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姨跟华子说,她前阵子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钙化,但她同时还有骨质疏松,她有些担心地问华子,她一直在补钙,她的血管钙化是不是补钙造成的?她以后还能补钙吗,如果不能补,那她的骨质疏松要怎么办?

华子说,补钙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补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也有观点认为仅在大剂量补钙时才会导致血管钙化。

40岁之后补钙防止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还有血管钙化)(1)

一、为什么血管会钙化

人体的器官会出现钙化,比如说肺结核的钙化灶、男性前列腺中的钙化点,这些钙化的形成,是在炎症部位,坏死细胞中的钙、死亡病原体中的钙、或是腺液中溶解的钙,沉积之后所形成的钙化点。

也就是说,人体中的钙化,实际上是一种炎症痊愈的痕迹,类似于皮肤受伤后愈合的“疤痕”。血管中的钙化,形成方式主要也是如此。主要原因是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硬化斑块产生炎症反应,最终导致部分细胞的死亡,其中的钙质沉积后形成钙化。

40岁之后补钙防止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还有血管钙化)(2)

二、福祸相倚的血管钙化

虽然血管钙化主要是在血管粥样硬化的基础形成,但医学界对血管钙化的看法,并不是更严重的血管硬化,相反,有理论认为血管钙化有可能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血管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因为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危险性,就是不稳定性,容易破溃,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而血管斑块发生钙化后,表明其中的炎症反应可能消退,而且钙化本身是较稳定的结构,不容易发生破溃,安全性反而会高一些

40岁之后补钙防止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还有血管钙化)(3)

三、补钙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

以前的观点认为,补钙可能导致血管钙化的发生,对心血管有一定的风险性。但现在的学术共识,认为大剂量补钙才可能导致血管钙化。按照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和美国预防心脏病协会的建议,只要每日摄入钙的总量不超过2000mg~2500mg,就认为对心血管系统是安全的

成年人每天需要800mg钙,老年人吸收差,每天需要1000mg的钙。而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成年人饮食中的钙摄入量,平均每天只有388.8mg,还达不到所需要的一半钙量。通常的钙补充剂,每天剂量约为500mg~800mg的钙,再加上饮食提供的钙,也就是刚刚够用,没有超量。

40岁之后补钙防止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还有血管钙化)(4)

四、骨质疏松者可以正常补钙

对于骨质疏松者,可以正常补钙。首选进行食补,比如说奶制品、豆制品、贝类、鱼、虾等海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钙。如果食补不足,也可以适当服用钙补充剂,但要注意不要超量服用。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D、维生素K的补充,促进钙的吸收和在骨骼上的沉积。

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优质蛋白和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肌肉力量,可以增加人体运动系统动力和支撑,也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但有些人是因为体内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的钙质过度流失,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症状了。

40岁之后补钙防止骨质疏松(有骨质疏松还有血管钙化)(5)

总结一下,根据目前的观点来看,只要不大剂量补钙,就不会促进血管钙化。所以骨质疏松的人发现了血管钙化,不必担心,正常补钙就可以,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的风险。补钙的同时要注意维生素D、维生素K的补充,还要增加运动量和补充蛋白质。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