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村来说,每年的清明节是全村人聚得最齐的一天。改革开放后,村里不断有人迁出,最近20年,搬迁速度加快。至2021年,常年居住李七村的不足10户,且几乎全是老人。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后至下县城读初中那段成长时间,印象中李七村是一个大村庄,好似家家户户都有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孩,小孩三五成群成帮,打闹打架,好不热闹,有着近百户人家。
小时候每年清明都能随着长辈一起去扫墓,读大学及留在城里工作、成家之后,就很少清明回家扫墓。原因是交通不便,从北京坐火车回福建三明,需要坐火车三四十个小时,那时清明节也没列入国家法定假期,没条件回家扫墓。更主要原因是对清明扫墓没那么重视,虽说是传统习俗,也没太在意,不太上心。更更主要的原因是年龄还不大,没有“变老”的相关感触,清明节回老家扫墓的促动力没那么足吧。
今年各种因素凑齐:时间宽裕,大学毕业整20年已有变老的感触,于是清明扫墓成行,4月2日-6日回到老家宁化李七村。
是呀,变老后,各种感触就大不同了。
以前扫墓,知道这座墓是祖先的,那座是祖奶的,扫完就扫完了,来年若来扫墓,再让长辈讲一遍。今年呢,哪座是祖父的(父亲10岁时,祖父便去世了,本人对祖父的感觉几乎没有,很是遗憾、愧疚),哪座是祖母的,哪座是曾祖、高祖……突然有了想要记忆的冲动。有墓碑的,就看得仔细些。
看到了我们村公家老祖的两座墓,一个是清朝的“理野公”墓,一个是宋代的“景文公”墓,尤有触动,我想:只有我们这深山老林才能把老祖宗的坟墓保存得如此完好吧,应该多加珍惜。于是动念进一步考究祖先的传袭脉络,借助宁化邱姓族谱(印刷版),可以大致说清李七村、都寮、宁化邱姓的来源了。
政郎公牌匾
1、李七村邱姓开基老祖:政郎公李七村邱姓延续习俗,一般说有四行(hang),分别为文宝公、文章公、文祥公、文达公、文显公(后二并一行),上溯高祖同为胜郎公。
李七村全村的祠堂及香火厅供奉的是政郎公及妣雷氏之神位,全文“天水郡十八世祖政郎公妣雷氏孺人神位”,也就是说,政郎公为李七村邱姓开基老祖。
说到政郎公,其父景文公的故事较为传奇。
据传,景文公去世后,有九个棺材,每个儿子抬走一个,都说自己抬走的是真身。族谱上记载,景文公名为二郎,字景文,讳唐杰,是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乙科进士,任南京总部侍郎,授漕州(近山东菏泽)法曹,政郎公是他的第五个儿子。
李七村政郎公香火厅
景文公有九个儿子,分别是:宗郎、贤郎、良郎、方郎、政郎、成郎、立郎、黼郎、黻郎,他的墓地在李七村属地毛桃藤。每年清明,全村会派出代表祭奠,也有其他地方的人远道赶来祭奠。
4月4日,我在今日头条发了一清明节扫墓的相关微头条资讯,景文公墓碑上刻着“大宋南京总部伺郎”相关字样,不少人就“南京总部伺郎”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展开讨论,该条信息阅读1.9万次,有84个评论。
其中有几条评论可借鉴思考:
- 1、宋朝的南京是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 2、学者考证过五溪南迁中的“南京”实际上是荆南(五代十国时期之小国荆南,也称南平)。
- 3、“伺郎”应该是“侍郎”吧。
- 4、很多族谱都有造假,客家族谱尤甚。看看族谱,祖宗有没有“千万大小百念” 郎公这样的,是畲族的法名,生前不用,死后进族谱用。(我查看族谱时,看到穆公世序66世,礼郎公世序二世时,惊了一下,这位祖先族谱上名为:念二郎。当然,这个网友评论只能做个参考)
李七村文章公牌匾
政郎公往下四代单传,次序为: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来郎有两个儿子,为霞郎、露郎。霞郎的儿子是胜郎,为李七村四行的高祖。
我所属的支序属于文章公脉,是这样的次序: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五二郎——新郎——四二郎——文章。
李七村建有文章公的香火厅,我今年也找到了文章公的墓,并在墓前祭奠缅怀。
文章公的后人又分了几支,我属的支脉为建三公,建三公名为仁统,是我的太祖(七世祖)。
仁统公是太学生(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生或监生则是在其中读书的学生),1741年生,1819年殁,享年79岁,共有七子:理安(殇),理高,理兼,理廊,理洪,理隐,理野。
我的列祖理野公是仁统公的七子,字尚文,太学生,例授赠承德郎(文散官名,正六品)。
宁化水茜乡安寨古桥
2、宁化开基老祖:礼郎(穆公世序65世,礼郎公世序一世)再来说礼郎公。他由建州(今南平市建瓯市)迁至宁化卜居招贤里双溪口(今水茜乡安寨村)。族谱上记载:“生殁失考,公淹通经史,豁达不羁,隐居不仕,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1年-874)由建州武夷宦游宁化,卜居招贤里双溪口,为入宁开基祖。子四:念二、念三、念七、念八”。
礼郎的父亲是十七郎,生于795年,为唐朝进士。他有六个儿子,分别为:礼、义、开、员、智、钧。礼郎迁宁化水茜安寨;义郎迁建宁将囤坑;员郎迁建宁山坊;智郎迁长汀杉木爪;钧郎迁江西石含源。
都寮邱氏祠堂
3、都寮开基老祖:祚郎(穆公世序70世,礼郎公世序六世)
族谱记载:“祚郎,北宋人,冠带太宝,自水茜移居兴善里(今城郊乡)都寮发衍子孙,生殁失考。妣江氏,子一:留郎。”
祚郎的祖父瑞郎在江西赣州当判事(相当于今天的法官),瑞郎生于924年,他只有一个儿子,叫守城。守城从江西赣州迁回宁化水茜安寨,他也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祚郎。
从宁化邱姓开基老祖礼郎到都寮开基老祖祚郎的繁衍次序为:礼郎——念二郎——七十郎——瑞郎——守城——祚郎。
此后繁衍次序为:祚郎——留郎——源郎——留一郎——二郎,二郎即是上文提及的景文公,李七村开基老祖政郎公的父亲。
临淄姜太公祠
宁化客家祖地
4、邱姓开基老祖:穆公。最后追溯邱姓的源头。
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印公,为丘氏开姓始祖。姜太公众所皆知,史称吕尚(前1139-1015年),字子牙,号飞熊,亦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东海上人。
相传,太始祖薨于周康王六年,享年125岁,生子若干。其后有姜、吕、丁、丘、齐、牙、许、赖、纪、盖、封、薄、左、焦、骆、章、高、谢、连、卢、柯、崔、陆、刁、国、聂、易、饶、尚、贺等姓。
宁化邱姓族谱记载:“太公封齐,都营丘,命其三子镇守营丘,后裔以地为姓,尊穆公为丘氏开姓始祖。据山东肥城左史丘明故里《肥城丘氏族谱》载:太公三子印公,以左昭右穆排序,印公居穆位,谷印公卒谥为穆公。”
回到我的老家李七村四行相关脉络。从李七村开基老祖依照习俗使用的四行划分,传袭的次序分别为。
- 文章公一脉: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五二郎——新郎——四二郎——文章。
- 文宝公一脉: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五二郎——新郎——三二郎——文宝。
- 文祥公一脉: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五二郎——新郎——四六郎——文祥。
- 文达公一脉: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住郎——德明——成郎——文达。
- 文显公一脉:政郎——端郎——福郎——傅郎——来郎——霞郎——胜郎——住郎——德明——成郎——文显。
我属于文章公一脉,按字辈排列,追溯我的始祖(九世祖),家族次序为:
正祥(始祖,九世祖)——安钿(元祖,八世祖)——仁统(太祖,建三公,七世祖)——理野(烈祖,尚文公,六世祖)——朝漭(天祖,五世祖)——廷第(高祖,四世祖)——爵喜(曾祖)——位寿(祖父,穆公世序97世,礼郎公世序33世),然后是我的父亲“嘉”字辈,我是“恒”字辈,儿子是“思”字辈。
文章公为礼郎公世序21世,正祥公为礼郎公世序26世,还隔着五代,字辈排序为:文(章)——显——延——子——清——正(祥)。
我的名字“邱恒明”中,“恒”是字辈,追本溯源,应该为穆公世序99世、礼郎公世序35世。也就是说,“恒”字辈邱姓人都是姜太公第100代孙。
以上资料多引用族谱记载,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一来可寻找相近族人,二者也可不断考证更新相关信息。如果你也姓邱,这篇文字所列的,或许有我们共同的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