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曾经的军统三剑客之一的沈醉收到了一封特殊来信。

这封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是一封鸣冤信,作者乃前国民党特务张静甫的遗孀曾庆云。

在信中,曾庆云表示,自己的丈夫并没有参与杀害杨虎城将军的罪恶行动中,他完全是冤案导致的牺牲品。

如今正值平反冤假错案的高峰,曾庆云不愿意再看到自己的丈夫背负着民族罪人的污名。

她希望当年自己丈夫当年的老上司,同时也是检举他的沈醉能够出面,再一次调查这件已经板上钉钉的铁案,还丈夫一个公道。

沈醉读完信后,内心百感交集,思绪飞回到三十多年前。

如果张静甫没有参与到杀害杨虎城将军一家的罪恶行动中,为什么他的名字会出现在毛人凤的表彰名单上,并且于1949年10月26日代表特务们在重庆军统总部领取了赏金。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1)

沈醉

也正因如此,张静甫在解放后被枪决,而他当时也没有对判决提出任何异议,如今距离他被处决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年,他的遗孀又以书信的形式鸣冤,难道这起案件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想到这里,沈醉长叹一声,他似乎看到书信背后,一个馒头白饭,泪眼婆娑的女子,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他给时任云南省公安厅复查历史遗留问题办公室主任的孙川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出面,找一找和张静甫有关的案件卷宗,妥善处理好这桩事件。

孙川在收到沈醉的信后,立刻着手展开调查,一场真相之旅就此拉开了帷幕。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2)

沈醉

一 查探之旅

调查开始后,孙川首先找到了鸣冤事件的发起人——曾庆云女士。

她告诉孙川,1949年9月6日,也就是杨虎城将军全家在重庆遇害的那一天,她和丈夫张静甫正在贵阳,根本没有在重庆,存在不在场证明。

同时,曾庆云还表示,1950年3月24日,丈夫张静甫曾前往昆明市军管会办理了投诚登记手续,并不是判决书中的反动派顽固分子。

对于孙川而言,曾庆云的证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带着这两条重要的讯息,孙川来到了存放相关资料的档案馆,在那里,她找到了张静甫的简历。

张静甫,乃山西太原人事,早年前曾就读与中国民族革命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为了养家糊口,报考了位于西安的政治学习班。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3)

杨虎城

并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加入军统,成为一名国民党党员,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再加上一手精湛的艺术,张静甫于39年加入到西安军统的特别行动队,担任上尉医官,负责看守因西安事变而被关押的杨虎城将军。

抗战胜利后,张静甫凭功劳被提拔为看守杨虎城特务队的中校副队长,在军统内部积累了一定名望,结识了一批军统中的风云人物,诸如沈醉、陈恭澍等人。

但就在他成为中校后的第二年12月,他被军统逮捕,并在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监狱渡过了将近两年的时光。

直到1949年8月,他才被军统释放,并奇迹般地官复原职,此后一直活跃在地下工作的第一线,并最终在解放后被认定为杀害杨虎城将军的主犯,于1951年4月15日被枪决。

翻看完张静甫的档案后,孙川心中充满了疑问。

既然张静甫是看管杨虎城的重要人员之一,那为什么他会在47年时入狱,而且还是被关押在臭名昭著的白公馆中。

要知道,白公馆是反动派关押政治犯的魔窟,进去的人基本上是九死一生,而张静甫竟然能安然无恙地离开该地,甚至官复原职,结合杨虎城将军被杀害的时间,张静甫和将军的死绝对脱不开干系。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4)

重庆白公馆

为了能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时间节点,孙川又找来了杨虎城将军被杀一案的卷宗,试图在其中寻找一些没有被发现的蛛丝马迹。

1949年8月25日,蒋中正乘坐专机飞赴重庆。

当下,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将自己在大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西南地区上,妄图以易守难攻的天府之国为据点,继续维系自己的反动统治。

为了能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蒋介石决定对政治犯展开一场大清洗,已经被关押十几年之久的爱国将军杨虎城,自然出现在蒋介石的屠杀名单上。

当时,杨虎城还被关押在位于贵阳的麒麟洞,时任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处长的徐远举等大特务轮番上阵,以西北地区问题为引,试图将杨虎城诱骗到到重庆,但均未奏效。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5)

蒋介石

后来,国民党当局让张静甫出面劝说杨虎城,成功将将军全家带到重庆,并于抵达重庆的当晚遇害。

同年10月26日,张静甫出现在了重庆的保密局总部中,从毛人凤那里拿到了14份赏金,这笔钱正是国府表彰张静甫等人在谋害杨虎城行动上的出色表现。

根据案件卷宗提供的资料来开,张静甫基本上就是谋害杨虎城将军的主犯,查到这里,孙川似乎可以对曾庆云说一声“维持原判”了。

何况,曾庆云根本拿不出任何可以证明张静甫不再杀害杨虎城将军现场的证据出来,完完全全是一家之言。

不过,虽然孙川没有查清张静甫是否参与杀害杨虎城的问题,但确实查到他曾于1950年3月24日子在昆明履行投诚手续的原始记录。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6)

毛人凤

对于孙川而言,这条记录是敲开历史秘门的关键,她想,既然当年沈醉确定张静甫是杀害杨虎城将军的主犯,那他一定是事件的亲历者,我为什么不去找先生问问清楚呢。

于是,孙川搭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找到了这位前军统的“天王”之一。

见到沈醉和,孙川迫不及待地向先生发出了疑问,沈醉表示,自己并非当年事件的亲历者,彼时他正担任保密局云南站的站长,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情报搜集工作上。

而关于杨虎城将军的死,他是通过毛人凤的电令得知的,由于目标已经死亡,负责看守将军的特务队自然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14名参与血案的特务被全部掉到了云南站,在沈醉手下任职。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7)

虽然沈醉并没有亲眼看见张静甫杀害杨虎城的过程,但上述事实足以推定张静甫的罪行。

然而,在结合了档案材料和当事人的提供的细节后,孙川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张静甫虽然出现在杀害杨虎城的是十四人名单中,但他的角色一直是模糊的,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很有可能这是这场惨案中的附属品,而非是主犯。

想到这里,孙川心中的希望又一次燃烧起来,在完成对沈醉的拜访后,孙川马不停蹄地赶往四川等地,寻找更多的资料和证人。

三十多年过去后,很多当年事件的亲历者都已成了耄耋老者,还有一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孙川明白事件紧迫,如果不能及时弄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势必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为了调查张静甫一案,孙川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跑遍了十个省份,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档案,走访了一百多位和时间有关的亲历者,在经费不够的时候,她就自掏腰包,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了张静甫一案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走访和调查后,孙川终于摸清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

二 、真相大白

让我们将思绪拨回到1949年,8月25日,抵达重庆后的蒋介石,向自己的亲信毛人凤下达了秘密处决杨虎城的命令。

毛人凤在收到命令后,立刻与同僚徐远举等人展开了商议,他们一致认为在贵阳动手容易走漏风声,稍有不慎可能会酿成国际舆论危机。

因此,他们决定将杨虎城秘密转移到重庆杀害。但另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此时贵阳的特务机构早已被共产党人给渗透成了筛子,如果秘密转运杨虎城,很有可能会导致共产党人的救援行动。

于是,毛人凤决定以总裁要在重庆与杨虎城就西北问题相商为借口进行诱骗,让杨虎城自己选择前往重庆。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8)

徐远举

但是,杨虎城是何许人也,是在西安事变讲出要杀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智勇兼备的一代名将,他早已看穿了毛人凤等人小九九,表示自己绝不会前往重庆。

眼见秘密转运杨虎城一事遇到了阻碍,毛人凤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决定了另辟蹊径,决定打一张熟人牌。

于是,他询问看管杨虎城的特务们,在他们之中,有谁和杨虎城的关系比较好。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说话,毕竟杨虎城是委员长认定的“钦犯”,别说关系好了,平时就连话都不敢多讲两句。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9)

毛人凤

就在一群人一筹莫展之际,时任看守队队长的张鹄站了出来,对毛人凤说道:“报告局长,我知道有一个人,和杨虎城关系不错。”

“哦?你说的那人是谁?”毛人凤问道。“他叫张静甫,和杨虎城是山西同乡,平日里杨家人有什么病症,都交由他来治疗,这个人不仅在情感上和杨虎城亲近,甚至还与杨虎城有政治上的共鸣,所以在1947年的年底就已经被我方所收监,关在白公馆监狱内。”

毛人凤低头沉思了片刻,补充道:“把张静甫给我放出来,并告诉他,只要他能将杨虎城哄骗到重庆,不仅既往不咎,还让他官复原职。”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10)

“局长,把张静甫放出来,会不会是放虎归山。”张鹄问道。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蒋总裁那里催得正紧,我们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只要不要让张静甫知道我们的真实目的就好。”

于是,在白公馆监狱内待了一年多的张静甫被释放,旋即被送到了贵阳。

在贵阳,张静甫又一次见到了杨虎城,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监禁,此时的杨虎城早已不复当年,曾经南征北战的猛将如今已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

当张静甫将蒋总裁相邀的消息告诉杨虎城时,杨虎城连连苦笑,对他说道:“静甫兄弟,虽然我杨虎城在这不见天日的牢笼中待了十二年,但我也多少能听到外界的风声。”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11)

蒋介石

只见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补补充道:“蒋介石这个人,我是看得挺透彻的,他是流氓出身,心黑手辣,什么腌臜事情都能做出来,我此行重庆,必然是凶多吉少,你要么就是天真幼稚不明白其中道理,要么就是和毛人凤那群狗崽子沆瀣一气,一同戕害于我。”

张静甫听闻此言,连忙说道:“杨将军,你千万不能误会,我这次来是奉毛人凤长官命令来的,他说只要我能劝说你去重庆,那么我将重获自由。”

听张静甫这么说,杨虎城长叹一声:“我明白你的苦衷,既然我杨虎城必死无疑,那么就让我的死来换同乡自由,也算是作为你赔我坐牢地方一个回报罢了。”

于是,杨虎城欣然前往重庆,在那里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

上述内容,就是孙川在走访大量知情人士后,所得知的最为翔实的史料。

可以说,杨虎城是出于对孙静甫的同情,才前往重庆迎接自己命运的终点。当时还没有重获的自由的张静甫,同时又是国府认定的政治危险分子不可能一步登天受到重用。

张静斋遭到什么横事?49年张静甫因沈醉检举被枪毙(12)

被抓捕的杨进兴

换言之,张静甫不过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枚随用随弃的棋子,如果杨虎城被杀引起了舆论反应,毛人凤完全可以将他推出当一个替死鬼。

调查进入到这个地步,真相可以说是水落石出,张静甫确实没有直接参与到杀害杨虎城将军的罪恶行动中,他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背锅侠。

同时在真正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杨进兴的供词中,并没有看到张静甫的名字,张静甫确实是被冤枉的。

结语:

1989年4月2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据公安厅提交的复查报告,下达了刑事判决书,撤销了对张静甫的死刑判决,并回复了他作为投诚人员的名誉。

这场历时三十年的冤案,终于在此刻落下了帷幕,若没有沈醉和孙川的共同努力,真相恐怕将长眠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造成永久的遗憾。

参考文献

撬棺再论平沉冤——万静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