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在讲初二的文章时,怎么不讲词组。很多时候老师在上课时会告诉我们,文章第几行哪一句中有一个词组,请标记起来。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新颖,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成为了看懂文章的屏障。因为词组越来越多,记不住。但是拆开词组,分明每个单词都认识。所以词组让我们很苦恼,很困惑。这也是我今天要为你解惑的地方。

15个英文动词短语(原来英语中的动词词组是这么来的)(1)

一、什么是动词词组?如下图

15个英文动词短语(原来英语中的动词词组是这么来的)(2)

二、动词词组是怎么来的?

我们都知道能做谓语的都是动词。为什么英语中会有多个单词组成的动词呢?我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1、I often get [up] [at six].我常常在六点起床。 [up] [at six]都是修饰get的状语。

2、You work [as a teacher].你作为一名老师工作。 [as a teacher]是修饰work的状语。

3、He likes to make friend [with you] .他喜欢跟你交朋友。[with you]是修饰to make的状语。

4、You can get [well] [with your family] 你能很好地和你的家人相处。 [well] [with your family]都是修饰get的状语。

5、We are interested [in English].我们在英语上是感兴趣的。 [in English]是修饰are的状语。

是不是回到了熟悉的标记上“[]”没错就是状语。

15个英文动词短语(原来英语中的动词词组是这么来的)(3)

三、为什么要设置词组?

我们在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会有后置定语和状语这样的修饰成分。他们与中文是反着的,我们在表达时很难习惯逆向思维,但是我们更容易接受顺向思维。例如:顺着说:上海自来水来自还上;反着说……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所以定义词组,只是为了适应顺向思维而已。那么根据这个,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词组了。没错,就是自己定义词组。

下面我们从一篇文章中找出一些词组来。该篇文章选自初二课本。其中"()"表示定语"[]"表示状语。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翻译顺序。其中数字的编排规律为:后置定语翻译到名词或代词前,状语翻译到动词前。由于英语和中文有一一对应的单词,为了更好地让你明白单词本身的意思在文中的表达,所以我采取机械地翻译--直译法。这些词汇都能通过百度翻译找出来。如有不适,尽情谅解。

15个英文动词短语(原来英语中的动词词组是这么来的)(4)

​Greg: Hi, I'm Greg. 1 I 3 am new 2 [in town]

Helen: Hi, I'm Helen . Welcome to the neighborhood! 3 How do 1 you 4 like it 2 [so far]?

Greg: It's fantastic, but I still don't really know my way around.

Helen: Well, the best supermarket is on Center Street. 1 You can 3 buy the freshest food 2 [there].

Greg: 嘿,我是Greg 。我 在这个镇上 是新来的。

Helen:嘿,我是Helen。欢迎来到这个地区!你 到目前为止 多么 喜欢它。

Greg: 它是极好的,但是我仍旧不熟悉我的周边的道路。

Helen:好吧!最好的超市是在中心街。你能 在那里 买到最新鲜的食物。

Greg: Oh, great. Is there a cinema around here? I love watching movies

Helen: Yes, Sun Cinema is the newest one. 1 You can 3 sit 2 [the most comfortably] 4 because they have the biggest seats.

Greg: 2 Thanks 1 [for telling me].

Helen: No problem.

Greg: 哦,好的。这里周边有电影院吗?我喜欢看电影。

Helen:好的,太阳电影院是最新的一个。你能 最舒服地 坐着,因为他们又最大的座位。

Greg: 因为告诉我 而感谢。

Helen:没问题。

关键词组:be new in (新来某地) thanks for(感谢)

15个英文动词短语(原来英语中的动词词组是这么来的)(5)

该篇文章来源于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四单元的文章,如果您有亲人或朋友正好需要,可以为他们收藏或转发,接下来我会按照课本顺序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期待你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