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远方有你

——忆在阳化中学的读书岁月(一)

文/平凡无澜

女儿曾经就读的清化中学(忆阳化中学读书岁月)(1)

最近老反复听一首歌,被旋律倾倒,被歌词浸染,时常放下手里的活儿怔怔地听一遍又一遍,甚至单曲循环;同时点燃一根香烟,闭上眼睛,让思绪飞过千山万水,让想念如三月小雨丝丝滋润我的心田……

"听闻远方有你

动身跋涉千里

追逐沿途的风景

还带着你的呼吸

真的难以忘记

关于你的消息……"

歌词太走心了,突然莫名其妙地想哭……

女儿曾经就读的清化中学(忆阳化中学读书岁月)(2)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一下,阳化中学就是今天的四屯中学,但在35年前,我们都叫她阳化中学,因为以前就属于阳化乡。那时上学是一天三晌,早晨起来赶紧跑步去学校,先上早操,当时放的《第六套广播体操》(现在还记着第一节伸展运动,第八节跳跃运动),紧接着早读,然后上一节语文或者数学课就放学,我们大部分学生立即跑步 回家赶紧吃饭,尤其冬天那时候很冷。上午接连上三节课放学,又快速跑回家吃饭,下午接着上3节课一节课外活动,吃饭,后是晚自习,大约晚上9点左右成群结队的学生蜂蛹而出,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有的还互相大声唱歌耍怪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当然路上有一些学生就立即叼根纸烟噗嗤噗嗤地咂着,还有个别的几个家伙掏出打火机点燃玉米秸秆笼笼,赶紧就跑了。老远在村里的人都能看见大火熊熊燃烧,有的家长看见了并根据其位置判断觉得是自己家的,就怒气冲冲地跑来抓人,结果点火的学生早都跑的无影无踪了,气的他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期间还发生了许多趣事,一些学生来迟了,不想绕个大圈圈走正门入校,就直接翻墙而入,时常有摔倒骨折的,因为围墙很高,那天袁二萌刚刚翻墙跳下,就被藏在树背后的老师一把抓住,然后被领大会上批评罚站,哈哈。还有的上学路上看见麦子颗粒长饱满但还绿着时,就攀折许多麦穗钻到土涯下架起干柴烧起来,个个吃得满嘴满脸都是黑的,斑斑点点,看起来像一个个魔鬼,呵呵。其实烧麦穗的确非常好吃的,他们一直玩到上午放学铃声响了。这个时候我们放了学的大部队又再次经过土涯这里,他们几个又嘻嘻哈哈跟着我们一起回家吃饭了,还谎报家长上午认真上学了,呵呵。其实经常逃学,家长并不知道,我们也不告状。

女儿曾经就读的清化中学(忆阳化中学读书岁月)(3)

深秋了老百姓都种上麦子了,我们上学放学经常不走正道,专走倾斜直线道路——穿过人家的麦地,踩踏坏麦苗,有时一天三顿饭功夫,许多人就在麦田里踩出一条新路来,气的主人来地里追撵我们并且大骂:"放的好好的路不走!你们图快,打捷路!‘’第二天主人就在路入口插入许多刺槐做为栅栏。经常有上三屯,东阳化、南北辛庄村里人去学校告状,在校长面前痛骂我们。杨校长开大会时又警告我们。

这几天我在同学群里发了几条消息:让我们一起回忆回忆阳化中学读书的日子……许多同学陆续发言和发来许多合影照片,看了感慨万千……

同学何亚萍快乐开心地回忆说:咱老师叫学习干士把上课爱说话,捣蛋的学生名字记下,结果你堡子喔李小田偷偷趁她吃饭去了发现本子上记着他名字。第二天上自习时悄悄从窗户外边扔了半节砖头把学习干士头打破了……还有你村子吴朝阳学习好,她遇到难题思考时有爱揪头发的习惯,有次又遇到个难题,揪着揪着结果揪到同桌的男生头发上去了,哈哈"。

同学大漠来客哈哈大笑道:"咱们学校操场东北角不是有个鱼池嘛。夏天中午放学,你们近处的学生都跑回家吃饭去了,但是我们远地方的就在学校里吃饭。一天我和几个同学饭后来到鱼池旁边,拿小抄网还有网兜捞鱼,正在高高兴兴,专心致志地篓鱼着,突然杨校长站在我们身后:'你们几个不午休,干啥呢?'吓死我们了,仍下一切跑了!还有他儿子杨小江呢,哈哈"。

"奥,我记起来了一个事!就是咱们早晨放学一跑出教室,许三娃一看见刘四妹(一四班)就大声喊:'张阳阳!张阳阳!'(刘四妹与张阳阳从小订的娃娃亲,又在同一个学校,一个在四班一个在六班,许三娃与他们同村同学),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羞得刘四妹赶紧低下头在人群里迅速消失了。"吴勤学回忆道。

女儿曾经就读的清化中学(忆阳化中学读书岁月)(4)

现在看着几十年前的照片,我们都很感慨,一个一个分辨着,这是谁,那是谁,最右边这是谁,当年带的什么课……

"数学老师旁边那是李云海老师,奥,他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和咱是同学,叫李建颖……"

"胡说!军厚?咱老师去世了?"我们都一片唏嘘不已,不敢相信照片上如此健康年轻笑容满面的老师已经走了……"后来陆续知道照片上袁杏林老师,李彬老师都已经去世了。大家都很叹息,多么希望我们的老师还健在。

后来问芒果要了吴鹏会老师(他在阳化中学教书多年)电话,了解了一些老师在这几十年里的情况:"你问的刘主任已经去世快10年了,他是竹峪乡政府西边苍峪人,就是你说的胖胖的,个子不高,一脸笑容,戴着深度眼镜,很可爱;我接着又问道:老师,他家还有个女儿叫刘芳,和我以前一个班,现在弄啥,人都在哪儿呢?"

"奥,我记起来了刘芳,她以前学习也不刻苦努力,后来她爸引到地里干了一个暑假农活,实在受不了了,后来才下势学习考上学了,听说在户县上班……还有你问的有关袁杏林老师,他已经去世四年了,也活到80多了,他家就是袁世凯家族里的,我以前还问过他这话。"

那时的教室是砖木结构的两耷拉房子,现在都没有了,找不到痕迹了,操场现在还在,还是那个底坑,不过美丽如画,全是塑胶跑道,一派现代化,漂亮极了。最东边靠围墙的那一排水杉树还在,长得茂盛极了…操场东北角那个鱼池也没有了,因为没有水了,现在上面盖的厕所,不过鱼池旁边的绵白杨树还在,高大挺拔。

女儿曾经就读的清化中学(忆阳化中学读书岁月)(5)

每次开车经过四屯中学,大脑里总是闪现一个念头:何时进去看一看,这里毕竟是我少年时代读书学习的地方啊!但随之又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潦倒狼狈,对不起当年老师的培养,自我惭愧,所以不好意思进去,加之父亲以前就在那里教过书,和许多老师都相识,我生怕别人认出来,更觉得羞愧难当,所以啊一次次经过,一次次躲过,居然二十多年没有再进去过一次,实在遗憾。一晃30多年飞逝而过,我们也从懵懂少年到如今知天命之年,不再有年轻时的任性轻狂、桀骜不驯。多想说啊时光时光您慢慢地走。现在多想对周围的村民也说声对不起,我们那时年少无知,糟蹋了您们的庄稼,同时谢谢以前所有给我们教过书的老师们,谢谢您们的辛劳;最后盼望我们依然健在的老师经常锻炼活动,开心幸福。现在在阳化中学教书学习的老师同学们每天快乐健康;仍在祖国五湖四海打拼的同学们在外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事业有成。再见了我们的青春!再见了,阳化中学!我们将把您永存心里,也祝福母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2022年7月22日于周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