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体,还有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那就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液体密度和毛细现象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液体密度和毛细现象的关系(物质形态之液体)

液体密度和毛细现象的关系

关于液体,还有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那就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所谓的浸润指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或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此时对该固体而言,该液体叫做浸润液体。如水和玻璃接触的时候,玻璃上会被弄湿,那么,对于玻璃来说,水就是浸润液体

而不浸润指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且不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此时对该固体而言,该液体叫做不浸润液体。如水银和玻璃接触的时候,水银只会在玻璃上滚来滚去,而不会附着在玻璃上,那么,对于玻璃来说,水银就是不浸润液体。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如果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会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

相反,如果液体分子受到固体分子之间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分子间距减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推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

所以如果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浸润液体,那么,液体表面应该是一个凹型,反之,如果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不浸润液体,那么,液体表面应该是一个凸型。

由于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液面;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液面。这种现象就是毛细现象。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

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你明白了吗?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