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生活中的物忌习俗主要涉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碗、筷等生活禁忌。这方面的秦楚俗语较多,如:一日三餐进食,遵循早饭吃饱,中饭吃好,晚饭吃少;早晨白开水一杯,肠里胃里少是非;吃鱼吃肉,青菜打毒;吃一千,吃一万,还是要吃粥和饭;萝卜扯到家,郎中生意差;多吃一点蒜和姜,驱寒解毒保健康;哇喔鸟儿不着肉,叼嘴婆娘不长膘;吃半饱的有得病,胀死的人有得伤。

“柴禁忌”——

老是不能用一根筷子吃饭(不能用不整齐的筷子吃饭)(1)

柴的禁忌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别。山区的人们取柴主要在柴山——专门供打柴用的山,砍墩不能挖墩,不能在林山打柴,特别是不能够在祖山“和神山打柴。除了祭祀以外,一般不能够到祖山和神山去,否则被认为渎职先人和神灵。柴成垛,一般在屋前,不能在屋后。

平原的人们用柴以农作物梗枝为主。取树枝为柴时,不能够取主枝,不能取丈二以下树的树枝。柴成堆一般在屋的东面或伙房的屋内,不能在屋的南面。

“五谷禁忌”——

五谷既是粮食,也是神圣物。人们不能够亵渎五谷,否则要遭受报应,不能够浪费粮食,丢弃米饭。湖北各地许多地头均建有小五谷庙。五谷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比较有名的五谷庙有,鄂西南的恩施市龙凤镇和利川市南坪的两个五谷庙,鄂西北的十堰市房县大木镇、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和丹江口市比河管理区的三个五谷庙,鄂中南石首市高基庙镇附近的一个五谷庙。还有以五谷为祭祀的歌谣。如十堰市房县、神农架一带传唱的《神农五谷歌》。《神农五谷歌》是一部有3140行的长篇叙事诗,描述了神农尝百草,辨五谷杂粮等内容。道教还有所谓的《五谷经》,“…然后炎帝王往一样山,寻得一粟子一粒,计在枣树中.八种得成粟谷;大梁山中寻得稻谷一粒,计在柳树中,种得成稻谷;朱石山寻得小豆一颗,计在李树中,六种得成小豆;维石山寻得大豆一粒,计在槐树中,五种得大豆:长石山得大小麦二粒,计在桃树中,四种终成大小麦;武石山寻得芝麻一粒,计在荆树中,后种终成芝麻;初种五谷,皆因六树而生炎帝王菩萨……”

“油料作物禁忌”——

老是不能用一根筷子吃饭(不能用不整齐的筷子吃饭)(2)

芝麻、高粱作为五谷,更多体现在民风民间中。祭祀中撒五谷必定有芝麻、高粱。芝麻虽然是油料作物,归位五谷后,则成了神物,不可亵读,只有在节日或尊贵客人来后才使用芝麻油。除芝麻外,还有花生、大豆、菜籽、棉花籽等油料植物。花生油也不是日常食用油,一般在结婚夫妻的饮食中使用。动物熬制的食用油不能在夏天使用,一般在冬天、春天使用。

“盐、酱禁忌”——

盐不仅是一种作料,还是一种辟邪物。孕妇刚生小孩后,吃的鱼、肉等动物需要先用盐腌制一会儿再烹饪。民间认为动物的灵魂对孕妇和婴儿不利,故需要腌制。民俗认为,因为动物有病菌,烧烤不熟,抵抗力不强的孕妇和婴儿容易得病;有一些动物是促进人的血脉扩张,不利孕妇伤口愈合。民间认为烹调食物不能加盐过早,特别是一些需要猛火爆炒,或爆沸,乃至需要焖、烘、烤2~3小时以上的食品,不能加盐太早。民间认为买盐是男人的事,用盐是女人的事。如果是颗盐(俗称海盐),要爆锅、炒盐,不能够直接用,否则对人体不利。菜淡了,客人不能够直接加盐,否则认为对厨师侮辱。一般由厨师用油烧一会儿盐,或加一些作料,熬制好后,由厨师将有盐的料理倒到菜上面,由厨师搅拌可匀。有时,农民用自制的豆瓣酱或咸辣酱当做盐。

“茶禁忌”——

秦楚人爱喝茶,主要以茶叶茶为主。喝茶习俗不仅指喝茶叶茶,处指吃果品点心茶等。被冠以“喝茶”的习俗有三类,一类是纯茶叶泡制的茶,称杀叶茶。一类是单一食物经过特定的方法熬制的流质饮品,称为某某茶。如,用米经过特定的方法熬制的流质饮品,称为米茶。米茶是农家夏天午后到农田干活之前的3~4点钟充饥的食物。用花椒经过特定的方法熬制成带有咸味的饮料称为花椒茶。花椒茶是农家夏天祛暑消食的饮料。用鸡蛋煮成的四个荷包蛋,加糖而成的食品,称为鸡蛋茶。一般用于招待尊贵的客人。一类是混合各种物料经过特定的方法熬制的流质饮品,称为吃茶,或喝茶。

孕妇不能够喝茶叶茶,特别是已经出怀“的孕妇不能够喝茶叶茶,不能够喝浓茶叶茶,不能够空腹饮茶叶茶;冬天不能够喝烫茶叶茶。女人在月经期不能够喝茶叶茶。茶叶被当做解渴,也当做药物。荆楚蕲春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茶有清头目、醒昏睡、化痰消食下气和利尿止泻的作用。喝茶叶茶在荆楚,特别在江汉平原尤甚。茶圣就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

秦楚的茶还有用花椒、芝麻、黄豆、花生等经过特定的方法熬制成带有咸味的茶称为花茶,俗称花椒茶、芝麻茶等。这种茶一般在婚嫁吉庆才有,其他时节很少见。主人家不能在丧葬鬼节熬制。花椒意象是夫妻生活和睦、和谐,芝麻意象是家庭生活节节高,黄豆意象是财源滚滚、事业有上天保佑,花生意象是子女齐全,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花着生小孩。

秦楚的果品点心茶是作为茶水招待客人的一种习俗,俗称吃茶。这种茶般在春节期间才有,其他时节很少见。这是一种隆重的招待礼仪,客人吃了果品点心等茶水后,主人家接着准备一桌用碟子盛的菜,然后准备一桌用碗盛的菜,俗称“十碟十碗一茶水”。清明节后到秋分时节,主人家一般不用“十碟十碗一茶水”招待客人,除非至亲家人历尽千辛万苦终得团聚时。

“饮食禁忌”——

不能在锅盖上切东西。给客人盛饭时,不能把整锅饭分成一碗碗的份饭。不能将饭盛的过满或过多或带尖的形状,也不能一勺就盛好一碗。不能含着食物讲话。不能在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

“筷子禁忌”——

老是不能用一根筷子吃饭(不能用不整齐的筷子吃饭)(3)

古代叫箸,或筋,或筻。箸与住谐音,意象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选择筷子时不能够选择长短不齐的筷子,或者将一些长短不齐的筷子放在桌子上,俗称“三长两短”不吉利,意象是将要死亡。也不能够将筷子颠倒使用,无论一根还是一双均不能,俗称“颠倒乾坤”,意象是缺乏礼仪,或没有伦理。

食筷子时不能够把食指拾起来,男人不能够把小指抬起来。伸出食指有指责人的意象,伸出小指有轻视他人的意象,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允许的。餐时不能口含筷子或古添筷子。不能够用筷子击盏敲盅。不能坐在餐桌 h 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敞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用筷子击盏敲盅,意龟是哀悼死人。圧子在妻于死去后击缶而歌。范蠡在其大儿子死后击鼓而歌,擱州市沙市地区迄今流传着丧葬习俗“鼓盆歌”。“鼓盆歌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婚嫁吉庆时遇有乞丐来乞讨,则主人家马上为乞丐准备四样或八样菜肴并用带有缺口的碗盛满饭给乞丐,以使乞丐不敲碗。不能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不能够将筷子含在嘴里。这均被认为是哀悼死人。

用筷子夹菜时不能够夹起食物之后放回盘碟,俗称“起箸回食◇意象是求主人回死);也不能够用筷子在菜盘上来回的转,或在空中游弋却又不夹菜,俗称“执箸巡城”,意象为挑衅,轻视酒桌上的主席;也不能够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意象为轻视厨师的菜肴,俗称“迷箸刨坟”;也不能够用筷子叉取食物,意象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俗称“定海神针”,而应该用筷子夹食物放进嘴里;也不能够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意象被认为无赖、无耻行为,俗称“舔箸无(齿)耻”;也不能够将菜或汤流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意象被认为哭丧行为,俗称“泪箸遗珠”。

不能把筷子架放于盘碟与桌案之间,其筷尖往往是高高翘起同时指向会餐者,这些行为意象均表示指责、挑衅他人。

请加关注@秦楚刊号​随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