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解读千年历史。今天我讲的是唐朝时期,一个耿直又倔强的诗人,前半生位极人臣,后半生三起三落,他就是有着“诗豪”之称的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是不是感觉十分朗朗上口?没错,这就是我们曾经背过的《陋室铭》。哦!原来高中课本上的文言文《陋室铭》呀,记得,记得,我还背过勒!谁写的?……
短短的八十一字,通篇读下来,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借陋室来抒写作者安贫乐道的意趣。
那么写出这篇铭文的是谁呢?刘禹锡,没错,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是谁?……
柳宗元晓得吗?
晓得,晓得,唐宋八大家之一嘛!
那么刘禹锡就是和他齐名的。
哦,我懂了,也很厉害!
是的,刘禹锡是很厉害。其祖上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要在当时,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唉?我怎么记得刘备好像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吧,他们两个不会是有关系吧?管他是什么关系!现在可是唐朝,是李氏皇族,不是什么刘氏皇族啦!收起那复兴汉室的春秋大梦吧!
不好意思,话题跑偏了……
我们先来介绍介绍刘禹锡这个人。刘禹锡,字梦得。话说在公元772年,大唐王朝第二大城市洛阳刘家突然诞生了一个男孩,不过并没有引起全城震动(废话,又不是哪个皇子诞生了,说得也是)。孩子出生了,自然要取名字喽,取啥名呢?刘禹锡,感觉有啥不对劲,再一看字梦得,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老妈生产的时候,可能梦到了大禹,这也说不准。(开玩笑啦。)
刘禹锡
渐渐地,禹锡长大了,该读书了。也是,老妈梦到了大禹,注定不是个普通人。我们的禹锡在他21岁那年中了进士,当上了监察御史,两年后,又授太子校书,可以说是前程一片光明,心中自然就有一腔热血,很快,他就行动了!
唐顺宗李诵即位后,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由于受到唐顺宗信任,得以进入中枢。而当时的刘禹锡素与王叔文交好,两人都有改革唐朝痹政之志,遂之走在了一起,在王叔文的举荐下,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得以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
年纪轻轻位极人臣,其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于是他与柳宗元等人成了“二王刘柳”集团的核心人物,决定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永贞革新。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可惜,理想是挺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你们这些文臣想要收回这些宦官藩镇的权力,等于是虎口夺食。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们,自然就要反扑。为了一劳永逸,这些保守势力不仅逼迫顺宗皇帝禅位,而且把改革集团的官员纷纷贬到地方去,让你们在朝廷整天活奔乱跳!为了震慑他们,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做司马,这就是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八司马
我们的刘禹锡这一贬,就是长达23年之久。从一个朝廷高官,瞬间沦为一个穷州的司马,换成谁都不好受,有可能这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了。可刘禹锡是谁,他可不是一般人。等着吧,我刘禹锡还会回来的!就算我是一条咸鱼,我要做一条会翻滚的咸鱼!
果然,十年后,他刘禹锡又回来了!当然了,还有当年的同志们柳宗元他们。按理来说,能被召回京城,你应该感恩戴德,安分守己些。可刘禹锡是谁?我可是刘禹锡。在他回京的第二年春天,他去游玄都观的时候,手不由自主地写下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啥意思呢?你们这些朝廷新贵,你们现在玩的把戏,都是哥当年玩过的,咋样?哥现在回来了!
结果却惹怒了当朝宰相武元衡,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武元衡可不是。
好,很好,非常好!你可以滚了!
所以说,刘禹锡在长安城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贬了。
这次被贬是广东的连州,不过好在柳宗元等人的帮助,还能做个一方刺史。十四年后,新皇唐文宗登基,偶然间想到还有一个被贬的大才,就问下面的众臣:十几年前,是不是还有一个刘禹锡被贬当官呀,素闻刘禹锡有大才,这样,在外面待也待久了,把他召回京城吧。
遵旨。
就这样,刘禹锡又回到长安。
有了上一次教训,刘禹锡应该不会在祸出诗出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依旧长不了记性。又一次游玩了玄都观。并作诗一首: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哎呀,真是有趣,你们这些人一波又换一波,可是我,刘禹锡又再一次回来了!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嘚瑟嘛!这还不止,他还做一个序,序结尾有一句话:以俟后游。
意思很明显:我呀,先提前做好一首,等下次我再回来的时候直接用,我咋这么聪明呢,我都有点佩服自己了。
果然如他所愿,他又被赶出了长安城。
每次想到这两首诗,都不禁让人觉得好笑。咋这么有趣呢?刘禹锡的作风,颇有一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架势。在旁人眼里,他是一个脾气又倔又直的老头儿,可在他心里,他何曾想要这样做?我一心报国,却屡遭被贬,终不得志。
不过他这种身处逆境,却有安贫乐道、乐观无畏的心境,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正如《陋室铭》的最后一句:
孔子曰:何陋之有?
是的,这有啥可陋的!
参考资料: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