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段话:

“读书能让我跨越时空,与往圣先贤对话;读书能让我跋涉欧亚,面对各种困苦艰难……”

这是耄耋之年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次桂冠季羡林的散文精选集,《要把读书当回事》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段名言。

本书主要收录了季羡林一生的读书心得和求学读书的早年经历,展现了一代国学大师成就文化事业的精神积累过程,以及在浩淼书海中寻求真知的思想路径。

这本书之所以能备受推崇多年,不仅因为它有朴素、真挚的故事,更因此书的作者在八九十岁高龄时用自己的真性情为徘徊于书山之中的青年读者指明方向。

有段话很有道理:

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担的这一里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用生命所创造的价值,却可以与世长存。

无论书中的故人,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季老,都在命运最低处咬牙死磕,执着读书,对抗不确定性,最终书写出一部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向世人印证着一个朴实的真理:

生而为人,即便并非天生爱学习,但依然可以在竭尽所能后,通过读书,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实现生命的价值。

01读书具有多重意义

都说:读书是目前社会实现阶层跃迁少之又少的途径之一。

可现实生活中依然有部分人质疑读书的价值,甚至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

真的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命运给季老的起点,就是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贫困家庭。

年幼家中贫困,六岁随叔父去济南上学,这才开始了漫漫求学路,在其叔父的严格要求下,勤奋读书,后来上高中受王状元的鼓励,更加努力学习,考上清华留学德国,国外学习近十年,钻研各种语言,为传播中国文化一人在外,经历困苦洗礼后,终浴火重生,跃迁为“国宝”。

读书的最好目的是什么(读完要把读书当回事)(1)

正是读书给予了季老的别样人生,他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呼吁青年人要多读书。

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使命担当,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人类要生存下去,文化就必须传承下去,因而书也就必须读下去,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及时得到信息,只有这样,人才能潇洒地生活下去,否则将适得其反。

此外,读书还能经历千种人生,不读书只能活一次。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书中的保尔正是在锅炉房做苦力活时抓住所有闲暇时刻,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努力学习,让他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之后认识红军战士朱赫,并成为了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为国家事业奔命。

用书籍丈量脚下的步伐。

这世上的好运,都是你用读过的书换来的筹码,付出的努力获得的回报。

最终,想要拥有在惊涛骇浪中无畏前行的资本,得历经多种人生,大抵也少不了你读过的书,掌握的本领。

02读书需讲究方法

读书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可读。

季老强调具备这三点的人需要读书,

在将来人类共同进入大同之域时,人人都一定要而且肯读书的,以此为乐,而不以此为苦。

爱读书之人,都是发自内心想读,并以读书为乐趣,能耐得住寂寞,静心,吃得了苦。

如何读?

季羡林先生给出了非常简单粗暴易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实践,大量输入输出,才能达到庖丁解牛时“目无全牛”的境界。

实践出真知。

每天坚持阅读输入,坚持写作输出,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千万步都会是通途。

03读书需广泛

读什么样的书呢?关于这个话题,季老送给青年人一句话:开卷有益。

他认为,读书不仅要读自己专业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

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季老不光是这样说的,还是这样做的。

他在书中列举了对他影响最大的书籍及他最喜欢的书籍,用他的话说是

我读的书可谓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涉猎过一点,但极肤浅。小学和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岳全传》《说唐全传》等,读得如醉似痴。《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是以后才读的。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来看,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

别林斯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所以,季老一生都在读书,活到老读到老,写到老,笔耕不辍。

我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季老的这席话就是对读书最好的诠释。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底蕴就是他读的书,尤其是他喜欢的书籍,就是他的三观和个性,也是他的生命价值。

04

余秋雨曾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季老用肺腑之言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心得娓娓道来,希望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多读书,为国家的文化传承担当尽责。

朱熹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味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其实读书就是在积累智慧,用前人的得失成败来指导丰富自己实践,让自己少走弯路,赢得更多智慧。

种一棵树最好的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所以,要抓住现有的机会,把读书当回事,努力学习,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和日日渐进的学习习惯,2023年你也一定会成为你心中的那“大师”,实现人生价值。

与你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