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隶属辽宁省鞍山市,位于鞍山市西南部,东隔长(春)大(连)铁路与 铁东区相望,北接鞍钢厂区,西、南与 千山区接壤,南邻鞍山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22°57′54″,北纬41°07′00″,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辖区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总人口31.48万(2015年)[1],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鞍山市铁西区哪个街道富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鞍山市铁西区哪个街道富裕(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概况)

鞍山市铁西区哪个街道富裕

铁西区,隶属辽宁省鞍山市,位于鞍山市西南部,东隔长(春)大(连)铁路与 铁东区相望,北接鞍钢厂区,西、南与 千山区接壤,南邻鞍山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22°57′54″,北纬41°07′00″,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辖区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总人口31.48万(2015年)[1]

清朝初年,铁西境隶属辽阳府辽阳州,旗民杂居,旗籍归辽阳州城守卫管辖,民籍由辽阳州治理。1948年,鞍山解放,境内设新华、永乐、陶官3个区。1950年,撤销区的建置。1953年,将铁西划为新华(后改铁西)、永乐2个区。1955年3月,将永乐区并入铁西至今。

境内著名景点有:永乐公园、铁西区鞍山古城等。

清朝初年,铁西境隶属 辽阳府辽阳州,旗民杂居,旗籍归辽阳州城守卫管辖,民籍由辽阳州治理。 康熙七年(1688年), 辽阳州共划27社,州南有丰盛社(今 千山区丰盛堡),境内属丰盛社所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辽阳州设立乡会,全州划21乡,境内属辽阳州第13乡,乡会所驻地公什屯(今千山区新堡),该乡辖境内八家子、陶官屯、柳西屯、 吴家台、东马圈子、腰马圈子、西马圈子。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沿用清末乡村制。

民国三年(1914年)辽阳州改县制,境内村屯隶属依旧。民国六年(1917年),日本侵略者将今启明、繁荣地区十道街以东,北至鞍钢厂区,东至长大铁路,南至陶官街划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简称“满铁鞍山附属地”),直属日本“满铁”管辖。

民国十一年(1922年),辽阳废乡村制,实行区村制。全县划为一阶区,境内属辽阳县第七区(区公所驻地刘二堡),辖境内9个村屯。其中主村3个、属村6个。主村陶官屯,属村吴家台、南大路(陆)北大路主村八家子,属村柳西屯。主村东马圈子,属村腰马圈子、西马圈子。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铁西地区归属、区划照旧。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日伪统治当局为“强化治安”,实行“新村制”,辽阳县划为13个区,铁西地区属11区(区址八卦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鞍山实行市制,铁西地区就有区的建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设新华、 千岁、 永乐、陶官4个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国民党鞍山市政府设置铁西、复兴、永乐、陶官4个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境内设新华、永乐、陶官3个区。

1950年撤销区的建置,1953年将铁西划为新华(后改铁西)、永乐2个区。

1955年3月28日将永乐区并入铁西至今。

地质

铁西区属于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其岩性主要为一般粘性土组成,黄褐色。其容许承载力在12~18/吨平方米之间。多数地区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基础要求。钻孔灌注桩将是此工程地质区内的主要地基的加固工艺。

地形地貌

西区处于鞍山中部波状平原区,系千山低山丘陵区向辽、浑、太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但无起伏,地表较为平坦,坡降较缓慢,比降平均为3‰,平均海拔为25米。

气候

全区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夏秋季节受海洋暖湿空气控制,气候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为9.6℃,最高为11.3℃(1998年)最低为8.4℃(1976年)春季平均气温在9℃~10℃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24.5℃~24.9℃之间;秋季平均气温在10℃~10.5℃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在一10.4。C—一11.4qC之间。最热月份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热同步,降水集中,常有大雨暴雨,最冷日在1月份。

水文状况

铁西区水文地质,属 杨柳河 冲洪积扇强富水地段,水源位于南陶官一带,取 第四系隐伏岩的地下水,贮水面积为20平方公里,含水层厚28-31米,日开采6万吨。主要供应全区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如 狼、 野猪、 熊等。兽类常见的有 狍子、 狐狸、 獾子、 山猫、 貉、 黄鼬、 山兔、 刺猬等。禽类常见的有 啄木鸟、 布谷鸟、 山雀、翠乌、 黄鹂、 云雀等。

植物资源

植物有 红松、 落叶松、 油松、 云杉、 柏树、 杨树、 柳树、 榆树、 桦树、 椴树、 水曲柳、 花曲柳、 柞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