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古代女子回娘家(归宁)有多难,娘家不是你想回就能回,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回娘家的忠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回娘家的忠告(古代为什么娘家不是你想回就回)

古代回娘家的忠告

#创作挑战赛#古代女子回娘家(归宁)有多难,娘家不是你想回就能回

“归宁”这一词的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葛覃》中:“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意思是:“衣服有没有洗好,衣服有没有收拾好。赶快做好这些就可以回家看望父母。” 表现的就是女子得以“回娘家”之前的喜悦之情。

《周南.葛覃》全诗原文如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诗写下一位女子回娘家前的准备工作和内心活动。第一章描绘景物,第二章写治葛为衣,第三章才点明“归父母”。原来这位女子是在为“归宁父母”做准备,从中可以看出她“归宁父母”的迫切心情和喜悦之情。

所谓归宁,是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在周代属于“孝行”之一。《周礼·地官司徒下》“师氏”云:“教三行:一日孝行,以亲父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周代的文明程度,将亲爱父母作为“孝行”的内容,并纳入社会道德规范,客观上也是顺应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

今天在我国很多地方每年中有一天是特定的回娘家的日子。如大年初二回娘家,有的地方是端午节。还有传统节日前丈夫陪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送节。其实就是一种女子归宁的习俗传承。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来孝顺父母长辈,在我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当中是多么重要的习俗。所以,古代的女子出嫁之后,返回娘家看望父母,孝顺父母就一件很重要的头等大事。

“归宁”在古代,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礼节、习俗,也可以叫做客,返回外家又或者是三朝回门。这个习俗所指的就是新婚后的新郎新娘夫妇二人,在成亲之后的第三日,要带着礼品回到女方的家中拜访女方的父母、家人。

在古代,出嫁女子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能够得到“归宁”,是一件很难得、很开心,也很值得期待的事。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曹雪芹就把皇上恩准贵妃娘娘贾元春,元宵节回 “贾府省亲”一事,说成是皇上“龙心大悦”、“皇恩浩荡”的极为罕见之举,所以书中贾元春在回贾府时哭诉:“当初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好不容易才回家,大家不说笑只顾哭,我回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可见,女子“归宁”有多么艰难。

在春秋时代,有一种婚姻的,叫政治联姻。即两个国家世代联姻,你嫁我娶,代代如是。就是相互结盟,弱国向强国依附或作强援。女子一般都是政治联姻的工具。一般这样女子相对来说,都清晰自已的使命。

在左传有记载的,两国联姻,女子嫁后,不遵归宁之礼,而造成的灾难,挺多的。如鲁桓公之妻文姜,是齐国的。其父母已逝,按礼是不能再归宁了。可是她在鲁桓公去齐国公干时一起回去了,造成的后果就是文姜通奸其兄,而弑其夫的悲剧。

在这个悲剧前更有一个女子任性归宁,即向姜回娘家带给母国战争的灾难。

《左传隐公二年》记载说:(公元前721年)【经】夏五月,莒人入向。【传】中补充道: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莒国是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楚)、吴"。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汉书·地理志》记载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

由于古籍记载简约,使后人对向国的历史所知甚少,向国,姜姓,在莒南县大店西南,包括临沂部分,临沭部分,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但和莒国相临却是不争的事实。

莒国比向国大,强。

这段记载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春秋时期的女子向姜,向国国君公室的女儿。作为两国政治婚姻联盟的女子,不安莒而归。要么她对自已母家的实力有倚仗,要么就是她就是任性,没明白她只是联姻的工具。

结果来看后者更多些。她的任性显然给她的母国向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虽然史料上再无深入记录。其实在春秋时代,弱小的国家处处小心谨慎,就怕给大国强国找到侵伐的理由。

向姜就这样给了夫家一个堂皇的理由,入向还姜。入,即侵入,即占据。有史书佐证:其一:获大城焉曰入之。出自《左传》。其二:乃入据陈。出自《史记》。

从常理来讲,莒国是带了兵,说白了就是武力开路,才入了向国的,那么就仅仅向姜回夫家就算了吗?那不是纵容任性?在那个时代归宁是很有讲究的。违背了一套流程,就会被认为非礼,带来讨伐很正常。

向姜的母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不得而知,但肯定要为向姜的任性买单,而且一定会肉痛。

后世之人更是想象力丰富而浪漫,把这段史记,读着了浪漫的爱情。历史是残酷的,春秋左传记载中的每一次国与国之战,与入,或伐都是有血的代价,所以向姜带来的只能是血色的,而不是爱情。这场婚姻本身也是没有爱情可言,政治婚姻中,女子都是可怜的,作为工具。

政治婚姻中的夫妻就不是普通的夫妻可以去理解,一切都带着百般的利益与算计。个人,特别是女子个人意愿与幸福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现代文明社会,风气更加开明,平等。回娘家也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想父母了,时间允许,条件允许可以常回去,不是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吗,国家社会都倡导,也深得民心。夫之父母是父母,妻之父母亦是父母。

忌讳的是使小性子,因为夫妻间的一些小矛盾,就赌气跑回娘家,或者生活稍有不如意,就回娘家去找力量。当然男性同样有如此的毛病,特别是没断奶的妈宝男。

回娘家也好,回婆家也好,尽量不带着夫妻生活中的不愉快回去,忌讳让双方任一方父母卷入夫妻间的难断的是非,何况夫妻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对错与是非黑白,硬生生的要拉上父母来评判与站队,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站队呢?这是比较不明智的处理方式,这不就是我们国人最在意的,不间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