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到楼上,手机铃声就响了 “在家吧,明天我和你爸回去,家里的枣该打了”电话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声音依然充满母爱的温馨,但更多的是岁月的沧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难以割舍的老家情怀总在心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难以割舍的老家情怀总在心里(老家-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

难以割舍的老家情怀总在心里

刚回到楼上,手机铃声就响了。

“在家吧,明天我和你爸回去,家里的枣该打了。”电话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声音依然充满母爱的温馨,但更多的是岁月的沧桑。

离开老家十几年了,每年就那几个节日回家看看。弟弟在市里上班,父母在给我看大女儿之后就转到市里,接着给弟弟看孩子去了,父母的双鬓已经全白了,一生的辛劳,一辈子的忙碌,从年轻到年老,时刻不停。

几年前,父亲的腰椎就动了手术,母亲的腰椎滑脱也非常严重,以至于走不了多远,就要蹲下身子歇一歇,然后再走几步。年龄大了,一说动手术害怕的不得了,没有办法就这样保守治疗吧,因此,各地的膏药也就离不了了,总希望哪天哪家的膏药出奇效,把疼了多年的腰椎病治好,于是,就在希望中不断更换膏药。

今天打来电话,说要回家打枣,这样的事情本来是不用他们来的,但是他们想回家的愿望非常强烈,打枣也许是想回老家看看的一个幌子罢了。因为在这之前,我说过多次,他们都不同意,非要回家。母亲晕车非常厉害,甚至看到汽车就头晕。弟弟和我都有车,但她就是不坐,为了能回老家,自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再外加一个大电瓶,以防路上断电。60公里的路程,他们会开上3个多小时。有时候我说,老家不就是有一座房子嘛,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县城和市里都有楼房,你还担心没有住的啊。这时候,父母就不高兴了:“老家,那是我和你父亲一点一点建造起来的,你们不懂,老家的房子再不好,但我和你爸都离不了。”我无话可说了,也许再多说一句,就会起矛盾了。

“明天怎么来?还是骑电动三轮车吗?”我心里有疑惑。

“不啦,春华开车回娘家,正好把我和你爸送到你那里。”

“那好,你要提前吃晕车药,做好防范。”这次回家坐车来,我有些吃惊,但我能想到的就是提醒她提前吃晕车药。

第二天是周六,今年教师节和八月十五正好是同一天,我们也放假了,买好月饼,等着父母到了好好团聚一下。早晨起来,我和媳妇就开始打扫卫生,里里外外收拾一遍,等到11点多了,父母还没到,我刚想打电话问一下,电话就响了。

这次是老爸打来的:“我们刚到阳谷界,你妈晕车晕得不行,下车走呢。”

“怎么来这么晚呢?”

“你不知道,我们8点多就出门了,谁知道今天路上的车这么多,一个红灯需要停三四次才能过去,这样走走停停,你妈就受不了,吐了几次,实在不行就下车走呢,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借辆电动车把你妈接回去?”

“好,我想办法吧。”

撂下电话,我和媳妇就商量借车,哪里去借车呢?谁家的电动车能跑那么远呢!没有办法,最后,我说,还是让我开车去吧,我把车的天窗和其他所有车窗打开,看看可以不?车走到半路,老爸又打来一个电话,说是弟媳有个表姐在凤栖湾,有辆电动三轮车,可以把老妈送到县城北环。让我在北环等着就可以了。真是一波三折,最后终于把老妈接到家了。老妈的难受劲就不说了,嘴里念叨着:“难死了,难死了。”饭也不吃就躺床上休息了。

一直到晚饭,老妈才起来,我和媳妇就晕车和老妈调侃了一阵子,最后老妈说:“要不是这几天天气不好,才不坐车呢。明天都回老家,家里的院子不知道怎么样了,草不知道有多高呢。回家把家收拾一下,把草铲了。家里的枣肯定结得很多,咱家的枣特别甜,多少年了,还是我从你姥娘家移栽过来的。还有石榴树,咱家的石榴熟得晚,要到国庆节才可以吃。”

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感,已全然看不到刚进家晕车时的难受劲了,又开始讲述她年轻时如何如何和我爸推土垫宅基盖房子了:

“你爸白天上班,下班后我和你爸就用小推车推土垫宅基。后来找人,盖了这四间房子,咱家的房子,那时候是咱村上第一家砖房,全村的人都羡慕啊!”母亲说话时,连嘴角都显示出自豪感。

“那现在呢?”我插了一句。

“你不能说现在,要不是供你们上学,咱家的房子现在也会是村上最好的房子。”

我无话可说了,老妈说的都是实话,老辈子我家真是贫穷至极,为了盖这几间房子,没少借钱,接着供养我和弟弟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结婚,买楼。可是,父母一直到现在还在不知疲倦地付出,我女儿都已经上大学了,小的还在幼儿园上大班。弟弟也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刚上幼儿园。父母做饭,接送孩子,依然在操劳,身体不好,从来没有叫过苦,说过累。我们兄弟两人虽都已成家立业,非但不能让老人有个安稳且自由的家,过一段清闲的日子,反而为了下一辈而继续操劳。想到这些,看着两鬓斑白的老人,心里就五味杂陈,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真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可以才可以在儿子身边“退休”。但我了解老屋之于老人的重要性,他们多想住在自己亲手盖的房子里好好的安度晚年啊,哪怕那个房子是多么的破旧。可是,现在就连回家也成了那么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只有在谈起老家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样子。

9月11日早晨起来,早早吃完饭,我们就准备回老家,父母坐我的车先回去,弟媳带二宝开车接我媳妇和6岁的儿子一起回老家。安排完,我们就准备开车先走,我提前把车窗全部打开,老妈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治疗晕车的偏方,嘴里含着一块姜抵御晕车。回老家的路上车很少,我尽量开得稳当一些,这次15公里的路程,老妈到没有晕车,不知道是偏方起了作用,还是我的车技好。

车在门口稳稳地停下,古朴而略显陈旧的紫红色大门展现在我的眼前。春节张贴的对联已经被风撕去了一半,剩下的这一半在风中不情愿地飘动;那把光亮的钢锁如一位忠实的勇士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当打开大门的那一刻,满院子的青草立刻映入我的眼帘,那青草充满生机,郁郁葱葱,争先恐后,在无人打扰的环境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姿。正屋的房门掩映在杂草丛中,时隐时现,好像为了给杂草们舞动的空间,而自己无奈地选择了退让。那靠窗的石榴树却使劲向南伸展着身子,追逐那温暖的阳光,满树的石榴犹如一个个黄绿色的灯笼悬挂其间。我恍如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哎呀,这么多草啊,都这么高!看看,我说什么着,家里没有人能行吗?这还是家啊,让人看到会笑话的。”老妈一进门就开腔了。这次不晕车,也许是因为想家的情感已经占据了全部的身心吧。

“赶快把草铲除了,哎呀,你看看,地上落了这么多枣,可惜了,家里没有人要坏掉多少东西啊。”

杂草多且高,有的都超过了我。“爸、妈,你们腰不好,刚到家,你们先歇一会,让我来铲掉它们。”打开房门,拿出铁锨,对着满院的杂草,说了声:“对不住你们了。”挥舞双臂,对着杂草猛铲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杂草铲除干净了。这时候,我才仔细地打量剩下的那几棵让老妈牵挂的果树。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东边一棵是脆枣,刚栽种了两年,但生长旺盛,树上也结了不少的果。西边这棵老枣树,枝繁叶茂,满树的枣,青中带红,煞是诱人。北边靠窗户的这棵石榴树,也是老树了,满树的石榴悬挂在枝上,让人一见就想到熟透了的石榴籽晶莹红润,放到嘴里,酸甜可口。

院子清扫干净,四四方方的院落立刻呈现在眼前,多年未住的老家仿佛又焕发了新颜,刚来时的荒芜和冷落,一下子就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多籽多福啊。你们现在不要打枣,等孩子来了再打,二宝和末末都没有见过这么多枣呢,他们看到一定很高兴!”还是老妈想得周到,啥时候也忘不了两个小孙子。

“你看,现在的院子多干净,我和你爸啥时候能回来住!院子里再种点菜,怎么也吃不完,多好!”

“等二宝再大点,上了小学就可以了。”我接过话茬说。

“等国庆节放假了,我和你爸回来住几天,这么大的院子,我和你爸也能活动活动;住在楼里头,连天都看不到,一天到晚憋屈的很。”

我能说什么呢,二老的心对这个老屋的感情是无法割舍的,这是他们一抔土一抔土堆积、一块砖一块砖垒砌起来的,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生命。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年龄越大,对家的渴望也就越强烈,这种感情也许现在我们还无法理解。满足老人的心愿,让他们真正能自由自在地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活一回,这应该不难吧。开春了,我再把房子里面好好收拾一下,明年再回家的时候,这个家肯定会变得更温暖。

大门响了。

“奶奶!”

“奶奶!”

“哎……”老妈高兴地答应着,赶忙起身迎向院里。

“打枣吧。枣可甜了!”

院子里热闹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