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冲脉者,经脉之海……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古方治疗偏瘫(为何治痿者独取阳明)(1)

我前面文章提到过:阳明为水谷之海,是五脏六腑营养之源,能营养宗筋。宗筋又主管约束骨节而使关节活动自如。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为十二经之海或血海,冲脉能渗透灌溉分肉肌腠,与阳明会合于宗筋。王冰云:“横骨上下,脐两旁坚筋,正宗筋也。冲脉循腹夹脐傍各同身之一寸五分而上。阳明脉亦夹脐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而上。宗筋脉于中,故云与阳明合于宗筋也。宗筋聚会,会于横骨之中。从上而下。故曰:阴阳总宗筋之会。宗筋夹脐下合于横骨,阳明辅其外。冲脉居其中。”

指出宗筋与冲脉、阳明经脉的关系,阳明则是它们的统领。气街则是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阳明经脉又通过带脉与督脉相联系,所以阳明经脉不足,则宗筋弛缓,带脉也不能收引,就使两足痿弱而不用。

古方治疗偏瘫(为何治痿者独取阳明)(2)

因此,治疗痿证要从阳明经脉来治。另外,治痿独取阳明,还因胃是五脏六腑营养之源,胃司纳谷而化生精微,五脏六腑均禀气于胃,胃的功能健旺,则肺津充足,脏腑气血旺盛,肌肉、筋脉、骨髓得以濡养,故有利于痿证的治疗恢复。

古方治疗偏瘫(为何治痿者独取阳明)(3)

偏瘫的软瘫属于痿证,据统计,临床上大多针灸推拿大夫采用阳明经的合谷,曲池,肩yu(骨禺),梁丘,足三里,解溪穴等,来治疗偏瘫,效果不错。阳明经多气多血,按照此经治疗,犹如喝“补阳还五汤”之功,我在偏瘫康复中也较多使用阳明经穴,其位置方便易操作,易得气,效果显著。不过也发现在偏瘫的硬瘫型患者中,操作阳明经效果不明显甚至起到不好的作用,其辩证属于“痉证”,个人多选用厥阴经经穴治疗,效果不错,朋友们可以参考参考。

古方治疗偏瘫(为何治痿者独取阳明)(4)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