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 7月8日报道 台媒称,中国大陆福建省两个相距仅1公里的村庄为了一座山的归属问题数百年来互不通婚,村中两名年轻男女相爱不能相守。此事曝光后引起讨论,当地官方决定介入,力促两村恢复通婚。

据台湾“中央社”7月8日报道,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院前村与扬山村东安下两村最近传出“又见两村不通婚 女大学生为爱抗争”新闻,引起大陆社会广泛关注。

综合大陆媒体报道,这两个出现“婚姻鸿沟”的村庄实际上只有1公里的距离,两地村民都知道两村不通婚的习俗,但大多不知互不通婚的确切原因。 院前村老人会会长李世侨说,“具体年代说不上来,可能有几百年了吧!”

李世侨表示,他从小也被长辈告知不能跟东安下的村民通婚,原因与院前村当年两村一桩婚姻有关。

他说,当年院前村因为成立较早,占领了附近山地,刚成立的东安下则没有山地。一名嫁到东安下的院前村女子觉得委屈,跑回家向父亲开口要了一点山地作为身后的墓地,女子的父亲也划出一些山地给女儿。

不料这一划却划出问题。大量山地被当时东安下村民占领,大大超出了女子父亲给予的范围。院前村村民不同意,双方于是大打出手,打到最后就发毒誓永不通婚。

东安下村书记则表示,事情大概发生在明朝。较晚在当地落脚的东安下住民由于村中没有山,娶亲时要求院前村用一座山作陪嫁。但是后来院前村又说已陪嫁到东安下的山是院前村的,两村为此打架打了18年,并自此不再通婚。

不论理由是什么,两村现在都认为恩怨早已过去,不想为此影响年轻人。石井镇镇政府也表示不能因为老传统让年轻一代失去幸福的权利,因此将出面协调,力促两村恢复通婚。

【延伸阅读】广东两村上演现实版罗密欧朱丽叶:毒誓禁通婚

参考消息网 5月20日报道 港媒称,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因各自所在的家族有世仇而不能通婚的悲剧。

香港《明报》5月20日报道,在广东增城新塘镇,仅有一路之隔的两个古村西洲村与夏埔村,清代时两村的先祖们因械斗而发了“互不通婚”的毒誓。 如今,两村相恋的年轻人,因恋情得不到长辈的支持而苦恼不已。官方则希望继续移风易俗,还年轻人一个自由的婚姻环境。

《明报》援引《信息时报》的报道称,西洲村与夏埔村只有一路相隔,西洲村有钟、刘、陈、徐四姓,当中徐姓人最多。夏埔村90%以上的人姓钟。两村均有年轻男女相恋,但都遭到长辈甚至乡亲强烈反对。

据了解,在清朝时,西洲村与夏埔村发生过械斗。当年械斗的原因已不得而知,但两村发下毒誓钟徐两姓不通婚。这一毒誓一直无人敢冒犯,直到60多年前,一对年轻男女破了这一规矩,一个夏埔姓钟的女孩嫁到西洲村,但结果女方难产而死,男方绝后。两村的老人都认为这是毒誓显灵,从此无人再敢冒犯。

福建历史名村(福建两村因争一座山数百年不通婚)(1)

资料图片:人们在公园“相亲角”看征婚广告。

【延伸阅读】福建晋江八村庄破旧俗:从400年不通婚到光明正大“谈情说爱”

中新网晋江12月28日电 (廖静)“我们8个村子之间有400年不通婚了。”今年62岁的陈科白老人摸了摸后脑勺,一语道出了侨乡福建晋江市安海镇8个村庄曾经的“心酸”。

“仇怨、隔阂,还是其他原因?”即使是村里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人,也解不开这个历经数百年的“谜团”。可正是这些说不清的理由,阻断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金玉良缘。

28日,记者慕名来到这些大多只有一路之隔的村落群,一则公告正贴在8个村庄之间的醒目宣传栏上。原来不久前,晋江安海镇梧山、玉楼、山兜、西畲、丙厝、安厝、塔兜、新陈山八个村庄的社会贤达近150人经商议,决定共同发布公告,用一纸期待已久的公文,破除8村400年不通婚的陈规陋习。

作为侨乡名镇的晋江安海镇,有海外侨胞3.6万多人,港澳台同胞2万多人。即便越来越多村民们走向世界各地,接受外界各种新事物的洗礼,这些村庄几百年遗留下来的陋习却仍没能破除。

75岁的梧山村老人协会会长苏天作告诉中新社记者,“传闻400多年前,这几个村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立誓永不来往、永不通婚。数百年来,虽然近在咫尺,却只能形同路人。”

苏天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为了共同发展家乡经济,几个村打破了互不往来的格局,但各村之间的男女仍无法自由恋爱、通婚。改革开放后,一些彼此相爱的年轻男女,抛开世俗成见,勇敢地向这种陈规陋习发起挑战。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无法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和看法,加上家人的极力反对,最终选择了放弃抗争。

可以光明正大“谈情说爱”,对于梧山村的小苏和西畲村的小陈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他们喜出望外,“终于可以结束长达10年的‘地下情缘’,就算以后我们计划结婚也不会有什么障碍了。”

“从小就有感情的孩子可以‘解放’了。”陈科白说,“做教师几十年了,亲眼看着很多孩子从小就是同学,长大后也日渐产生了感情,可绝大部分最终没能牵手,如今好了,有情人最终可以‘走’在一起了。”(完)

下一页:外媒:中国西藏鼓励民族通婚以促进团结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西藏鼓励民族通婚以促进团结

福建历史名村(福建两村因争一座山数百年不通婚)(2)

2014年8月16日,在西藏工布江达县金达镇新生村,藏族妇女围坐在自家新居前喝酥油茶。通过援藏资金投资200万元,国家投资100万元,新生村建起了26套崭新漂亮的楼房,依托318国道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援藏干部的大力帮扶和资金支持下,新生村村民从事了运输业、家庭旅馆业、奶牛养殖业等各种产业,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579.11元,成为西藏林芝地区的小康示范村。新华社记者潘旭 摄

参考消息网 8月18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在西藏鼓励民族通婚以促进“团结”》的报道称,近日,西藏自治区当地报纸连续刊文倡导民族通婚。根据新公布的政府报告,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民族通婚优待政策。

报道称,西藏自治区最高级别官员陈全国近日敦促领导干部加大力度推动民族通婚,并与19个通婚家庭座谈。

据《西藏日报》报道,陈全国在2014年6月的一个座谈会上表示:“要积极推动各民族间通婚,努力形成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

迄今为止,政府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据报道,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高度评价了这种政策。在报告中,西藏自治区党委政研室称, 近年来全区民族间通婚率每年的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从2008年的666对增加到2013年的4795对 。

报告未提具体细节,但把这种增长归因于通婚夫妇在社会保障、婚育、休假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

西藏人口中约90%是藏族,8%是汉族。整个中国的人口构成正好相反,汉族约占92%,藏族比例不到1%。

近来,西藏的官方报纸不断报道幸福美满的通婚家庭,这些家庭里的孩子热爱汉藏两种文化,既讲藏语也讲汉语。

报道称,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全国范围内给予少数民族优待,借此使他们融入社会 。一些汉族人和少数民族的人对这种政策持批评态度。

报道还称,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但双方或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夫妇最多可以生三个孩子。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时可以获得加分。通婚家庭还会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有时会优先被政府部门录用。

报道说,中国历史上不乏以通婚为手段来维系和平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文成公主与当时的西藏君主松赞干布联姻,从而促成了和约的缔结。

福建历史名村(福建两村因争一座山数百年不通婚)(3)

资料图片:2012年9月27日,56个民族团结形象代表合影。“民族情 雪域行”活动是拉萨市为庆祝西藏自治区设立“民族团结月”22周年暨拉萨市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节”而组织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