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螺蛳二月蚬菜花甲鱼稻花虾桂花鳜鱼夹水炖白露鳗鲡霜降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白娘娘与小青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白娘娘与小青蛇(小青白娘娘)

白娘娘与小青蛇

正月螺蛳二月蚬。菜花甲鱼稻花虾。桂花鳜鱼夹水炖。白露鳗鲡霜降蟹。

……

上说都是家乡有关月令物候的吃食,也相传已久的俚谚。乡风处处有别,把江南各地方涉及到饮食名物的谚语汇成一辑,推想是很可观的。

我儿时的记忆,新年的年味刚刚退去不久,一支螺蚬的谣歌便唱上了家家户户的饭桌。螺和蚬,这两种水生生物里的小不点儿,在我的家乡是经常被诗人拿来作为吟咏的诗材,范蠡湖与新塍白鹤滩以及复礼乡古池中的五色螺,都被视为灵异之物,除了西施倾梳妆胭脂水所致的传说,《新塍镇志》记:白鹤滩产五色螺,质甚脆,表里通明,外见锦绣,莫可名状。或云道士沈野云尝洗法衣于此,是其灵迹云云。五色螺除却观赏,能否供以佐酒下饭,不为我所知。我生长在嘉兴城里,从小也只是听说范蠡湖有五彩的螺蛳,未之见;更遑论把它端上饭桌来。新塍的,自当去问那里的土著。但螺有彩色的记述我是信的,应是水质所致,家乡的名水——秀水,古时常浮五色波,见者获庆即其证也。或者,水中含矿物质及河床底下储天然燃气也未可知。这要讲到科学了,数百年来至今,未见有去一探究竟的,倒是秀水一词,重为吉辞,已成文化积淀深厚之象征,多方争作冠名以趋时。

五色螺已然消失久矣,便是为明清诗人讴和不绝的梅家荡青口紫底蚬,相家湖黄蚬,在记忆里也久违而不可计时日。青口紫底蚬,四十年前我去王江泾作地名普查,顺道过梅家荡,在书院墩清浅的水中见到它移动的模样,贝纹清晰,淡淡的紫,真好。去岁因事重访此陂泽,但见千顷水域涸落,筑大小鱼池牵连,不复旧观。荡中的古迹书院墩也消失了,墩下的名蚬自然亦风味难再。询之当地人,竟答不出荡之变起于何时。

至若相湖之肥大可比蛤蜊的黄蚬,最好依然抄录朱竹垞的《鸳鸯湖棹歌》(二十四)以慰我的乡思:怀家亭馆相家湖,雪艇风阑近已芜。犹有白蘋香十里,生来黄蚬蛤蜊粗。诗注:怀悦居相湖南,辟柳庄,有水亭名《雪艇》。湖中产蚬甚肥。按:相家湖今改名作湘家湖、湘家荡。相字加三点水,嘉兴人(官方)好给地名加水,不止相家湖一例,这种好水而不惜水的思维是很古怪的。

我卜宅西丽桥畔已近三十年,菜场卖水产的摊主也已从当年的好妇渐臻于妪。我跟她很熟,她今日告诉我,她卖的河蚌螺蚬,近十数年来多出自上海澱山湖,质优,味美,馆子店也多从她的摊头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