卉图谱画家雷杜德才得以完成被誉为“玫瑰圣经”的图册《玫瑰图谱》。在这个举世无双的玫瑰伊甸园,雷杜德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也是最漫长的创作。

他用了整整20年,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玫瑰图谱》,这份集“最优雅的学术”和“最美丽的研究”为一体的图谱,被后人誉为“玫瑰圣经”。图谱中描绘的169种玫瑰大多来自梅尔梅森城堡玫瑰园,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其他植物学家和园艺家的种植。如今,其中的许多品种早已消失,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一张图谱。

              芬芳的诱惑

 最早的玫瑰大约在40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这是一种叫做犬齿玫瑰或犬蔷薇的野生玫瑰。比起今天我们看到的玫瑰,它们矮小,花朵也是单瓣,唯一相同的是,它们同样有着淡淡的清香。

在随后的漫长时光中,它们自由生长在欧洲、非洲西北部以及亚洲西部,直到3900年前,犬蔷薇才被人类驯化。希腊,这个神话的国度成为最早种植玫瑰的地区之一。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发现了最古老的关于玫瑰的证据,这就是著名“蓝鸟壁画”。这幅壁画大约绘于公元前1700年,阿瑟·伊文思曾这样描述这幅壁画:“……左方,在古代艺术品中第一次显示出了蔷薇(英文中的rose包括月季、玫瑰、蔷薇等,指蔷薇科蔷薇属的许多不同的植物,通常人们将它译为“玫瑰”,在植物学的意义上译为“蔷薇”更为准确)。灌丛,部分是深红的背景,部分是白色的背景,另外同种植物盘绕的小枝从石壁上方垂下。这些蔷薇花是金黄色的,上面有深红色斑点。艺术家把花画成了6瓣而不是5瓣,减少了叶片的数目,只画了3片,好像草莓。”

玫瑰,不仅出现在希腊人的壁画中,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还纷纷为它送上颂歌。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诗人阿纳克里翁称玫瑰是“百花的荣誉和魅力, 春天的欢乐和忧愁,诸神的极乐快感”。他的一个学生后来又说:“玫瑰是凡人的幸福,诗人的欲念,缪斯的宠花”。堪与荷马比肩的古希腊著名女诗人萨福则干脆称玫瑰为“花中女王”。

玫瑰的最狂热追随者却是古罗马人罗马的贵族们用餐时,客人要戴上玫瑰花环,用玫瑰泡过的水洗澡,然后享用玫瑰布丁和玫瑰葡萄酒。罗马皇帝尼罗有一次举办宫廷宴会时,甚至下令在每张餐桌下安装一根银管,以便在上菜的间隙,玫瑰水可以通过银管,洒向每张桌子。而天花板上同样堆放着无数的玫瑰,只有尼罗一声令下,玫瑰花瓣就会从空中降落在众人的头顶。这些降落的玫瑰花瓣是如此之多,以至一位客人在花瓣中窒息而死。

在罗马所有的街道上,玫瑰的花香同样浓郁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因为街头巷尾到处是玫瑰花的摊贩,甚至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玫瑰花环编制者。

玫瑰的需求量是如此之大,罗马人不得不从埃及、西西里岛等地整船运来玫瑰,即使如此,进口玫瑰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罗马人不得不发展自己的玫瑰种植业,萨莱诺附近的帕埃斯图姆、那不勒斯附近的莱波利亚和普拉奈斯特成为当时的玫瑰三大种植中心,罗马人还通过将大马士革玫瑰与犬齿玫瑰杂交,培育出著名的“白玫瑰”。

             相思船

对于玫瑰的狂热,很大程度上缘于人类对于香气的追逐。早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的亚述人已经掌握了用草药制造香脂的原始技术,热爱芳香的希腊人狂热地从国外进口数量巨大的香精油,再以香料粉末与之混和,古罗马人在征服西方世界的同时,也将他们对香水的狂热传递到帝国的边界。他们认为,在洗澡的过程中用香水浸泡身体,或者浴后用它来按摩肌肤,既能使肌肤光洁芳香,又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对于香水的迷恋在十七世纪的法国王室达到极致。凡尔赛宫的植物园里种满了散发着香味的植物;盛放着干花瓣的碗碟在宫廷随处可见,精致的花香久久萦绕不去。王室贵客会在山羊奶与玫瑰花瓣中洗浴,到访的宾客身上会被浇上香水,而国王的寝宫里每天必须使用不同的香水。

香气,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情色的诱惑。神话传说中,爱神维纳斯是乘坐着散发着乳香的云朵来到人间的。她在在天上随手撒播香气,成就诱惑美事,她还给摆渡夫一种香水,使大量循规蹈矩的夫人们狂热地爱上他。在古耶路撒冷,年轻妇女会在脚趾上涂上没药树脂和香液,在市场上发现喜欢的男子时,就走上去用脚踢他,让他沉浸在香气之中,激起强烈的欲望。

古希腊人则因为豹子的呼吸甜蜜而十分迷恋这种动物。对此,亚里斯多德说道:豹子潜伏起来,用它的天然体香,像交际花一样,诱惑猎物,让它们慢慢靠近,然后一跃而起,将它杀死。人们认为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豹子如此危险,而散发着香味的女人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香味面前,人们却常常忘记了危险。在历史中,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成功地动用到了这一点:当古罗马著名将领马克·安东尼第一次踏进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寝宫时,迎接他的是馥郁的香味,还有散落在洒上香水的地板上的红色玫瑰花瓣。凯撒死后,艳后迎接安东尼时乘坐的雪松木船上挂有芳香的船帆,她的御座前摆着一圈香炉,悬挂着数尺厚的玫瑰花挂毯,双手抹了含有玫瑰、藏红花和紫罗兰油的香膏,双脚涂抹着杏仁油、蜂蜜、肉桂和散沫花配制的护肤油。

从历史真实的记录看,克里奥巴特拉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美艳,听说还是丑女一个,她成功的秘诀,正是香气的力量。

还有什么比空袭一般的香气更加令人浮想联翩,“她坐的那座画舫,就像在水上燃烧发光的宝座,船楼是黄金打造的,帆是紫色的,发出异香,连风都为它害起相思来了。”在《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莎士比亚发出这样的赞叹之声便也毫不奇怪了。

            液体黄金

在公元十世纪之前,香水主要是油与碎香草或花瓣的混合物,或者将花瓣放在动物的脂肪上,并不断更换新的花瓣,直到花瓣的香气浸入脂肪成为“香脂”。直到阿拉伯化学家阿维森那以玫瑰为试验,发明了从花朵中萃取精油的蒸馏法,现代意义上的香水才真正出现。如今,大多数精油依然采用蒸馏法。

但不是所有的玫瑰都可能用来生产精油,适合提取精油的玫瑰只有大马士革玫瑰、苦水玫瑰、保加利亚白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和重瓣玫瑰等极少的几个品种。虽然其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 金合欢醇及其酯类、芳樟醇、玫瑰醚、丁香酚等,由于含量的不同以及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这几种玫瑰油的香气会也有微妙的差异,其中,大马士革玫瑰精油被认为是玫瑰精油的极品,有“液体黄金”的美称。

原产于叙利亚,在十字军东征时传入中欧的大马士革玫瑰也称为突厥玫瑰,因为花香纯粹、细致,花期相对集中,出油率高,大马士革玫瑰是萃取玫瑰精油和加工玫瑰露的最佳品种。“玫瑰王国”保加利亚种植的大多正是大马士革玫瑰。

1270年,保加利亚从叙利亚引进大马士革玫瑰,并从16世纪开始用玫瑰提取玫瑰水,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玫瑰精油仍然来自于保加利亚。玫瑰不仅是保加利亚的国花,保加利亚人也将它视为幸福之神,侵略者也因此被他们比喻为 “偷玫瑰的人”。

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先后引进香水玫瑰进行试种。2010年,我曾在四师69团见到过几百亩的大马士革玫瑰,遗憾的是,这些刚刚栽下的玫瑰还没有来得及开花,无法领略到它们可以铺天盖地的香气。

                月季西传

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是,在17世纪以前,曾经令万人倾倒的玫瑰远远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风情万种。相反,这些由小亚细亚以西原产地改良品种培育而成的玫瑰大部分一年开一次花,而且花色单调。甚至在《玫瑰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到的玫瑰与今天的玫瑰差别极大。这一切,要完全归功于中国月季的西传。

蔷薇属植物共有200多种,我国分布有80多种,其中10种原产我国。我国栽培蔷薇属花卉极早,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根据文献证明,在汉武帝时代,上林苑中就栽培有蔷薇。根据《贾氏说林》记载:汉武帝与丽娟在园中赏花,时蔷薇始开,态若含笑。汉武帝叹曰:“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娟戏问:“笑可买乎?”武帝说:“可。”丽娟便取黄金百斤,作为买笑钱,以尽武帝一日之欢。“买笑花”从此便成了蔷薇的别称。

与欧洲因为原产的蔷薇属花卉不多,不加区分通称“rose”不同,宋代周师厚所撰的《洛阳花木记》中共描写刺花37种,其中涉及到的蔷薇种类就有:倒提黄蔷薇、千叶白蔷薇、蔷薇(单叶)、二色蔷薇、卢川宝相、黄宝相、单叶宝相、黄蔷薇等11中之多。另有其他蔷薇属植物:千叶月季(粉红)、黄月季、深红月季、玫瑰、穿心玫瑰、黄玫瑰、木香花等7种。明朝王象晋则在《群芳谱》中将蔷薇属植物细分为蔷薇、玫瑰、刺蘼、月季、木香5类。

 尽管明代的《学圃杂疏》已记述玫瑰“色媚而香甚”,“可食、可佩”。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对玫瑰的描述极为详细,指出:“玫瑰花,类蔷薇,紫艳馥郁,宋时,宫院多采之,杂脑柱以为香囊,芬茵袅袅不绝,故又名徘徊花。”说明宋朝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玫瑰做香料,其地位却远远不如月季与蔷薇。

月季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对月季的记载,此后,经过不断的人工选育,月季的品种不断丰富,花由单瓣变为重瓣,花色由单一变为丰富,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

月季花传入到欧洲的确切年份不详,根据记载,大约在17世纪末,香水月季、野蔷薇、光叶蔷薇、玫瑰等原种相继传入欧洲,进行杂交选育出杂种长春月季。18世纪末,西方人又将中国的玫瑰引入西方,并与杂种长春月季、法国蔷薇、野生蔷薇以及小花月季杂交,此后经过相互反复的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今天玫瑰品种的庞大体系。目前,植物学家已经确认全球有2万余个玫瑰品种,而且每年还在诞生数百个新品种。

这些融合蔷薇、玫瑰、月季花优良特征的新品种,国外统称玫瑰,我国植物界和部分专业人士却认为称其为现代月季更为准确,因为它继承了月季花四季开花的特征,也具有玫瑰的香气和比月季花的花大、花色丰富、艳丽等优点。

有趣的是,早在1986年,美国正式将“rose”定为国花时,就有人询问美国官方机构,美国国花究竟是月季、蔷薇,还是玫瑰?得到的答案颇有风趣,他们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诗句:“名字指什么而言,玫瑰换一个名字,还是同样的美和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