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副画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却基本都见过,这副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奈川冲浪里》蓝白相间的色调,突出了海浪的汹涌和澎湃,富士山威严的矗立在远处,并注视着眼前即将倾覆的小船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地方见到这幅画作,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元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毕加索的名画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毕加索的名画故事(影响毕加索的名画)

毕加索的名画故事

有一副画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却基本都见过,这副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奈川冲浪里》。蓝白相间的色调,突出了海浪的汹涌和澎湃,富士山威严的矗立在远处,并注视着眼前即将倾覆的小船。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地方见到这幅画作,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元素。

《神奈川冲浪里》这一类的画叫作“浮世绘”,源于日本的江户时代,虽然很出名,但它并不算是日本画的代表,而且在本质上它跟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区别。在唐代时期,日本人学习了大量的唐画精髓,从而诞生了“大和绘”。到了江户时期,西洋的画风又传入了日本,经过不断的磨合,才形成了日本传统画的风格。

将浮世绘称为“画”其实并不准确,虽然都是艺术品,但浮世绘本质上是批量生产的印刷品。画师们需要先画出原画,再由雕刻师傅刻出墨板,一遍一遍的上色后,一副浮世绘就诞生了。所以说,这幅《神奈川冲浪里》其实是批量生产的,现在留存于世的自然也不止一副而已。在当时这副浮世绘因为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所以产量较高,价钱也相对便宜一些。

《神奈川冲浪里》的作者叫葛饰北斋,早期他所画的都是风俗类的主题,因为这本就是浮世绘诞生的意义。后来葛饰北斋的画工不断精进,同时他对生活的感悟也变的成熟了起来,因此他不在满足于之前的主题,开始向世人百态和景物方面转变,而富士山明显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同时他的成就也并不只限于浮世绘的创作,可谓涵盖美术界的各个方面,甚至还涉及漫画界。

关于富士山的画作,葛饰北斋可没有只单单的画了一副而已,他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对富士山和它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描绘,一共创作了三十六幅浮世绘,统称“富春三十六景”,而《神奈川浪里》就是这三十六幅画中的其中一副,可能有人会好奇山在那里?那山在最远处,几乎伪装成了一个小海浪,这也是《神奈川冲浪里》的精华所在。

在这些浮世绘中,富士山往往只占了画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笔墨主要用在了富士山脚下的生活情景上。有的在种田、有的在打井,虽然朴实无华,但在富士山的注视下,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和谐美好,进而给人带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将“富春三十六景”看成是文化界的瑰宝也不足为过。

《神奈川冲浪里》是三十六景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葛饰北斋创作这幅画一共用了三时多年,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几个画风不同的版本,后来西方的一种名为“普鲁士蓝”的蓝色颜料传入日本,这才让葛饰北斋确定的这副画的最终版本。另外画中出现的鹰爪浪也是一项壮举,甚至影响了不少西方印象派画家,这其中就有印象派的大师毕加索。甚至在今天的美术作品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这种奇特的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日本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