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列古代八音之一的匏类,古代称“和”或“巢”。它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

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和”的记录。《尔雅》中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解字》中记载:“和,调也。”《广韵》说:“和,谐也;和,合也。”而这里的“和”不仅仅是乐器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简简单单一个“和”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是博大精深。

琴瑟和鸣却非相和之曲(凤凰展翅鸣五音)(1)

一、笙之“和”

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属母系氏族文化。关于笙起源的传说中便有:“女娲之笙簧。”的说法。而女娲则是象征着母性。在已发现的古代壁画及墓葬画中有关于吹笙鼓簧的形象多为柔美婀娜的女性。《说文》曰:“娲,古之神圣女,化物者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被尊为人类之母,是主宰人类婚姻、生殖的女神。把笙的起源与“女娲”联系在一起说明:“笙”与“女娲”有联系,即生殖崇拜的观念联系。也就是“阴阳之和”的体现。

二、重技巧与重情味

笙的发音原理是“耦合发音”,即簧片与笙管两者之间产生共振。而笙的簧片是自由簧,这就决定了笙簧吹吸都发音。这与其它的乐器相比更有利于人的实际演奏。(其它乐器只吹不吸,从而造成了气息分配不均匀,力度控制难把握等一系列问题。)笙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它的“和”上。因为它是民族吹管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和声的吹奏就意味着音响效果更丰满。而它的双声部或多声部进行则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演奏笙最根本的要求是“气”。它是一切演奏技巧和表现的根本,直接关系到演奏的成败。气息的位置在丹田,这与中国古代道教中的养生术气功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所以,世代的笙师都强调气的运用。而气息中同样体现着“和”的思想。例如:欲吸先呼,欲呼先吸,欲弱先强,欲强先弱等对立统一的要求。

吹笙的手型要求自然呈弧形,而这种手型更是人最自然的状态。口型呈微笑状,这也符合人本身的生理状态。全身的要求也是自然放松,这样便更有利于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即人本身个体的“和”。

笙的演奏技巧重点在口内,总揽口内技巧可以归结为“吹”和“吸”两种。就其技巧的方法,吹和吸是相同但相反的。但是对演奏笙的基本要求是放松自然。口内的技巧一吹一吸相互依赖又相互支持,成为一个循环的轮回。观其大师演奏笙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便是人与笙的和谐统一。两者合而为一,声情并茂,收放自如。这里面所具有的“和”的内涵更多的还是情感。即演奏者要用外在的形表现内在的情。而对于演奏者来说,关键是认得内心听觉。也就是内在的音乐情感即“情”之“和”。

演奏笙的外在动作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乐曲的内在思想,但动作的走向并不是随意摆设。动作的表现直接作用于“和”的观念。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放先收等要求便是很好的证明。笙演奏的致高境界便是“和”,即形和神的统一。只有这样才会做到传情达意,声情并茂;才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音乐美感。

琴瑟和鸣却非相和之曲(凤凰展翅鸣五音)(2)

三、人之“和”

“和”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始终贯穿于历史发展,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哲学家的共识。中国古代称整体为“统体”。认为“万物统体于太极”。这种思想最早见于《周易》。后来发展为阴阳,四时,五行,中庸等哲学范畴。这种整体强调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贯通,并认为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的观念便是“和”。老子是“和”观念较早的表述者,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古代的哲人看来,世界是有“道”化生的。“道”化为阴阳二气,而他们的统一叫“冲气”。由阴气,阳气,冲气三者产生万物。所以万物内在都具有阴阳的对立。

孔子最早在《中庸》中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就是说在相对的形态下,天地万物能并生共长而互不制约。也就是说,万物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得到应有的位置。

“和”更重要的体现是在对“人”和“自然”的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识。中国中医理论上把人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整体。《内经》以五脏对应五行,其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他们彼此相生相克,只有阴阳平衡才能够健康。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宣扬伦理道德时,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谦让和忍让。在人们家庭关系上的孝悌慈爱,在处理社会关系上的忠心服从。实际上都是追求和谐整体的体现。最终要达到孔子所追求、倡导的“中庸之道”。

《音乐美学通论》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绩。”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意识到“和”的观念。把“和”作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作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和”并非简单的“合”,而是像老子所言,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多种相生相克的因素共居一体的高度统一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