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 年3月28日夜至3月29日,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指挥下,在苍溪县塔子山等处突破川军嘉陵江防线后,迅即挥师西进。3月31日,红军胜利占领剑阁县城,4月2日,攻克剑门关。与此同时,红四军、九军和三十军主力,迅速南下,大举向梓潼挺进。

四川自贡抗日阵亡将士(梓潼史话史海钩沉话沧桑)(1)

红四军由剑阁境内分兵七路挺进梓潼,消灭正面之敌邓锡侯部。

第一路,从剑阁县的武连出发,经梓潼县小垭乡的党家梁(即猪楼子梁)到街坊河和小垭子(今许州镇)。

第二路,从剑阁县的武连靠梓潼演武铺(今演武镇) 的山梁出发,穿过梓潼的大信陈、天宝场、中心场(今许州镇中心村),经陈家河(许州镇)、倒石桥(今双板镇),进入江油县的马鞍寺。

第三路,从剑阁县武连境内出发,到梓潼的演武铺,向下经上亭铺至距梓潼县城20里的大庙山(在大庙山设红军指挥部和医院),并分兵从上亭铺右侧下山,跨过潼江占领百顷坝场(今许州镇)。

四川自贡抗日阵亡将士(梓潼史话史海钩沉话沧桑)(2)

第四路,从剑阁境内开封场的碗泉山出发,经碗泉和观音寺(今演武镇)的豆花子梁,过土地岭到梓潼的观音寺(今演武镇)、上亭铺,分道去百顷坝南和七曲山大庙。

第五路,从剑阁境内的王河场出发,到梓潼的马迎寺(今自强镇),再由马迎寺分兵两路,一路由申家梁至三合坝(今自强镇),另一路占领老龙场、燕儿山,向梓潼城靠近。三合坝的红军再由大茅山尖山子南下至兴隆场(今玛瑙镇)。在兴隆场的箭杆岭,红军曾与当地土豪李正基的团防队相遇,红军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仅片刻工夫即击溃李正基百多人的乌合之众,顺利地占领了兴隆场,然后溯潼江而上,经柏树垭、金银垭(今属长卿镇)进占石牛铺(今石牛镇)。石牛铺的红军大部又到卧龙山 (今卧龙镇)、黎雅庙(今黎雅镇),部分到老观庙(今观义镇)、双峰寺 (今石牛镇)等地。

第六路,从剑阁境内的演圣寺、元山场出发,进入梓潼的头庙山、神道碑、元宝子、仁和场(今仁和镇)后,到倒石桥和斑竹槽(今宝石乡)一带开展工作。

第七路,以剑阁的金仙场、苍溪的思依场、南部的保城庙进入梓潼的乱石沟 (今仁和镇),到达仁和场与从元山场过来的红军会合。

4月3日,红军进入梓潼,扼控险关要隘,逐步形成对县城的军事包围。5日下午,红军在凤凰山战斗中,以逸待劳,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12日,红军发起奇袭石牛堡的战斗,攻占梓潼城南重镇石牛堡。17日,红军在游击队配合下,一举歼灭盘踞在梓潼、剑阁、盐亭三县边界的盐亭保安团黄东平部的二十一、三十二团。18日,红军胜利占领长卿山,同时,歼灭川军二十八军据守梓潼城的两个团,胜利占领梓潼县城。

红军进入梓潼后,在宣传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建立了梓潼、百项坝、重华3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有县级干部12人;建立区苏维埃政府5处,有干部15人;建立乡苏维埃政权17处,有干部98人;建立村级苏维埃政权139处,有干部573人。在部分区乡还建立了贫农团、抗日救国同盟、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同时,红军还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充分发动群众,开展“打土家、分浮财”,扩大红军队伍,在部分乡村开始分田地,组织当地群众加入革命斗争。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张贴文告,镇压当地反动势力,摧毁了一部分国民党地方基层政权,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

来源:梓潼史话【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