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

——《名画记》

宗炳活动于南朝刘宋时期,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含道映物,澄怀味像,畅神等观点,对后来的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

倚门望楼观自在(澄怀卧游味象)(1)

澄怀卧游图册(其一)清代 陶然

澄怀就是涤荡胸怀,实现“最自由最充沛的身心的自我”,胸襟廓然,脱净尘垢。澄怀是为了提供审美的主体条件。

《名画记》中关于宗炳“卧游”的记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阐发,是魏晋风度在山水画中的映射,奠定了后来山水画发展的基调。

倚门望楼观自在(澄怀卧游味象)(2)

卧游图册(其一)明代 沈周

“卧游”时为了味象、观道,是虚空心境,神游物外,体味自然的生化之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的“齐物”状态。

以上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畅神”,是进入一种摒弃了一切外物和杂念的绝对虚无境界,是一种全身心的极度愉悦和精神的最高自由。

倚门望楼观自在(澄怀卧游味象)(3)

潇湘卧游图(局部) 南宋 李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