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景平

“博雅城好像又歇业了,电动车都堵大门口了!”有读者向小时新闻记者爆料,说文一西路上这家商场已“人去楼空”。

博雅城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不过2公里,周边还有西溪公馆、大华西溪风情等住宅,又有靠近钉钉、海创园等企业园区。

照理来说,这个串联老城区和未来科技城的商业体应该不愁人气,怎么会”人去楼空”呢?带着疑问,记者在工作日下午实地跑了一趟。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1)

记者实地探访:

商场内空空荡荡,物美超市和品牌餐饮店仍在营业

商场的外观看上去还不错,但是一走近,记者就被其惨淡的人气惊到了。博雅城正大门已关闭,凌乱地停着几辆电动车。 我们沿着侧面找入口,墙面的广告牌显示出这里从前的热闹,我们熟知的星巴克、阿迪达斯、雅戈尔等品牌都赫然在列,而如今却只剩空空荡荡。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2)

好不容易找到肯德基的入口,一进去发现商场内部已是“人去楼空”。40度的高温天气,竟然连空调都没开,肯德基店里除了营业员以外,空无一人,只有偶尔几个外卖小哥进出取餐。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3)

往里走,本以为多少会有一些商铺还开着,结果走到商场中庭发现,原来博雅城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空调电灯都没开,各层商铺都关门歇业了。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4)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5)

记者发现,除了肯德基以外,整个博雅城只剩负一楼的物美超市和老娘舅还在营业。“我们全靠外卖生意撑着还没关门,其他商户没生意去年就基本走光了。”老娘舅门店里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物美超市里商品种类倒是丰富齐全,但顾客稀少。“其他商户租约到期就都走光了。”超市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现在商场基本关闭了,但超市还是正常开的,没有收到关店的通知。”

记者调查:

拿地8年3度更名,项目命运多舛

博雅城这样的现状,令人唏嘘。

说起来,这也是一家“有故事”的商场。

2011年,蓝顿实业和兰信投资以7.7亿元拿地,溢价率达到惊人的300%,项目被命名为“西溪海港城”。

然而这个一听就很有商业野心的名字,一直未能落地。2014年,因开发商欠款2亿元,项目停工。同年11月,北大资源收购了该项目,改名为“北大资源海港城”。东家变了,商业意图并未改变。

只是,换了东家也不顶事。在再次延期交付之后,直到2017年,项目终于开始招商,名字再次更名为“博雅城”。

2019年12月,历经8年波折,博雅城才终于开业!

商场原本规划以“漫游生活”为主题打造超强业态矩阵,如今在商场外的品牌LOGO墙上,我们还能看到当初雄心勃勃的目标,可惜LOGO还在,经营者已走。

博雅城还会重新招商吗?

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了浙江北大资源地产有限公司的电话。“博雅城已和北大资源不在一个体系内好几年了。” 电话里工作人员表示,“重整后新方正被中国平安收购了,有什么新的后续动向目前还不知道。”

记者随后查询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了解到,2020年北大资源集团的母公司北大方正负债三千亿,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行破产重组。

博雅新城是哪个开发商(历经8年3度更名博雅城又被曝)(6)

去年中国平安宣布正式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其中,中国平安人寿或下属全资主体拟出资约482亿元受让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约66.51%股权。

新方正集团是方正集团破产重整后的产物,其中保留资产就包括了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母公司一年多的重整,北大资源集团也开始了自身的业务整合。今年初设立了方正商业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原与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相关的企业几乎都已经划归了到了这个新设的商业地产平台中。

有分析认为,对北大资源来说,重整将给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并为旗下商业项目开发带来利好。

新股东入主后重新布局招商,博雅城未来能否焕发生机?小时新闻记者会继续关注。

新闻

有商场濒临出局,也有新入局者源源不断

最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人逛商场时会很直观地感受到,有些二线商场或郊区的商场人流少了,常逛的店铺有些没开门,有些已悄然闭店。据CAIC(中国房地产资管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重点9城购物中心客流量下滑幅度普遍在10-30%之间。重点城市空置率不断上行,北上广、成都和武汉空置率均超5%,而5%被认为是商场空置率的警戒线,高于这个标准将对商业购物中心运营带来一定影响。

相比较而言,商业购物中心空置率比较低的是杭州和深圳。二季度以来,杭州政府促进消费恢复的举措接连出台,零售、餐饮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陆续落地,杭州商业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只有2.7%,但由于区域商圈内部分商场差异化调整成果有限,城东和城北项目空置率上升,拉动整体空置率较一季度上升了0.7个百分点。

同时,有商场濒临出局,但每年仍有源源不断的商场入局,接下来的几年,杭州的商业体还会不断增多,银泰系、天街系、万象城/汇等不断布局,武林广场的恒隆和杭州中心已经在建,望江新城有了K11,江河汇来了新鸿基IFC、钱江世纪城的SKP开始动工,尽管杭州的商业竞争已经是“白热化”,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杭州商业形态也在不断演进,定位不断被丰富,城市商业格局也在被一步步重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