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

蔓菁饭小时候吃过(蔓菁味蕾里的记忆)(1)

(蔓菁)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的印象里,蔓菁和母亲的乡愁有关。

因为产量低或者是种植习惯、饮食习惯等,秦皇岛很少有人听说过当地农民有种植蔓菁的,市场里也没有售卖的。甚至你跟小贩们打听,他们都不知道蔓菁为何物。

但是,背井离乡几十年的母亲对于蔓菁有着近乎痴迷的偏爱。

退休后,她甚至在小区外的铁道边开垦过一小片荒地,在那里种植了百十棵蔓菁。

那年秋天,母亲喜笑颜开地收获了。一小堆儿个头不大的小蔓菁被她东家西家分享了不少,剩下十几斤,母亲十分宝贝地洗净收好,留待着冬天慢慢地品尝。

当母亲兴冲冲准备第二年接着种地时,人家铁路部门不让了。

母亲喜欢用蔓菁掺着白薯熬棒子面粥,每每家里飘着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儿时,我就知道母亲又淘换到她的最爱了。

一个人对于童年时代带有母亲印记的食物味道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群消防队员们正在吃饭,镜头对准了一盘饺子和一个队员,只见他夹起一个饺子吃到嘴里后,悄悄地放下筷子,不惹人注意地擦拭了一下眼睛。他的小动作引起旁边的战友注意,问他“好吃吗?”他说“好吃,有我们家老太太做的味道,好几年没回家了,突然就想起了母亲”。说着,泪水再一次盈满眼眶。此时,站在门口的他的母亲端着一盘饺子走了进来。原来,这是队里特意制造的一次惊喜。

踏遍千山万水,他依然记得母爱的味道。

蔓菁,这种带有独特的中药味道的十字花科植物的种子,就是母亲的味蕾上关于母爱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但是,我小时候对这种怪怪的中药味儿是深恶痛绝的。本来挺好的甜丝丝的白薯粥,掺进了蔓菁后,大大降低了我的饮食幸福感。但是,熊孩子对于爸爸妈妈的家乡味蕾只能服从,没有抗拒的能力。好在,蔓菁这种“奢侈品”,母亲不经常能够得到,而且往往只能偶尔从老家来的亲朋那里分享到那么几斤。据说,现在老家也极少有人种植蔓菁了。

后来,我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母亲的家依然是我的大本营,在母亲时不时提供的带有蔓菁的饮食中,我慢慢接受并爱上了它的味道。

也许是人到中年懂得了兼容,也许是理解并认可了母亲的这份乡愁。

2015年母亲突发状况,从病倒到去世后这七年的时间,我再也没有吃过蔓菁。蔓菁似乎已经淡出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就像我已经慢慢接受了双亲已经远去的事实。

3月24日,母亲的忌日快到了。

那天,女儿跟我视频时,神神秘秘地说“给你个惊喜,妈妈,你绝对想不到我给你网购了什么好东西?”

从化妆品、服装,到跑鞋、遮阳帽,猜了个遍,也没想出她到底给我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我的好奇心让我一直在脑子里转着,想着女儿的小心思。

猜不出就不猜了,坐等啦,

我暖暖的小棉袄啊!

昨晚上挺晚的了,接到快递的留言,凭密码去丰巢快递柜取件。于是,一大早就跑去取了回来,拎着挺沉,有份量。

回家剪开包装后,一箱新鲜的、带着泥土芳香的大个头的蔓菁豁然亮相惊讶了我。

女儿说,真的不是有意寻找蔓菁的。应该说,在她的记忆里,关于蔓菁可能比我的记忆更薄、更少。她是逛网络超市时,突然弹出一个视频,在售卖一种叫“蔓菁”的食物。突然就想起了她小时候姥姥心心念念的那个名称,寻思着会不会就是同一种东西呢?在网上查了查,确定无疑。便下单给我买了几斤。

她说“一定是姥姥冥冥中提醒我买的”。

这绝对是母亲的一个小幽默,天堂里的她用这种方式创造了一个我们祖孙三代在味蕾上相逢的机会。被她带大的外孙女,在她的忌日到来时,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对最爱的姥姥特殊的纪念。

蔓菁,让我想妈妈了。

削皮,切块,入锅,不一会儿的功夫,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熟悉的、亲切的、母亲的味道。

跨越岁月的云烟,我又看到了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蔓菁饭小时候吃过(蔓菁味蕾里的记忆)(2)

注:蔓菁含有丰富的VA、VC、VK,以及叶酸、钙等微量元素。药用价值不容小觑。

蔓菁浑身是宝,蔓菁叶味苦,性温无毒,具有利五脏、耳聪目明、轻身之功效,可红润肌肤、抗衰老、益气。蔓菁花味辛、苦。性平,无毒。明目轻身。蔓菁子味辛,性平,无毒。主治视力疲劳,视力差,久服延年益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