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赵振铎赵世忠
盘点传统相声最经典的包袱,《八扇屏》中的“洗澡”必然位列其中。甲说到北海游玩,看湖水清亮,一高兴就“洗了个枣”,乙担心甲被淹死,细一问才弄明白,是“洗枣”而非“洗澡”。传统相声是经过一代一代艺术家在演出中逐步加工整理而来的,这个包袱的原创,正是北京曲艺团的赵振铎、赵世忠。这二位的《八扇屏》,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北京相声大家王长友,是宝字辈艺术家,师从赵蔼如,与谭伯如长年合作,名噪一时。40年代,王长友收徒赵振铎,师徒搭档,到天津、济南、张家口等地献艺。
赵振铎赵世忠
在天津,王长友、赵振铎在南市玉壶春演出,攒底是马书麟的刘派京韵大鼓,倒二是王佩臣的乐亭大鼓,另外还有石连成的单弦儿,王毓宝的天津时调。王长友、赵振铎是前场相声,李洁尘、李伯祥是中场相声,后场相声是郭全宝、常宝霖。赵振铎和李伯祥年岁相仿,没事儿就在外面玩弹球、怕麻号儿。有一次玩儿得忘了演出,王长友和李洁尘出来催场,这两个孩子一人挨了一个脖溜儿。
后来在山东济南晨光相声大会,赵振铎仍和李伯祥、孙少臣、于春藻等人一起,边学边演。听前台那些身怀绝技的老先生们说相声,赵振铎打下了深厚的功底,他的活路子很宽,陆续学会了《八扇屏》《地理图》《学四省》《十八愁》《吃元宵》《歪讲三字经》《八不咧》《大保镖》《大相面》《夸住宅》《汾河湾》《卖布头》《杂学唱》《开粥厂》《戏迷药方》《扒马褂》等几十段相声。他岁数虽小,但台风沉稳,表演自然,从不哗众取宠,风格接近于相声大师张寿臣,被称为“小寿臣”,张寿臣也认可他的这个外号。
化妆相声
50年代初,20岁的赵振铎与师父王长友一起加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在挖掘传统节目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说新唱新,排演了许多新节目,有《牵牛记》《贾博士》《新八扇屏》《新药方》《一等于几》《妙语惊人》《高人一头的人》《滥竽充数》等一百余段。
1954年,赵振铎开始与赵世忠合作。赵世忠比赵振铎大三岁,也是北京人,是谭伯儒的亲传弟子,他的捧哏非常规范,严丝合缝、准确得体,表演朴实大方,语言诙谐幽默,分寸感把握得恰到好处。
赵振铎、赵世忠二人珠联璧合,成为相声界的黄金搭档,人称“北京二赵”。那时候毛主席常听的相声很多,其中就有赵振铎、赵世忠的《歪讲三字经》。老舍先生对“二赵”的表演也是赞赏有加。
赵振铎与马三立
1962年,北京曲艺团来津,在人民礼堂等剧场演出曲艺、曲剧和化妆相声。化妆相声是北京曲艺团吸取南方“滑稽戏”的一些特点而新创作的曲种,当时赵振铎、赵世忠等演出的《看电影》是化妆相声的代表作品。“二赵”还参加了电影《一日千里》、电影艺术片《笑》的拍摄。
赵振铎担任过北京曲艺团团长,李金斗是他的入室弟子。李金斗13岁考入北京曲艺团,启蒙老师是王长友。王长友对他讲,相声的学问很深,上大课是泛泛地学,得有个师父给“归道儿”。因为王长友岁数大,辈分高,再收徒弟不合适,李金斗喜欢赵振铎的相声,所以王长友让李金斗拜了赵振铎。1996年赵振铎病故,李金斗披麻戴孝为师父送终。(文:何玉新)
赵振铎等人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