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岁临摹,50岁作品出版,但到70岁还没画出值得一提的画;73岁约略掌握草木虫鱼的结构,希望到80岁我有长足的进步,90岁时更能参透万物,100岁时达到炉火纯青境界,110岁时就能信手拈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若够长寿,可证此言不虚” ——葛饰北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葛饰北斋神奈冲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葛饰北斋神奈冲浪里(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神奈冲浪里

“我6岁临摹,50岁作品出版,但到70岁还没画出值得一提的画;73岁约略掌握草木虫鱼的结构,希望到80岁我有长足的进步,90岁时更能参透万物,100岁时达到炉火纯青境界,110岁时就能信手拈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若够长寿,可证此言不虚。” ——葛饰北斋

1831年,71岁的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画出了《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也成为史上最著名的日本画之一。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 神奈川冲浪里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wa

夏日炎炎,海浪冲击下的神奈川,清凉了许多。日本的标志性景物富士山,一下子变得很小,远远地躲在巨浪之后,只露出尖尖的雪顶。

葛饰北斋精心选取了画面的视角,并没有把富士山画成平常的样子,而是置于视平线之下,在巨浪的重压下,观者彷佛坐在了波涛中颠簸的渔船上,一叶扁舟,海浪里翻滚,远处则是迤逦的富士山。

画面上被梵高喻为“鹫爪”的惊涛骇浪激起飞沫,即将吞噬小舟,巨浪的呼啸与富士山的安详形成了强烈的动静对比。将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气势,抒发得淋漓尽致。有人说巨浪代表了自然的伟力,也有人说它是令人心醉的美景;有人说船夫正奋力抵抗,也有人相信他们只是随波逐流。

这个著名的浮世绘作品,是葛饰北斋晚年以富士山为主题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当中的一幅。作者来到富士山附近的居民家中,与不同行业的人攀谈聊天,甚至亲身参与他们的生活,再加上好奇心与想象力,别具匠心地表现富士山的三十六景。因为出版后大受好评,又追加了十景,所以一共四十六景。

18世纪,浮世绘在日本兴起。浮世,原是佛教用语,意为漂浮不定的尘世,17世纪以后用来指代娱乐场所,所以,浮世绘起初描绘的都是艺妓、美人或者画过妆的戏剧人物,有点像如今影院前挂的海报和广告。《神奈川冲浪里》曾是价廉量大的印刷品,供日本江户时代的普通人家装饰厅堂。在《富岳三十六景》中,《神奈川冲浪里》是最畅销的一张。

《神奈川冲浪里》有着三角形构图,它乍看之下是日本画,其中隐含的却是葛饰北斋多年关注西方油画的心得。因此,当19世纪中叶日本艺术进入欧洲市场,葛饰北斋的巨浪一下子就吸引了当时最前卫的艺术家们,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人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肉身不得不死,葛饰北斋的神来之笔代替他长命百岁。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YT大艺术家》#

中国第一部世界级艺术家传记纪录片

由文化艺术传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联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艺术家》系列。10位世界级艺术大师通过小米全渠道与YT新媒体,向1000万年轻观众敞开心扉,展现艺术与青春的故事。《大艺术家》让公众第一次让走进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