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到了,遥祭已故的亲人

秋风起,秋意浓,转眼间,中元节又到了。

老家的习俗是在这一天烧纸钱,送给逝去的亲人,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健康平安。

傍晚时分,在河边、路边、坟头,总能看到家家祭祖的仪式:一缕香火,一杯浊酒,几件供品,点上蜡烛,纸钱。年纪最大的人会说一些话,大意是感谢祖先的恩情,祈求祖先的保佑。

纸钱在火中燃烧,燃烧的火焰由小变大,然后逐渐熄灭,灰烬在飘动后逐渐落下,像人的一生,短暂却充满苦难。

佛家有句关于生死的话:从东方来,从西方去,赋予了生死更多的轻盈和超脱。

当缕缕青烟升起的时候,那些历久弥新的思念仿佛飘到了遥远的天堂,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元节为逝去亲人点亮一盏心灯(遥祭已故的亲人)(1)

01

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我感受到了人丁兴旺、血脉亲情的延续。

中元节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老家很讲究:有方形和圆形纸莎草纸用作纸币。买回来之后,需要把它打散,用真钱按压后,纸币将被视为“真钱”。

远在异乡的人,这一天把纸钱打散后,放上一个白色的大信封,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人们相信在中秋节这一天,世界和阴间是相通的。

当那些陌生的名字与称谓联系在一起,被我们记下时,我们的心中涌动着怀念和崇敬。

这时候父母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念叨几句。这位老人,活着的时候是那么善良慈爱,勤劳节俭,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成为大人,为人正直善良。

所谓的家族传统找到了根源。

对于印象模糊的祖先,自然父母也不必多说,脑海里会努力搜寻他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虽然都是模糊的影像,但温暖涌上心头。

所谓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这么无穷无尽。

在农村,当打好草纸带上供品,他们急切地等待着傍晚。全家人都会参与到祭祀用火的布置中,用最原始的方式,带着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

中元节为逝去亲人点亮一盏心灯(遥祭已故的亲人)(2)

02

感谢你,曾经你来到我的生命。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境花辞树。他觉得妻子的生命因为疾病而逐渐消逝,他哀叹。

是的,这个世界是最美好最复杂的,即使是最辛苦最折磨人的,也会让人留恋。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他自己。从出生的那天起,他就注定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角色:做孩子,做夫妻,做父母。

走过人生的四季,这些角色接踵而至,从懵懂,到少年冲动,到中年从容,到老年从容。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每个人都爱过,恨过,努力过,懈怠过,失败过,成功过。

经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有一份不舍的牵挂和无尽的向往。物质的匮乏和财富都是徒劳,只有精神品质不会湮灭。

中元节为逝去亲人点亮一盏心灯(遥祭已故的亲人)(3)

03

小心追求远方,传承美好品质。

如果你问你的祖先留下了什么恩惠,你要看看他们现在所享受的福报的厚度,你要感受到祖先所积累的艰辛;如果我们问后代会不会享福,我们要看看自己留下的福报,要意识到家业容易衰败。

一个家庭的繁荣取决于几代人的努力。有时候,人总是走得太快,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或者在迷失的路上越走越远。

中元节,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缅怀先人,慎终追远。

在这次与失去亲人的对话中,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自己,现在的状态,现在的功德积累,会安慰我们的祖先吗?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可能非富即贵,勤劳朴实,忠贞不渝。这些美好的品质难道不是一个家庭持续发展的独特密码吗?

我很想,每到这个祭祖的节日都要回一趟老家。遗憾的是,这些年,老家不让上坟烧纸了。

虽然我的观念一直跟随时代,但在祭祖上,到祖先坟头只是用石头压上草纸,但不能点燃,我还不能适应。我总感觉对祖先大不敬。

这几年,我一般不回老家了,这可是回老家的念想啊。

在城市里,每到这个节日,市民都到十字路口烧草纸,但对卫生管理来说,还是比较麻烦。

城市管理者要求,每个十字路口,放上一个大铁桶,由保洁人员看管,祭祖市民就可以按照次序把草纸放到铁桶里,放上供品,一起点燃,看着缕缕青烟,也是对祖先对自己的一个安慰。我感觉这是人性化的管理。

真希望在农村,也像城市管理,不要死板教条。希望村里要求每个家族为一拨,在村口为每个家族放上一个铁桶或者砌一个烧纸池,让祭祖村民烧纸,这也是对祭祖文化的一个传承吧。

中元节为逝去亲人点亮一盏心灯(遥祭已故的亲人)(4)

在中元节,我们缅怀祖先,告诉自己,

好好活着,活得精彩,你就对得起你的祖先,你的子孙,你的人生就不会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