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鲧和禹的身份非常可疑,而尧舜二帝虽然清楚但是不得不用他们家族来治理水患。

大禹治水中禹和鲧是什么关系(鲧和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1)

大禹治水的典故相信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当我们将历史的迷雾吹散,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脉络抽丝剥茧之后,仿佛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的看到的故事是这样的——

尧帝派鲧治水,鲧用堵的方式治理洪水,治理了好几年也没有解决水患,于是尧帝杀死了鲧。继续让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经过十三年的时间终于将洪水治理好,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

大家知道的是不是这个故事情节?

其实这个大禹治水的故事是被简化之后再简化的版本,真实的大禹治水可不像我们了解到的这么简单。

下面我们一起去畅游历史的长河,看看能不能发现一点和大家的认知不一样的历史谜团。

首先,我们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鲧被尧帝杀了之后,还要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呢?

大禹治水中禹和鲧是什么关系(鲧和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2)

即使在最开明的历史阶段,杀父之仇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的仇恨之上的一种弥天大仇。尧帝能不知道吗?难道他不担心大禹不给他好好治水吗?

在回答这么问题之前,我们去猜测一下鲧和禹的真实身份。

在那个洪水滔天的年代,为什么当尧帝挑选治水能臣的时候,大家都推举了鲧?

那时候,但凡能在洪水肆虐之中活下来的人,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治水能力,而鲧也仅仅是其中之一。

反过来思考,如果鲧真的是其中治水最好的一个人,那么为什么被尧帝正式认命为治水大臣后反而却治理不好水患了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上古时期,姓名的含义和现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古时期的人名要么是根据出生和出身来命名,要么是为了纪念什么而命名。反正每一个人名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含义。

大禹治水中禹和鲧是什么关系(鲧和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3)

而“鲧”的古书记载是指一种大鱼。

如果根据这个思路来解释鲧的话,那么鲧和“大鱼”是要联系在一起的。要么他长得像一条大鱼,要么他就是能和大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穿梭。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先有鲧的含义,再有“鲧”这个人名;还是先有“鲧”这个人名,然后再有鲧的含义。

无论谁先谁后,鲧和鱼是脱不了干系的。

我大胆猜测,因为鲧其实就是一条能在水中自由来往的“大鱼”,所以才会被尧帝选中来治理水患。

而鲧的儿子被称之为大禹,和“大鱼”有没有关系?

而鲧被杀死也并不是因为他无法治水才被杀死的。我们从一段古书记载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大禹治水中禹和鲧是什么关系(鲧和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4)

传说鲧为了治水而盗取天庭的宝物"息壤"。在"息壤"的帮助下,洪水被鲧治理好。人们脱离了洪水的灾难,开始离开的贫瘠的山丘和洞穴,在地面上重新开始生活。鲧正准备要向尧帝交差的时候,尧帝对于"息壤"被盗,感到十分的震怒。于是收回"息壤",让洪水重新肆虐地面,原先安居乐业的景象又成为一片汪洋。鲧束手无策,自己也被尧帝杀死。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因为眼看着治水就要成功,但是却被尧帝用雷电殛死。鲧不但死不瞑目,而且他的尸身经过了三年都不腐坏。

尧帝担心鲧的尸身会产生什么异变,于是派祝融去将鲧的尸体毁掉,但是凡间所有的兵器都毁坏不了鲧的尸体,于是尧帝从天神那里借来“吴刀”将鲧的尸身剖开。

大禹治水中禹和鲧是什么关系(鲧和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5)

这个时候,鲧的身体里跑出来一条黄色的龙,这条黄龙化成了鲧的儿子——大禹。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尧帝给鲧的儿子起名叫“禹”,发音居然和“鱼”相同,并且认命禹重新治水。最终经过禹的治理,水患终于被治好,大禹也顺利接替舜帝成为天下共主。

通过这两个传说,我们不难发现,尧舜二帝当时必须要用鲧和禹来治水,应该是和这两人的身份有关。因为只有他们两个才能才洪水中自由穿梭和来往。用别人的话,只报还可以,但是要梳理水患估计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而鲧的身体三年不腐烂,禹又从鲧的身体里出生。这一切都指向了他们并非是地球原住民,甚至有可能不是两个学血肉之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