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文化艺术项目(招募艺中人)(1)

基于乡村振兴的文化艺术项目(招募艺中人)(2)

“码”上报名 “艺”中人

一件乐器、一首歌曲、一段旋律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从2019年开始,南方都市报联合华联发展集团发起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至今已在湖南、江西等地援建了六所乡村音乐教室。今年,南方都市报将联合华联发展集团迭代升级推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为振兴路上的乡村留住乡愁,唱出“强国复兴有我”最强音。

今年该计划的公益触角将延伸到广东梅州和贵州毕节,两间乡村振兴音乐教室计划于今年11月份-12月份落地当地乡村学校。在师资力量上,今年将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力量对乡村教师进行补充,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还将面向社会发起文化艺术志愿者招募,共同守护乡村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南都携手华联发展集团

关注乡村儿童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秉持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南方都市报始终将公益情怀摆在重要位置。2009年,南方都市报发起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帮助留守儿童和父母在深圳团聚;2012年,南都首创“留唱团”,通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帮助留守孩子们站上音乐殿堂,实现音乐梦想。南都坚持为乡村儿童圆梦,如今已迈向第14个年头,帮扶数万人。

2019年,南都联合华联发展集团发起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区别传统的“物质资助”,该计划以“精神资助”为起点,通过“音乐课程输出 音乐器材捐助 音乐体验空间打造”的形式进行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援建,帮助乡村儿童开启探索音乐梦想的大门。今年,‘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迭代升级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为振兴路上的乡村留住乡愁,唱出“强国复兴有我”最强音。

华联发展集团作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发起方之一,长期关注乡村儿童全面发展。事实上,与南都携手关爱留守、流动和乡村儿童,只是华联慈善事业的一个缩影。华联发展集团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参与各项公益慈善事业,已经系统形成华联晨露行动计划、“华联大讲堂”、“UDC华联杯”公益健步行等星级公益品牌,公益足迹遍布全国多地影响数十万人。今年,南都将携手华联发展集团连续第四年援建乡村音乐教室。

受助对象反哺

守护乡村儿童成长

从邀请留守儿童来深接受专业音乐培训,到援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越来越多乡村儿童受益,接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曾经受助的留守儿童有的当上了乡村教师,有的因为留唱团启蒙,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

唐冉冉从小就留守在湖南老家,2012年的暑假,她参加了首届南都留唱团。这段经历,让她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并获得爱心企业的资助,顺利上完大学。如今她已在湖南老家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的首间音乐教室也在她所任教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大堰垱镇中心小学落成。

“留唱团带给了我奇妙的音乐体验,如今我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面向更多的留守儿童。我了解他们对外界的好奇,也知道曾像我一样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缺少平台和外面世界的链接”,唐冉冉说道。留守农村,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受到了抑制,成长也受到局限。“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选择在我任教的学校建第一间乡村音乐教室,孩子们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音乐的美妙,美育与智育并行。外界的关注和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孩子们有机会学习音乐,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认可,这对于他们的成长都是珍贵的经历。”

邓露露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2013年暑假,她参加了第二届南都留唱团,接触到专业的声乐培训,后考上深圳大学音乐系并顺利毕业。2020年,她曾到贵州的乡村音乐教室支教。

“合唱让我感受到温暖团结的力量,让我坚定地选择学习音乐。毕业后参与乡村留唱教室的建设,把音乐启蒙带给孩子们,我很自豪;再次‘续航’成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的志愿者,我可以给孩子们分享留唱团的经历,鼓励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发现自己的热爱,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视野,鼓励他们保持一颗探索的心”。 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高校专业师资持续赋能

曾经的受助儿童成为了乡村振兴音乐教室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南都和华联发展集团不断和高校联动,持续完善乡村音乐教室的软件建设。

2019年以来,星海音乐学院(团队)参与到乡村振兴音乐教室公益计划中,参加了多所“乡村留唱音乐教室”的建设。去年,星海音乐学院的张丰元、李汐、黄思敏、薛舒玮四位同学为两所乡村学校的孩子进行网络授课,团队为“乡村留唱音乐教室”提供了持续的支持。

今年星海音乐学院也将参与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干货满满的网络课程,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建设添砖加瓦。乡村振兴音乐教室的建设正是契合了乡村人才、文化的振兴,对关心留守儿童、关心下一代,推动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系代主任雷济菁说道。

2020年,南都和华联发展集团首次牵手武汉音乐学院建设乡村留唱音乐教室。在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姜宣书看来,在偏远乡村地区建立音乐教室,可以推动乡村地区艺术审美化教育发展,改善偏远乡村地区艺术教育普及不均衡现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艺术审美教育,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为偏远地区学校捐建音乐教室,还能够为项目学校的老师提供持续赋能,并逐步将乐器和舞蹈融入项目学校音乐课堂,还可以挖掘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发扬当地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自信,起到了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作用。

国家一级演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歌唱家协会主席熊家源认为,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持续深入地关注乡村儿童的发展。“留唱团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来’,来深和父母相聚,进行音乐培训,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如今‘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走出去’,把音乐教室建设到乡村学校,在物资、精神需求方面给与乡村儿童帮助。乡村音乐教室需要音乐家、专家‘走出去’给孩子们上课,拓展乡村儿童的视野。让他们知道要去看的、听的、学的东西还很多,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前进,激励他们走出乡村,成才后再去支持家乡建设。乡村振兴是一代代的人去做的,乡村儿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培养他们,他们再去反哺家乡,这是可持续的”。

今年乡村振兴音乐教室援建公益计划特邀中国新艺术创始人、歌唱家龚琳娜;深圳歌唱家协会主席熊家源;音乐制作人、导演王厚明;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徐霞;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姜宣书;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声乐教育系代主任雷济菁;乡村留唱音乐教室志愿者唐冉冉;乡村留唱音乐教室志愿者邓露露作为志愿者招募代言人,期待您的加入,一起成为孩子们的“艺”中人!

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志愿者招募

如果您对艺术教育有一定的造诣修养(不局限于音乐,可以是绘画、舞蹈、戏剧等),欢迎加入乡村振兴音乐教室美育志愿者队伍,成为孩子们的“艺”中人,未来将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艺术的大门,助力乡村振兴。

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5日

采写:南都记者 谢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