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一生,拼尽全力,只不过过着平凡的一生。我们不相信,拥有着满腔热血与追求的自己,最终会泯然众人。如果注定一生平凡,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继续挣扎还是选择躺平?直到偶然读到一本书《沉思录》,

平凡平庸有什么不好(平凡和平庸有什么不同)(1)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应该用理性精神面对纷杂的世界,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也无法改变过去,那么就去改变自己,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宿命,却又是积极的抗争者。

斯多葛学派的这种人生哲学,源于对生命无常的洞察,尽人事,知天命,和东方的儒家思想殊途同归,

斯多葛学派的理性精神,是一个文明社会不断向前的重要力量,他们全然接受自己的平凡,但绝不接受平庸。

平凡和平庸有什么不同?

平庸是放弃了对生活的挣扎和想象,从荷尔蒙少年变成无欲无求的佛系中年,而平凡是步履不停,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虽然最后一无所获,却不乏命运抗争的壮美,

平庸是每天关注精致的皮囊,而不在关照内心,红颜下苍白的灵魂,像蛛丝爬满雕梁,而平凡是自律下的自由,纵然无人喝彩,也要精致过好每一天,

平庸是深陷柴米油盐的沉沦,哀叹岁月流逝,红颜易老,而平凡是珍惜身体,坦然接受衰老,只要心中有梦,枯槁的身体也能开出鲜艳的花,

平庸是看着自己深陷于池塘之底,却毫不反抗,而平凡是,就算是被命运的巨浪淹到了喉咙,也依然坚定的追求,踏遍山河湖海,不舍自由。

抗争之后的平凡,一点也不渺小,而自甘平庸,则注定不会看到世界的辽阔,

,