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浩瀚的洪流中,诞生了许多军事英雄,他们无一不心思缜密,用兵如神,打了无数漂亮的胜仗。

然而由于“功高盖主”的原因,许多能征善战的军事英雄却在政治上打了败仗,而且败得很彻底,落了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这一类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白起,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军神”和“杀神”,在军事上,白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杀戮方面,白起指挥部队杀敌百余万。

根据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的统计,在战国时期,一共有260余万士兵战死,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战神”、“杀神”白起的“功劳”。

最有名的当属长平之战,白起要求全体秦国人“男当卒,女当从”,举全国之力打败了赵国,坑杀俘虏45万人,从此赵国实力江河日下,秦国也正式拉开了统一全国的序幕。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军神,在打仗中却有一个忌讳,白起严禁士兵们吃羊肉!

那么,白起为何有这样的忌讳?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

笔者将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白起禁羊

行军打仗不仅需要骁勇善战的士兵,更考验部队的补给能力,有一句话说的很现实,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如果士兵吃不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秦国为何能横扫六合?一是民风尚武,战士能征善战,二是秦国人的饮食比较好,身体素质强。

秦国发源于大西北,这里的农耕不发达,但是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秦人一直以肉食为主,身体也较为健壮。

在秦人的“肉篮子”里,羊肉因为肉质鲜美加上做法多样,成为了最常见的肉类之一,可以说食羊肉之风贯穿了秦国的始末。

因为广泛的食用基础,在行军打仗时,不少士兵会私自携带一些羊肉,偶尔饿了,就拿出来啃上两口,一是改善生活,二是怀念家乡。

对于士兵们吃羊肉的行为,许多秦朝将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在地狱般的战争面前,这是难得的消遣方式。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2)

然而在白起领兵后,他就下达了一个冷酷的命令,军伍中禁止吃羊肉,胆敢有人违背,军法从重处置。

许多士兵表示不理解,因为羊肉不是天天吃,每次吃的也不多,而且相对于上阵杀敌,吃羊肉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位大将军如此管教,显得多事了。

但是军令如山,既然将军都已经发话了,也不能跟他硬碰硬,一些不服的士兵只能暂时抑制对羊肉的渴望。

可馋虫这种东西是越养越大,时间短了可以,时间长了只会越来越渴望,有一天一个秦兵受不了了,他偷偷去附近买了一点羊肉,然后密封在罐子里,偷偷带了回军营。

一天晚上,这个士兵见四下无人,于是跑到树林里偷偷烤了吃,很快羊肉的香味吸引了许多士兵,他们不顾军令,一下把羊肉吃了个精光。

吃完后,这些士兵就后悔了,他们担心军令处罚,可第二天他们发现一切正常,于是偷吃羊肉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胆子越来越来大。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3)

从深山老林,再到军营附近,最后甚至在帐篷中偷吃,一副肆无忌惮的样子。

一次,就在一群人在帐篷内偷吃羊肉时,突然一声怒吼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这时偷吃羊肉的士兵发现白起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

还没等他们开口,白起就怒吼道,之前我就下过命令,不能吃羊肉,违者重罚,你们说,你们怎么处置?

这些人被白起吓到了,一时说不出话来,然而很快一个气愤地士兵站了起来,表达了自己心中地不满,他说,我们又不是逃兵,我们只是吃了羊肉!有什么错!

看有人质疑自己,白起却笑了,他说,你就算走50步,我也能闻到你身上的羊肉味,而且这仅仅是你一个人吃了肉。

如果许多人吃了羊肉,身上都有羊肉味,我们出去作战时,位置就会暴露,失去了先机,我们必然损失惨重啊!

那名士兵听后低下了头,原来白起地心思如此缜密,不愧是军事家,于是这名士兵主动向白起承认了错误,甘愿受罚,白起却并没有难为他。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4)

很快,这件事在军营中传开了,再也没有人质疑白起了,反而对他刚柔并济地用兵之道折服了,于是所有人都不吃羊肉,严格执行白起的军令。

那么,白起是如何发家?如何有这样高超的军事眼光呢?

将星升起

白起是陕西眉县人,关于他的出身和少年经历,历史上记载的并不多,但留下的是,白起的先祖曾经是秦穆公的一位将军,打了不少胜仗。

但祖辈的荣耀并没有照耀到白起的身上,等到白起这一代时,家里已经走向了没落,一家人以农耕为生。

不过白起身上还有不少祖辈们的影子,白起身体强壮,而且酷爱舞枪弄棒、行侠仗义,是一个武将的好苗子。

慢慢地,白起“侠客”的名气越来越大,成功吸引了当地名门豪族魏冉的注意。

魏冉的年纪和白起相似,两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很快两人就结下了手足之情,后续凭借着魏冉的帮衬,白起鲤鱼跳龙门,改变了命运。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5)

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准备立太子,为了给立太子之事增加“筹码”,秦惠文王给太子定下了一门亲事,让他娶魏冉之姐魏枝为妻。

魏枝是秦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宣太后,也是《芈月传》主角芈月的历史原型。

从此魏冉从地方豪强变成了皇亲国戚,地位一步登天,作为魏冉的好哥们,白起进入军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魏枝的丈夫是秦武王,在一次举重比赛时,秦武王不幸被砸死,年仅10岁的秦昭襄王继位,魏枝母以子贵,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太后,也成为了首位“垂帘听政”的女皇。

在魏枝的支持下,国舅魏冉成为秦朝政坛的头号人物,在他的支持下白起的戎马生涯也是越走越顺。

公元前294年,白起攻打韩国新城,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伊川县,仅用一仗,就把韩国百年家底打光了,而且彻底打碎了韩国变为“强国”的梦想。

次年为了报仇,韩国拉上魏国一起攻打秦国,一共派遣了联军25万,秦国上下议论纷纷,认为这是一场血战。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6)

但国相魏冉却不慌不忙,他摆出了白起这个王牌,白起不负众望,他上任后采用了避实就虚、先易后难的打法,将联军狠狠地按在崤函、伊阙,最终全灭了联军,还趁胜追击,夺取了韩国大量的土地。

此战白起一战成名,担任国尉,位置比肩秦国大将军,在此之前,白起最高职位是庶长,相当于民兵的最高指挥官,但被提拔后,白起不仅成功“转正”,还进入了秦国正规军的权力中枢,可谓一步登天。

真正让秦人折服的不仅仅是白起过硬的“后台”,而是白起的军事能力,放眼当时全国,白起的军事能力都是独一档,都是让全国人民震服的。

在担任秦国将领的三十多年间,白起横扫六合,攻城拔寨百余地,赢下七十多次战斗的胜利,斩杀敌人百余万,可以说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有利基础。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7)

白起率领秦军在长平共斩杀赵军45万,在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5万,在华阳斩杀魏军13万,在鄢地斩杀楚军十余万,在径城斩杀韩军5万,在偃斩杀赵军两万,这仅为大型战役的统计,实际上白起斩敌的数字已过百万。

可以这么说,秦国的半壁江山都是白起打下的。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长平秦士

公元前270年,魏冉下台,魏人范雎入秦为相,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让秦国对附近的赵国、魏国和韩国用兵不断。

韩国本身势力弱小,经过这番折腾下来,势力更加衰弱,秦国找准时机,直接派兵攻占野王(今河南沁阳)等地。

韩国自知打不过秦国,于是想了个办法,把野王、上党等地献给赵国,但是只是权属给赵国,如果赵国想拿,那就自己去打下来。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8)

韩国一石二鸟,引得赵国、秦国混战,自己却坐山观虎斗,算盘打得响亮,他们认为两国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自己可能趁需拿下几座城池。

结果如韩国所料,秦国得知赵国接受上党的消息后十分不满,于是出兵攻赵,两国部队首先在上党对决。

公元前260年初,秦将王乾向长平的赵军发动猛攻,赵国名将廉颇迎敌,双方互有胜负。

不久之后白起到达战场,开始指挥秦军作战,秦军迅速攻破了的两处军事基地,还击杀、俘获了赵国的六名军官。

廉颇经历数次败仗,于是建起围栏,坚守不出站,廉颇知道秦军势头正旺,准备用以逸待劳的方式挫败秦军的锐气,然后等到有利时机再出击。

然而廉颇还是没有意识到他的对手多可怕,白起一看廉颇准备打阵地战,于是他也按兵不动、安营扎寨,准备拖垮赵国。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9)

这一对垒,就是三年,赵王坐不住了,他多次指责廉颇干事拖沓,最后动了换将的想法。

这一信息被白起知道后,白起迅速在赵国传播谣言说,廉颇是秦国的手下败将,白起看不上他,但让白起惧怕的是赵括。

果真,赵王中了白起的离间计,公元前260年7月,他把赵括叫进皇宫,然后简单谈了谈对战局想法,就让他披挂上阵,代替廉颇的位置,事实证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打起仗来一无是处。

不过白起不管对手是谁,就算是赵括这样的“理论派”,白起都会相当重视。

有人认为赵军擅长攻,不擅长守,秦军可以发起总攻,然后一举消灭赵军。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0)

白起却说,我们和赵军对峙三年,你能说赵军不擅长守吗?赵军攻亦善守,为天下精锐之军,轻敌必败,传令三军,任何人不能有轻敌之心,如果因此丢失了阵地,军法斩立决。

白起行事果断,也有自己的预判能力,这才是他成为军神的原因,这也是取得上党战役胜利的原因。

随后白起向副将们分析起了赵军的特点,白起说出赵军的四优,一为轻猛剽悍,二为随身足食,三为久守,攻欲强,四为主将(赵括)年轻气盛。

但话锋一转,白起又分析了赵军的四短,一是轻猛剽悍利于突袭,不利于阵地战;

二是只重视随身足食,忽略了建立持久的粮道,

三是攻欲强,但是少理智,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四是主将太过年轻,少智谋。

白起归纳的“四短”基本化解了赵军的四长,所以他在心理深处认为上党战役赵军的败局已定。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1)

当时的情况是60万秦军围住了45万赵军,秦军无法吃下赵军,赵军也无法突围,唯一能加速战争胜败的就是补给。

于是白起号召全国“男当卒,女当从”,意思是只要是成年男性,就去前线当兵,只要是女的,就跟从部队,搬运粮草、补给,为了这次战役,秦国举全国之力,准备豪赌一把!

白起命令精兵三万绕到赵军的后路,切了赵军唯一的粮道,赵军大乱,白起又派骑兵趁势将赵军主力部队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队,赵军走上土崩瓦解的第一步。

粮道被断46天后,赵军开始断粮,大量士兵被饿死,一些士兵甚至出现了相互残杀为食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下赵军只能突围,赵括最后说出了一段极为悲壮的话:赵军主力尚在,战力亦尤在,脱困之路,只有血战!

于是赵军一分为二,赵括率领15万大军向北侧突围,赵庄率领30万大军,向西南方向突围。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2)

然而秦军以逸待劳良久,以铁桶阵锁赵军于营垒之中,赵军连突五次,终不能成。

看见赵军被重重围困,秦军上下一片欢腾,但白起却没有放松,他又留下了名垂青史的一句话。

困兽之斗,兵家所畏,今我军围困赵五十余万大军,实为围猛虎于咫尺,可能轻乎!

此令一出,秦军再次警觉起来,赵军人人拼死奋战,秦军也丝毫不让,双方浴血奋战,最终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军神白起,赵军基本被秦军屠杀干净,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歼灭战。

白起军事能力超强,但他没有居功自傲,永远是那般冷静,永远是那般清醒,永远都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局势,甚至还可以考虑到“吃羊肉”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所以他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军事奇迹,并得以名留青史。

然而,虽然白起一心为国而战,但毕竟功高盖主,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可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3)

白起自刎

白起的克星是范雎,范雎原来是魏国人,后来蒙冤逃到了秦国,为了能在秦国位极人臣,一雪前耻,范雎用了许多卑鄙的手段,他的第一个矛头就对准了“大红人”白起。

就在白起获得长平战役的胜利后,范雎就蛊惑秦王说,我军将士长期在外征战,势必疲劳,现在已经取得大胜,应该回国休息,这样可以保持战斗力。

刚好当时赵国主动求和,奉上了大量的珍宝和美女,秦王十分高兴,于是命令白起领兵回国,这让白起十分不悦,两个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几个月后,白起回到了秦都咸阳,一进城他就质问秦王,当时我们应该趁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这是多么千载难得的好机会啊。

秦王瞠目结舌,他看了一眼范雎说,我不懂军事,要不现在继续发兵赵国?

白起摇了摇头说,战机稍纵即逝,现在已经拿不下赵国了。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4)

原来赵国求和是假,军事准备是真,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赵军在廉颇等人的整顿下焕然一新,他们同仇敌忾,誓要给死去的将士们报仇,战斗力空前强大。

但秦王还是看不明白局势,他急于求成,于是再次要求白起出兵。

可白起又一次拒绝了,而且说话很难听,吾掌兵四十年,识军机。

白起的意思是我带兵打仗了40多年,你秦王才打过几年,我能判断出时机,你秦王是绝对判断不出来的。

白起无意中拔高了自己,贬低了秦王,这就有了功高盖主的嫌疑,秦王也被他气的说不出话来,于是拂袖而去。

秦王后来越想越气,他认为难不成我大秦帝国缺了你白起就不行了?

于是秦王命令王稽带领部队攻打赵国,结果不到三个月,就被赵军打的损兵折将,最后退兵回国。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5)

远在咸阳的白起听到消息后,笑着对门生说道,果然事情不出我所料!白起说这句话应该是一时得意,但很容易被误解成看秦王的笑话。

这句话后来被范雎传到了秦王那里,秦王知道后怒不可遏,于是传令要“面斥”白起,可白起事先已经接到了消息,于是装病闭门谢客,把秦王的使者关在了门外。

秦王气得咬牙切齿,他再次要求白起出山,可再三被白起拒绝,于是他给白起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即日出兵伐赵,若不从,削职为民!驱咸阳!

秦王的意思很明白,你作为大秦的将军就应该去打仗,如果你再推辞,那你就别当了,收拾行李,回家吧。

秦王认为这次白起会乖乖听话,可白起英明了一辈子,最后时刻起了倔脾气,他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带着老婆孩子就回家了,也没告诉秦王。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6)

秦王被白起难住了,他找范雎来商量,他说白起是名将,一定要派兵把他追回来,不然会给天下留个秦王不容能人的恶名。

这时范雎看准机会,来了一个神助攻,他说白起现在还能听你的吗?他不告而别,万一去了别的国家了,那就成秦国的心腹大患了!

秦王沉思了一会,问那该当如何?范雎说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不久之后,白起的小马车被秦兵追赶上,秦兵大声说道,大王念白起有功,特送一件物品以备使用。

白起打开装物品的盒子,发现是一把宝剑,他仰天长叹说,我白起做了什么过错,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过了一会,白起又说,我确实该死,我坑杀了几十万赵国降兵,这就是死罪一条!

说完白起拔剑自刎,这时距离长平战役才刚过两年,一代将星迅速升起,却又迅速陨落,令人无限唏嘘。

白起为什么不允许士兵吃羊肉(白起打仗时有个规矩)(17)

结语

白起戎马一生,而且事无巨细,百战百胜,是报效国家的忠臣,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不可多得的将星。

然而即便白起能名垂青史,即便他举世无双,用兵如神,可他还是被扣上了功高盖主的大帽子,死时一片狼藉,成为当时头号悲剧人物,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悲歌。

编辑:十年

责编: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