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往往又被简单地用作“韬晦”,意思是销声匿迹,不自我炫耀暴露。韬晦一词出自《景德传灯录》:‘属会昌废教,反服韬晦。’《资治通鉴》上也有这样的记载;“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冠,人始服英武。”韬的本意是弓袋,有进去的意思;晦是黑暗,隐晦之意。

韬光养晦,这是一种防身之术,是有意地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意图,以避免他人的注意和猜忌的策略。韬晦,常常被作为一种政治谋略,并有着独特的规律和要求。

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风要摧之;功高盖主,祸将及之。”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过多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在封建社会的官场斗争中,韬光养晦常常是一种免灾去祸的防身术。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商业往来中,韬光养晦仍然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韬光养晦到底要经历什么(韬光养晦它竟是一种防身术)(1)

攻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