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联合相关科研机构,首次摸清了高黎贡山西坡片马辖区的珍稀濒危物种怒江金丝猴的种群数量。调查显示,该猴群拥有至少149只个体,数量较之前的粗略调查有明显增加。

在海底像大雁的鱼(搞清楚了至少有149只)(1)

此次调查首次对高黎贡山西坡片马辖区内猴群的个体数量有了较为完整的记录,结果显示该猴群拥有至少149只个体,超过20个家庭单元,其中最大的家庭单元由多达13只个体组成。

在海底像大雁的鱼(搞清楚了至少有149只)(2)

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的种群现状,也为长期监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表明近年来强化保护区巡护、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等保护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保护区将继续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加强监测、扩大管护队伍规模,不断填补人类对怒江金丝猴认知的空白。

除片马辖区外,其他辖区怒江金丝猴数量也有增长

今年4月中旬,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片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跟踪监测怒江金丝猴时,发现猴群中有多只小猴,并拍到了猴妈妈怀抱猴宝宝的珍贵影像。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副局长王新文介绍,泸水片区怒江金丝猴家域比较完整,猴群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之前通过观察监测,确认高黎贡山东坡有70多只,西坡有100多只。高黎贡山泸水市境内怒江金丝猴数量有200只左右。通过今年的野外跟踪观察,发现西坡这一群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从现场观察到的幼猴数量看,增加了二三十只。

目前,怒江金丝猴已知分布范围为泸水市片马片区、洛玛片区、那米片区、堵堵洛片区。当地自然保护区管护部门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对怒江金丝猴的保护工作。各乡镇、村寨森林管理员长期到保护区周边村寨、学校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他们每月进山巡护不少于22天,及时制止村民到保护区找野菜、挖药材等干扰怒江金丝猴生活的行为,保护怒江金丝猴种群健康成长。

知道多一点

怒江金丝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才被首次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度濒危(CR)物种,世界现存种群数量约400只至500只。

在海底像大雁的鱼(搞清楚了至少有149只)(3)

怒江金丝猴

Rhinopithecus strykeri

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高黎贡山和缅甸克钦州东北部海拔1700-3200米的原始森林中。照片摄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段。

怒江金丝猴个体体重约20-30kg,体长55.5cm,尾长78cm,全身覆盖茂密的黑毛,头顶有一撮细长而向前卷曲的黑色顶毛,颇有些“放浪不羁”。耳部和颊部有小面积的白毛,面部皮肤呈淡粉色,下颌上有独特的白色胡须,这也让怒江金丝猴看起来有些“显老”。它们的鼻梁骨已经退化,鼻孔几乎与面部平行,“朝天鼻”非常明显,因此怒江金丝猴又被称为黑仰鼻猴。

怒江金丝猴是继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之后,世界上发现的第五种金丝猴。2011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辖区泸水市片马镇首次拍摄到了该物种照片,201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课题组和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课题组对采集到的粪便进行了DNA检测、比对和分析,确定了怒江州发现的金丝猴种群即为中国金丝猴新种群。

国内目前仅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有发现,种群数量约为200只左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现,金丝猴的共同祖先最早生活在距今约67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地区。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慢慢形成了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随后的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分别于160万年前和30万年前分化成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以及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

小科普: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200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2003年作为“三江并流”最大组成片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首批51个国家级林业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2014年加入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

它也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中32.37万公顷在怒江州境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保护区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3段组成,地跨贡山、福贡、泸水3县(市),涉及13个乡镇。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高山温性、寒温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垂直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物种。已知有种子植物210科1086属4303种,其中434个为高黎贡山特有种;脊椎动物36目106科58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喜马拉雅红豆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光叶珙桐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种,省级保护植物3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戴帽叶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高黎贡羚牛、豹、白尾稍虹雉等2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7种,省级保护动物5种。

保护区内灵长类极为丰富,有怒江金丝猴、戴帽叶猴、菲氏叶猴、短尾猴、熊猴、普通猕猴、藏酋猴和白眉长臂猿等8种物种。2015年发现怒江特有种独龙叶尾螽。2017年发现中国兽类新纪录物种红鬣羚,为中国境内大中型兽类物种又添一种新纪录。2018年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金猫、世界易危动物云豹。2019年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滇桐种群新分布。

综合自:央视新闻 云南发布 云报客户端

记者:李寿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