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1)

宁化客家人办酒席,传统习俗不太讲究花名菜谱,喜欢大鱼大肉,以吃饱为上。在农村要大块红烧肉配饭。

一般习惯“八大碗”即:鸡、面、燕、肉,后续四道时鲜菜,最后甜汤散席。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2)

  鸡,宁化人谓之“头山”。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

  白切鸡在选料上很有讲究,一般选择农村自然放养的土鸡,而且是那种养了半年以上的大阉鸡,这种鸡吃起来很有嚼劲,是市场上那种饲料鸡没法比的。

  做法:将鸡洗净,煮熟。斩成小块,盛入碟中,摆成鸡形。切碎的葱、姜等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烧至微沸,取出,均匀淋在鸡块上。

伊府炒面

做法比较简单,属家常菜系列。主料是油面,配料主要有肉丝、香菇、葱等,不一而足。味道超级好哦。。。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3)

客家炒燕

  “燕”原指“燕窝”,因此物名贵,在宁化这偏僻的山区难以得到,勤劳节俭、聪明智慧的宁化客家先民就采用了变通之法,就地取材,创造出以油爆干熟猪皮取代燕窝,与取之于山野田畴的冬笋、香菇、萝卜、白菜等合炒而成一道老少皆宜、经济实惠、味道鲜美的宁化地方美食。

  "燕"的主料是猪皮,要制作"燕"时,先将干熟的猪皮用油(最好是山茶油)炸成金灿灿的,略带许多针尖似小孔的"燕皮",用盆装好备用(炸好的燕皮宁化农贸市场有卖)。然后选好冬笋(也可选明笋干)和香菇。将冬笋剥好,煮熟。香菇洗净,用水浸泡。把新鲜萝卜、白菜(或菜茎)、芹菜等洗净,还要备好新鲜的精猪肉。

  宁化“炒燕”,不仅味道鲜甜,而且营养丰富。那猪皮所含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可以护肤美容、驻颜益寿呢。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4)

炖底肉——也叫“爆底猪肉”

  主料:五花肉、萝卜块、明笋干、鱿鱼干等。

  做法:将五花肉皮刮干净,上汤锅煮透捞出,取出,以深色酱油1/3汤匙涂匀肉皮。烧热炒锅,下油,烧至七成熟,将肉放入油中,加盖炸至无响声,待将肉皮炸出皱纹后捞出,晾凉后改切成长5厘米、宽4厘米、厚5厘米的块状。洗干净锅注入花生油,下葱、姜、蒜、八角炒出味后,加入明笋干、萝卜块等,再放入五花肉炒片刻,然后下汤,加白酒、盐、生抽、白糖,待汤开后,挪到小火上去,一直焖烂为止。

  这道菜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5)

五柳居

  主料:鲤鱼,配料有香菇、青红辣椒、姜丝等。

  做法:将活鲤鱼宰杀去鳞、鳃,取出内脏,洗净,放在沸水锅中氽熟,捞出沥干,放在盘中,把胡椒粉撒在鱼面上;蒜瓣切成米粒状;辣椒切成丝;葱白、冬笋、胡萝卜(去皮)、姜、香菇均切成细丝为“五柳”,除葱丝外一并放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酱油、骨汤、白糖、醋、味精、淀粉调匀成卤汁;炒锅放在旺火上,下油烧至十成热时,放入蒜、辣椒稍爆,迅速倒入卤汁,用铁勺不停的搅动至卤汁均匀后,浇在鱼身上,淋上香油,再将香菇等“五柳”摆在鱼身上。

  哈,其实就是红烧鱼啊,咋取了个这么文绉绉的名字呢?然道真跟我们陶渊明老先生有什么渊源?有待大家帮忙考证下。。。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6)

汆猪肉

  “汆”cuān,一种烹调方法,即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汆猪肉”主要原料有:瘦肉、地瓜粉、粉条等。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7)

糯米饭

此糯米饭是咸的,做法不算太难。有个秘诀就是,糯米最好选用那种非杂交的高杆糯,这种糯米粒大圆润,蒸熟后晶莹剔透、软糯而有嚼劲。

主角登场

↓↓↓↓

客家八大碗是什么菜系 客家八大碗(8)

米仁甜汤

米仁学名为“薏米”,米仁甜汤没有单纯用薏米,往往要配上桂圆干、红枣等这些有补益作用的干果,使色泽更丰富, 口感更多样。

做此道汤关键是煮薏米时要下点功夫,用慢火煮至薏米透心,但又不能煮得太烂,要求汤水要清彻。现代烹饪工具出现高压锅,有些人煮薏米糖水时,为求省时方便,往往用高压锅压薏米,这样时间确实是快很多,但薏米也往往被压得太烂,汤水混浊。最好的办法是在砂锅中文火慢慢熬制。。。

“八大碗”经济实惠,食材采用当地自产的禽畜蔬菜,绿色环保无污染,时至今日,仍备受宁化客家人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