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会发出什么两个字的声音(浅谈鸣虫的叫声)(1)

我国三大传统鸣虫分别是“蛐蛐”、“油葫芦”和“蝈蝈”。从昆虫学分类,蛐蛐和油葫芦都属于蟋蟀科,该科还有像马铃、竹铃、金钟等十多个品种;蝈蝈属于螽斯科,该科还有还有扎嘴、纺织娘等。

蛐蛐、油葫芦、蝈蝈虽然叫鸣虫,但它们都不是用嘴发声,而是通过身体某个器官的振动或是器官之间的摩擦发声,其中:

蟋蟀类鸣虫发音齿位于右翅,刮板位于左翅;

螽斯类鸣虫发音齿位于左前翅,刮板位于右前翅。

鸣虫种类繁多,鸣叫方式、所发声音自然也就大相径庭。根据这些差异,人们总结出了数量众多的“叫法”,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根据冬虫爱不爱叫,分为畅叫与懒叫。

根据鸣叫的地点,分为墩叫(固定不动)和揣叫(将鸣虫放在容器中,揣在衣服里)。

因温度变化分为热叫和寒叫,像蝈蝈、蝉不怕热,越热叫得越欢,又被称为“阳虫”;蛐蛐、油葫芦喜欢在低温的夜晚鸣叫,又被称为“阴虫”。

根据是否人为干预发声,分为本叫和药叫,点药自清代发明以来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点药后的鸣虫,叫声往往变得低沉宽厚,音色变美。

根据音色分为亮叫和鼾叫,亮叫音调高和尖,而鼾叫宽厚雄浑,有的更似蛤蟆叫,是鸣虫爱好者追求的最好声音。

根据习性还可分“喜叫、怒叫、哀叫、乐叫、呼叫、爱叫、呤叫”7种,传递出呼偶、求爱、繁殖、警戒、自卫、争斗、对敌、群聚、迁徙等昆虫语言。

鸣虫的叫声最早出现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比鸟类早两亿年,很多人认为“混沌宇宙寂无声,首破宁宇是鸣虫”。因此,聆听虫儿的鸣唱之声就如同在倾听原始的天籁之音,而怡养鸣虫的行为,则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雅致、富有情趣的文化生活。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并致谢意!欢迎各位朋友评论点赞,记得关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